致刘禹锡的一封信

2017-05-26

写信是种娱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致刘禹锡的一封信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小编整理了致刘禹锡的一封信范文,供您参考!

致刘禹锡的一封信范文一

尊敬的刘禹锡:

您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每每听见有人吟诵这首诗歌,我的心中就有按耐不住的激动。我常想,能在陋室里写下这样千古绝唱的人,该是怎样的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啊!

在我的家乡荥阳,有一座以您为主题的公园,在闲暇时,我喜欢到那里去游玩,去感受那里的书香。当我走进陋室,看着如此简陋的屋子,心中不由的感叹:刘禹锡,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居然没有被重用,反而在这样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生活了那么久,真是如您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啊!

刘禹锡,我敬佩您的精神,您一直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每当我遇事消沉,遇到问题逃避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您。我想到您怀才不遇,还被贬陋室,但依然微笑面对生活,您没有逃避,没有消极,而是对生活依旧充满了希望。“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周围的环境在你眼里依旧是那么美,丝毫没有因为陋室而有所改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少高雅之士愿与您交谈。您并没有把来陋室当成是受苦,并没有怨恨上天的不公,恰恰相反,你却把它当成了一种放松“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仿佛是在度假一般。

是啊,做人不就是应该像您这样吗?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这样一想,我便又重拾了信息和勇气,有了您带来的能量,我就有勇气面对失败,是您改变了我,让我变成了一个勇敢乐观的女孩。

刘禹锡,那您知道吗?每当我跨进禹锡园,看见您的雕像,看着那个握笔远眺的您,一种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您就是我前进路上的指南针,您会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听,又有人在吟诵《陋室铭》了,或许是另一个被您所影响,所改变的人吧。

愿您的精神打动更多的人。

一个被您所改变的人

2012年11月19日

致刘禹锡的一封信范文二

很多人是通过《陋室铭》而认识刘禹锡的,只要读书没偷懒的人,大多都能对这篇散文倒背如流,因为它实在太脍炙人口了。在众多描写秋天的诗词中,有一首诗最与众不同,一改“悲秋”基调,堪称咏秋的经典之作,这首诗就是刘禹锡的《秋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公元805年之前,刘禹锡可谓顺风顺水,生在江南水乡,长在书香门第,19岁游学长安,21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23岁授太子校书,仕途之路在“大历十才子”之中是最顺利的。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加了“二王”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打算好好干一番革命事业。不幸的是,改革大业很快以失败而告终,唐顺宗无奈地当上了太上皇,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应该说,刘禹锡是不适合搞政治的,诗人与生俱来的的感性与政治所需的理性格格不入,这一点在之前的李白、之后的李煜等人身上不止一次被证实过。刘禹锡的情况还要糟糕些,诗人被贬到安徽和州后,又被当地县令屡屡刁难,甚至居无定所,据说半年搬了三次家,生活状况越来越差,那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就是这时候有感而发的。刘禹锡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还记得有一首《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扑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是刘禹锡遭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那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时写下的。诗歌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这样他又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贬,这一贬又是12年。

刘禹锡在朗州,即今天的湖南常德,一呆就是十多年,还好心态保持得不错,期间创作了大量《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颂,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后来都成了当地流行歌曲。还有一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用镜子盘碟来形容山水,真亏他想得出来!通俗明白得连现在的小学生都能懂、都会背。难怪当时许多文学大家对刘禹锡推崇备至,称他为“诗豪”。

一十二年后,刘禹锡再度被召回京都,归途中偶遇白居易,“诗魔”与“诗豪”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人互赠诗歌,刘禹锡写的是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宦海沉浮,侯门似海。23年贬官经历让刘禹锡感慨颇深,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个性一如既往。豪气干云,豪气冲天,这就是刘禹锡,绝对配得上“诗豪”这个称谓。刘禹锡再次回到京城后,依然到玄都观赏桃花,他又死性不改地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旗帜鲜明,坚如磐石,“前度刘郎今又来”,真让人不服都不行!他的政敌只怕是气翻了白眼。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首桃花诗精妙绝伦,令人拍手叫绝,“前度刘郎”这个成语应运而生。

这首诗很快传遍长安城,大家在佩服刘禹锡才华的同时,也对他这种固执颇有微辞。令人欣慰的是,官场失意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在文艺圈的威望。穆宗长庆年间,刘禹锡、元稹与韦楚客等人在白居易的寓所谈诗,白居易提议大家各写怀古诗一首。一杯酒还没喝完,刘禹锡就已搁笔,诗曰: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不愧是名篇,不但让元稹、韦楚客、白居易这些大文豪当场折服,而且为后世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白居易读完此诗,长叹道:“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意思再明白不过,刘禹锡已经把精华写尽了,大家再写,也是白费力气。于是,他们各自取刘诗吟咏终日,极欢而散。

不过,刘禹锡被称为“诗豪”,最主要原因还是他在怀古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咏史诗,刘禹锡颇有心得,气韵沉雄,极有力度,历史感慨不是一般的深奥,《石头城》与《乌衣巷》就是这类诗的代表。

①:“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这两首诗写得有多好?史书早有定论。据说,白居易对这两首诗评价极高,“‘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乌衣巷》则是刘禹锡最得意的代表作,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同朝为官,处事讲究圆滑。刘禹锡从不屈服,嫉恶如仇,这也注定他做不好一个政治家。但是,他豁达乐观,不争眼前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却是一个父母官必备的。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刘禹锡体恤民意,免赋减役,苏州人民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褒奖有加,赐给他紫金鱼袋。不经意间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只怕是刘禹锡最初没有想到的。做官如此,夫复何言?

致刘禹锡的一封信范文三

“彭城刘禹锡,诗豪者也!”

这是白居易对他的赞誉。

刘禹锡字梦得,和白居易同岁,于贞观九年中进士,与柳宗元同时登第,早白居易七年。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和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初时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是核心人物,革新失败后被一贬再贬,后幸招回京,又因诗中有讽刺朝政之嫌,再次被贬。前后经历了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

刘禹锡的诗是我最喜欢的。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写下了太多的脍炙人口的句子。如: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首诗从侧面刻画了春闺少妇的孤独。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表现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头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曾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裁。

关于刘梦得,太多的好诗我无法一一列举,只是稍微浅浅而谈,来表达对他的喜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