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拱桥

2017-06-05

我国闻名世界的建筑很多,比如中国最有名的卢浦大桥,堪称世界最长的桥。接下来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下。

桥梁的简介

卢浦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卢湾区与浦东新区之间的黄浦江上,曾经是世界上主拱桥最长的拱桥、钢拱桥,其于2009年4月被重庆的朝天门长江大桥超越。卢浦大桥全长3900米,主拱桥长550米,拱顶高于江面100米,设双向6车道。比1977年建成的世界上主拱桥第二长美国费耶特维尔新河谷桥长32米,完工于2003年6月28日,建成时曾经号称“世界第一拱”。大桥建造耗资约25亿元人民币。

2000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的卢浦大桥北起浦西鲁班路,穿越黄浦江,南至浦东济阳路,全长8722米,桥身呈优美的弧型,如长虹卧波,飞架在浦江之上。卢浦大桥在设计上融入了斜拉桥、拱桥和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桥梁设计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单座桥梁建造中施工工艺最复杂、用钢量最多的大桥。

卢浦大桥像澳大利亚悉尼海湾大桥一样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与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不同,“世界第一拱”卢浦大桥将观光平台安在巨弓般的拱肋顶端,不但使观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游客沿拱肋的“斜坡”走300多级台阶步行观光,增加了观光性、趣味性和运动性。游客乘坐高速观光电梯直达50米高的卢浦大桥桥面,沿大桥拱肋人行道拾级而上,在“巨弓”背上大约攀登280米,登上100米高的拱肋顶端,站在篮球场大小的观光平台中眺望,浦江美景尽收眼底。由于卢浦大桥位于上海2010年举办的世博会会址的中轴线上,因此,镶嵌在卢浦大桥拱肋上的“桂冠”--拱肋顶部观光平台,将是鸟瞰世博会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最佳景点。

2003年6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的上海卢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第一座全钢结构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拱桥,科技含量高,精度要求严,施工难度大。它标志着我国桥梁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造桥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卢浦大桥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跨越浦江两岸,为上海市增添了新景观、新标志。这座大桥还创下了10个“世界之最”。

名称由来

卢浦大桥的名称来源于上海两个区的简称——北岸的卢湾区(于2011年宣布并入黄浦区)和南岸的浦东新区。黄浦江上更早的三座桥都满足这个命名原则——南浦大桥连接南市区(后并入黄浦区)与浦东新区,杨浦大桥连接杨浦区与浦东新区,徐浦大桥连接徐汇区与浦东新区。

桥的特点

工艺

卢浦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全焊接钢结构拱型大桥。它全长750米,通航净宽为340米。据卢浦大桥总设计师林元培介绍,在世界上这是第一座集斜拉桥、钢拱桥、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的施工工艺于一身的大桥。

软件

卢浦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不同造桥工艺的转换,而且大桥的跨径超长,其结构受力变化大,需要在建造过程中时时进行施工控制和措施调整。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计算机软件这一“大脑”,可世界上找不到相应的计算软件。

没现成的可用,专家只得自己设计。在编制软件前,林元培创造性地提出了“非线性薄壁空间杆件稳定有限元法”的计算理论。为了双保险,市政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地基教研室兵分两路,同时开发设计软件。

据介绍,这套程序是世界上首个针对如此大型全焊接式钢拱拱桥设计的计算机软件,通过它可以验证大桥的结构设计、整体是否稳定,亦可计算各种类型桥梁内力。

全焊接

卢浦大桥以全焊接连接代替螺栓连接,其难度在造桥史上是空前的。卢浦大桥采用的S355N钢是一种十分“娇贵”的钢材。上海建工的焊工用“绣花”一般的手法“熔和”钢铁,使每两个硕大钢拱肋之间的对接焊缝错边偏差都小于1毫米,连一只蚂蚁都爬不过去。而经过浦东、浦西两边近50节拱肋、超过500米长的空间距离,两边到合龙段时的轴线(位置)偏差连5毫米也不到。

装安全带

专家特别为卢浦大桥装上了“安全带”,使得大桥在950年一遇的特大地震作用下,可以保证钢板不开裂,钢筋不会被拉断。即使遇上3280年一遇的超强地震,它也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强烈震动下左摇右摆上抖下晃,但绝对不会倒塌。

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保证在车辆的制动力、风力、地震力等水平力的作用下,大桥伸缩缝两侧的桥面不发生碰撞,大桥还安上了4条“安全带”。在大桥的两根中间横梁上,专家各放置了两个3米长的粘滞阻尼器。一旦大桥发生剧烈震动,这个装置立刻会产生很大的阻尼力,起到缓冲作用,一下子“拉”住大桥,防止两边桥面与中间产生剧烈碰撞和震动。在如此规模的巨型拱桥上运用阻尼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导风器

上海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寒潮引起的大风影响很大,尤其是卢浦大桥拱跨是“实腹式”的,迎风受力面积更大,因此必须考虑卢浦大桥能否“迎风挺立”。

为了提高测算精确性,同济大学风动实验室的专家收集齐了围绕上海市区的3个气象站——宝山、龙华和川沙气象站连续35年来每天的最大风速及其相应风向的记录。通过对这6万多个数据的统计,专家们精确地“制造”出卢浦大桥桥位上可能遇到的16个方向的大风风速及风环境。然后,专家根据桥位的地形地貌环境制作了一个1:500的地形模型进行风洞实验。这种做法国内尚属首创。

为了减小大风通过桥拱后产生的涡激共振,他们为大桥“涂”上一层“润滑油”——导风器,通过在大桥拱顶设置多个建筑膜结构以“导通大风”。有关试验结果表明,狂风经过这些“润滑油”就像汽车行驶于冰面,会加速离开拱肋。由于国外多座大型拱桥都是“空腹式”,不存在涡激共振的问题,因此这一方法也是世界首创。卢浦大桥能抵抗12级强风的正面袭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