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之立意深刻

2016-11-07

立意深刻,是指演讲者确定的主题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从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启迪意义。这样的立意,往往准确而深入地把握了事物的个性、共性及规律性,有独到之处,因此备受听众青睐。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中立意深刻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意深刻案例一:

在一节演讲与口才课上,口才培训教练让学员们就“阎崇年吃耳光”事件发表演讲。一位年轻学员在《都是冲动惹的祸》的演讲中,有这样的片段:

阎崇年先生在江苏无锡签名售书时,被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当众掌掴。据报道,这名年轻人是因为不赞同阎崇年关于清朝的一些观点与表述,而采取了过激行为,这实在令人震惊!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不知他老人家见到这一幕有何感想?其实,那名年轻人不是到了现场吗?正好可以和阎老先生来一场唇枪舌战啊,有本事就把阎老先生驳得瞠目结舌,批得体无完肤啊?可他没有这样做,竟然一巴掌甩过去,这算哪门子本事呢?

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当众甩一位70多岁老人的耳光,就好比孙子跟爷爷动粗,就算有天大的理由,终归是“忤逆”一个。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喜欢玩个性、耍脾气,动不动就来粗的。其实,这都是冲动惹的祸啊!

平心而论,这位学员的演讲语言流畅,态度鲜明,立意也正确,但致命的不足是主题不深刻。演讲者把年轻人掌掴阎崇年的原因归为“冲动”,显然是一种浅层、笼统的认识。因为,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冲动?粗鲁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动机?这些都是听众急于想知道的,演讲者却只字未提。换句话说,由于演讲者不能透过现象挖掘本质,也就只能在“掌掴”与“冲动”上大做文章。如此一来,就算“年轻人忌冲动、要克制”这样的主张没有错,其立意也是极其肤浅的。再者,这些见解都是听众耳熟能详的,等于给听众传递的是零信息。这样的演讲,当然没有吸引力。

立意深刻案例二: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到无锡签名售书时,被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甩了一记耳光。这样的遭遇实在令人意外,更令人愤怒!

文化之争自有文明的解决办法,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认知,阎崇年的观点可能不符合你的认识,但一个人对自己观点的坚持,无论言论多么离谱、荒谬,采取暴力的方法来攻击对方,这肯定是不对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这句名言不是最为大家所钟爱吗?果真如此,又怎么会“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就掌你的嘴”呢?

我们这个国度,说起来很讲面子、很讲平和,但偏偏特别容易出现暴力与对抗。无论何时何地,双方意见不合,无论争论的是什么问题,都很容易对立起来,甚至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如果要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动手甩阎先生耳光的人,据说开始不过是不同意阎先生的观点而已。这种不同,最终竟演化成武力批判,跟我们这种暴力的传统密切相关。

一些国人不善于讨论,容不得不同意见,这种极其恶劣的习惯,古已有之,且源远流长。翻开历史,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满清朝的兴文字狱。封建君王对持不同意见者,轻则声讨,重则追杀。不幸的是,这种劣习似乎一直都很时髦、很火爆。因而动手打架、煽人耳光,也就一点都不新鲜了。其实,在当今之世,稍微有点修养的人,都知道要尊重别人的言论表达自由。但是,大多数人遇到在自己看来非常荒谬观点的时候,都很难容忍。其实,别人的所谓荒谬观点,不见得真的就是荒谬的。就算真的荒谬,只要它没有强加于你,仅限于言辞,就应该被容忍。容忍不同声音的程度,实际上是检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在这一部分的演讲中,演讲者并没有停留在“掌掴”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根源——肇事者与阎崇年之间实际上是一场“文化之争”,是因为观点的不合。演讲者通过探本求源的方法揪出问题的本质,因而演讲立意也就深刻了。肇事者为什么会冲动?是因为阎崇年的观点不符合他的认识,而肇事者又“不善于讨论,容不得不同意见”,归根结底是不“尊重别人的言论表达自由”。这种劣习,一旦外化就是暴力了。肇事者不知道或不愿意通过报刊、网络和其他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想借“动手打架、煽人耳光”的过激行为来引起外界注意,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匹夫之勇、愚人之习。这样层层剥开、条分缕析后,演讲者的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容忍不同声音的程度,实际上是检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试金石”这一立意,与“年轻人忌冲动、要克制”的立意相比,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可见,深刻的立意,就是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见人之不见或少见、言人之未言或少言、发人之未发或少发,并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综上2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对事物本源的探求和由此及彼的分析。只要方法得当,深入开掘,演讲的立意就能走出肤浅而达于深刻。这样的话,演讲才耐听,听众才愿听、爱听。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