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7-06-16

初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就如一张有待绘画的白纸,就看对孩子习惯培养的意识和方法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家长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1、倾听意识 一年级的孩子很善于表现自己,对别人的发言往往不关心,只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当学生发言卡壳或出现错误时,性急的学生常常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其发言,毫无顾忌地说出答案或指出错误。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会伤害发言同学的自尊心。

2、方法指导 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来,在幼儿园时又没有过多的学习任务,缺乏倾听的方法指导。因而,适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要急于回答,等考虑成熟了再作出回答。老师叫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做到:不插嘴,不跟其他小朋友小声交流、讨论;仔细听小朋友回答问题的过程,并想想看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哪些地方他的意见比较好,自己还需要改进,哪些地方他的意见与自己不相同;等小朋友回答完毕,自己再举手补充,可用“刚才xx同学的意见……我认为……理由是……”“我想补充的是……”等方式与大家交流。

3、能力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听算练习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口算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种,利用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慢慢写算式或者出示小纸条学生进行视算练习,慢慢穿插一些听算题目到后面的没一节课前2分钟的听算训练。因为在听算中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积极认真地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扰。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会算,更要注意会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通过这些做久而久之提高了学生的倾听力。

家长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 同理,数学学习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家长们就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孩子观察和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和运用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教材学习“几个和第几个”,孩子虽然会说,但不是很清楚它们的区别和实际含义。那么在超市排队付款,让孩子说说这一队有几个人?我是第几个人?孩子有了这样的实际经历,当然能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和区别。

再比如上街买东西时,让孩子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商品的价格,简单的算账,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决。比如一本书8元,给售货员10元,找回多少钱。

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决。然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告诉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让孩子爱上数学,养成数学联系生活实际的好习惯。

家长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技巧

1、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小升初”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有明显不同,小学讲的很细、很透,而初中有时候一节课要讲好几个知识点,学生不容易完全接受,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孩子预习后,便会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容易有的放矢地听课和做笔记,这对孩子学好数学会很有益的。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提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和孩子共同学习,是保持他们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您可以装作一无所知,让孩子给您讲讲数学新课,必要的时候一定要问他为什么。在给您讲明白的同时,孩子自然也明白了新学的知识,还会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3、替孩子编本数学错题集

聪明的孩子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以后能及时发现并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把错题积累起来,不断翻看,力求不在同一地方犯两次错很有必要。编本错题集并不难,将错题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家长也能大有作为。

4、成为孩子做作业时的“监督计时员”

不少孩子作业时间过长,耗到钟点就算完事,从不考虑作业效率等,临到考试的时候也紧张不起来,主要表现为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可以针对作业的多少与难易,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为他合理安排时间。老师对孩子平时在家的作业,只是第二天验收对错,考察不出时间长短,所以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家长要充当监考老师的角色,督促孩子注意按时完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