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的典故

2016-12-01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琴俱亡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人琴俱亡的典故: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他这七个儿子中,比较有名气的有五个。其中又有四个在《晋书》中有传,可谓名垂青史。

长子玄之早年夭折,不大为人们所知;次子凝之死于战乱之中,所以对他的事迹的记载也不多。对于他的儿子记载较多的是徽之和献之。特别是献之,他是继父亲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大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王徽之字子猷,曾在大司马桓温帐下作过参军。王徽之性格狂放,不拘小节。有一次,大司马桓温问他:“现在你负责哪一项工作?”

王徽之回答说:“我好像是管马的!”

桓温又问:“你管多少马?”

王徽之回答:“我连马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它们的数量呢?”

后来王徽之被调到车骑将军桓冲的帐前,作骑兵参军。一次,王徽之与桓冲出门,恰逢暴雨倾盆,王徽之立即跳下马,钻入了桓冲的车中。进到车里,他对桓冲笑笑说:“外面下雨,你怎么好意思独自坐一辆车呢?”

王徽之曾在山阴后住,这天夜里,大雪初停,一轮明月照得四野生辉,银白世界让人生出许多遐想。王徽之忽然想起好友戴逵家住郯溪,王徽之驾起小船,赶了一夜路,来到戴逵的家门前,可是,连招呼也没打,竟返身回去了。

有人知道了这件事就问他:“你这算怎么回事呀?”

王徽之回答说:“我乘着兴致而去,到了那儿,访友的兴致已经尽了,兴致满足了就回去,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逵呢?”(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王徽之的弟弟王献之,不仅精于书法,而且善于绘画,为人则风流倜傥,豪放不羁。

一次,一个小偷潜入他的住宅进行盗窃,将他屋里的物品偷了个精光,小偷正要走,他却不慌不忙地对小偷说:“梁上君子,那条青毡是我家的旧物,请把它给我留下。”

一句话把小偷吓跑了。

王献之任秘书丞时,有一次路过吴郡,听说顾辟疆家的花园景色秀美,便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闯进去游玩。事后,甚至连招呼也没有与主人打一声。顾辟疆毫不客气地批评王献之说:“对主人傲慢是不懂得礼貌,自以为高贵是不明道理,有了这两样就是为人所不齿的疯子。”

王献之听罢,既不生气,也不往心里去。后来王献之病重,有术士说:“如有替代,病会好转。”王徽之听说,表示愿意替代。术士对王徽之说:“你也活不长了,替代有什么意义!”没过多久,王献之便死去了。王徽之赶来吊丧,他没有痛哭,而是取过王献之生前用过的琴来弹奏,但怎么也弹不成曲调,不禁仰天长叹道:“呜呼子敬(王献之的字),人琴俱亡。”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人琴俱亡的造句:

1) 每次看到他的遗物,都有人琴俱亡之感。

2) 一串串的忧伤滑过,跌宕在欲言又止的哽咽里,谁说过人琴俱亡?

3) 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4) 沉心反思韩寒十年来的轨迹和蜕变,人琴俱亡。

5) “我”内心那凄美的孤寂。人琴俱亡。

6) 桑心欲绝,肝肠寸断,人琴俱亡,我此刻心情。

7) “子敬啊子敬,如今你是人琴俱亡啊!”不久,王徽之也离开了人世。

8) 人琴俱亡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年老后,儿子王徽之随父从乌衣巷移居浙江会嵇,王献之留在了南京。

9) 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

10) 大哥,我对不起你呀!我真不该偷懒打盹啊!你对我情深意重如池塘春草,而我却如此不小心,以至人琴俱亡,我不是人啦!

11) 想来诗人在雁荡之时,正是贫病交加之际,纵有所作,一瞑之后,人琴俱亡,也无从寻觅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