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类毕业论文
工程设计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标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程设计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工程设计类毕业论文篇1
浅析水厂工程设计
摘 要:浅要分析水厂工程设计,对水厂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水厂整体布局、构筑物布置和废水处理设施设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水厂 工艺设计 构筑物设计
水厂是城市建设中最重要部分之一,关系着城市生产生活,水厂工程设计需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并尽量靠近用水中心地带和取水点,应该在城市上游选址,并且要有相对便利的输电线路,场地标高要高于50年一遇洪水水位,并要充分考虑水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水厂建设效果。
1 水处理工艺设计
1.1 常规水处理工艺
常规水处理工艺是指根据原水情况考虑加入助滤剂提高去除率,降低出水浑浊度,提高滤池的处理能力,如果水质不稳定,可投放水质稳定剂,使水质达到要求。
1.2 强化常规水处理
进一步降低原水浑浊度,一定程度清除原水中有机物。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通过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措施降低浑浊度,强化有机物的处理能力。
1.3 预处理
(1)生物预处理。
主要用于微污染原水处理,微污染原水和废水生物可处理性相近。生物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膜法和生物流化床等。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够保证饮用水水质,但是不能清除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和微量有机污染物,使用生物预处理能够清理常规处理无法清理的污染物,包括氨氮、有机物和溶解性生物可降解有机物等。
(2)化学预处理。
化学预处理在给水处理工艺前端投放化学氧化剂对处理效果进行强化,目前常用给水处理氧化剂主要有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由于氯气对人身危害很大,已经逐渐被淘汰。臭氧化学性质不稳定,有着强烈的氧化性,能够直接氧化水中有机物,破坏有机物不饱和键,增加有机物极性和可生化性,并能够生成一些副产物,包括有机酸、醛、酮等,可以有效氧化水中的铁离子、锰离子等氧化困难的离子,同样可以氧化水中硝酸盐,是良好的杀菌剂和除臭剂,但是臭氧会和溴化物生成有害副产物,溴离子浓度很高时不适用。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粘稠液体,在微污染原水中投放能够有效清除COD。
1.4 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主要使用活性炭、膜处理、光氧化等方案。
(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处理常规工艺难以处理有机物问题的成熟技术。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主要受到孔径特点和有机特征两方面的影响,活性炭大孔吸附能力微弱,微孔是吸附有机物的关键。有机物的极性以及分子尺寸、溶解度和亲水性同样会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但是活性炭吸附对于三氯甲烷的吸附能力不理想。
(2)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
在活性炭过滤之前投放臭氧,并在臭氧接触反应池中使用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坚减轻活性炭滤床有机负荷,提高低量活性炭处理平衡能力,并使用臭氧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无法生物降解有机物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并通过臭氧使活性炭滤床达到富氧状态,活性炭表面生成的生物群落提高了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臭氧活性炭联用有效提高了出水水质,活性炭再生周期得到了延长。
(3)膜法处理技术。
对比常规处理工艺,膜技术需要投入的化学药剂更少,占地面积更小,自动化程度更高,常见压力推动力膜分离及时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膜分离提供的水质稳定,但是目前膜分离技术不成熟,成本偏高,大规模应用还存在困难。
2 构筑物设计
2.1 输水管线
确定水厂输水量,设置主管道,并按照远期规模扩大增设管道,达到双管运行,保证供水稳定性。
管材选择。管材是水厂建设中大宗投入,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水质、水压以及运行安全等,合理选择。选择管材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内压、外部载荷、卫生情况、施工、维修、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情况,埋地管材主要有钢管、球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塑料管和剥离钢砂管等,需要在选定材质之后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性分析。
2.2 厂平面布置
布置厂平面需要使功能区尽可能靠近,功能区之间使用绿化带隔开,并使用道路连接,在保证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布置的尽量紧凑,并考虑近期远期结合和工程分期实施的可能,要求构筑物分布尽量顺畅,不要出现迂回,按照净水推荐工艺流程布置厂平面。
2.3 建筑总体布局
水厂主要有生产区和厂前区两大部分。生产区布置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布置水泵、配电室、加药、污泥脱水、炭滤池、反冲洗泵房、清水池、取水泵等,并设置一定防护带、综合楼、车库等,机修仓库和大车库等原理生产区,厂前不设置围墙,使用绿化带,即完成了功能分区,又不完全阻断。布置厂前区需要考虑节能和朝向,南北向比较合理,要求交通组织方便又不互相干扰。
2.4 构筑物设计
(1)配水井。
要求配水井水力停留时间不少于2 min,钢筋混凝土结构。配水井内安装回转式固液分离机2台,设置溢流管以及放空管和原水浊度仪以及pH计,实现对原水水质的在线检测,并能够及时上传参数到中控制室。
(2)斜管道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需要配备一座混合池,混合池内停留50~60 s,使用机械方式混合,斜管沉淀池絮凝反应部分为了保证反应充分,使用网格反应,并且设置20 min的反应时间。
3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3.1 滤池回收水池设计
主要用于收集炭滤池反冲洗水,在水池内设置回收水泵,上清液回流,沉淀污泥输送至废水调节池。按照回收规模,确定回收水池平面尺寸和有效水深以及单格砂滤池反冲洗排水要求,回收水池内设置回收水泵,选择潜水泵,一用一备方案,回收水池可以兼做调节池,保证水质稳定。
3.2 废水调节池
废水调节池主要收集预沉和沉淀池排泥水以及滤池反冲洗前段排水,调节水质,排泥水经潜污泵提升至浓缩池。设计调节池规模要求每次1台沉淀池吸刮泥机和排泥水滤池反冲洗前段排水,池内设置潜水泵,二用二备,考虑到絮凝池排水存在一定压力,泥污调节池容量要稍大,并在池内设置潜水搅拌器,防止池内污泥沉淀。废水调节池同样为钢筋砼结构,近期设一座,设置合理的有效水深和总深。
4 结语
水厂建设的重点在于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水厂工程设计需要服从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需要,重视功能分区之间的隔离和交通协调,才能保证水厂工程设计合理。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梁汀,蒋岚岚,佘步存,等.前置生物预处理工艺的水厂工程设计[J].水处理技术,2012(9).
[3] 李维佳.生物预处理工艺的工程实践研究与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12(S2).
工程设计类毕业论文篇2
浅谈交通工程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市政交通工程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市政交通工程设计有系统性强、难度高、技术复杂等特点, 对工程的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就我国市政交通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计
市政交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非常重要,他直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输血管,工程师对于交通工程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是否健康顺利的运转。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稳的进行当中。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交通工程的设计涉及到运输、公共设备敷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开始设计前,设计人员除了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探外,还要注意与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求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市政交通工程的设计要点
1.道路的功能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市政交通工程设计时,对于道路的功能的考虑,道路的交通性不仅仅是设计者唯一考虑的事情,除了交通性外,设计者还要考虑到道路的生活性和游览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把设计中的道路功能特色考虑全面,以便使道路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出更多更全面的作用。
2.符合城市的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城市特色危机,大部分城市正逐渐丧失自己的特色而趋于一致,这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文化问题。生活水平不的断提高使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设计人员在道路工程的设计中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
二、我国道路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设计思路不合理
在我国,很多城市对于路网的合理规划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味追求道路的建设要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从城市路网均衡的角度去考虑不同道路的等级、密度和宽度标准,在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上也主要是三块板和四块板,以至于很多城市出现了10车道、150m宽的道路。这样的设计从表面上看,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既确保了交通的顺畅也提高了安全性,但这也意味着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不再具备优先级,我国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区和商业区经常发生的拥堵现象就是这种设计带来的恶果。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进行道路建设时都将资金集中在主干道和立交桥上,而贯通性支路却往往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无法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这样一来,主干道所承受的压力就成倍的增长,不仅加重了交叉路口车辆间的相互干扰,也不利于确保交通安全。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注重路网的合理规划,以行车的安全性和城市的实际需求作为设计的首要条件,不可过于追求满足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使道路有主有次,最终形成科学、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
2.不重视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主要包括对流量、流向、车速、车辆组成、路网等方面的系统性规划,是道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设计都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设计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按照业主单位的要求认真、详细的进行交通分析,或是在工程设计结束后才参照以往工程的调查数据编写调查报告,这种现象既发生在低等级道路的建设中,也存在于城市主干道的设计中。
3.横断面设计不完善
首先就是对于机动车道宽度的选择过宽。机动车车道占据着道路横断面的绝大部分,其宽度的选择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对于道路宽度的限定却远远高于应有的水平,有些地区甚至已经超过了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其次是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共板问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共板意味着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将处于同一平面,由于这一设计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因此被广泛的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当中。这样既能降低工程成本,又能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也有利于交通安全。
4.纵断面设计不完善
道路工程纵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美观、行车舒适性和排水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许多城市地势平坦无法满足道路的排水要求,因此不少设计人员将纵坡设计成起伏状以确保道路能够顺利排水,这固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却严重违反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这部分设计时,可通过设置锯齿形街沟、加密雨水口和加大路拱横坡度的措施来解决道路的排水问题,进而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同时确保道路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性。
5.没有顾及到景观设计
在大多数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所关注的往往只是道路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如何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却忽略了对于道路的景观性设计。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地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道路工程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道路工程的景观设计时,首先就是要尊重城市的历史。其次就是要注意可持续发展。最后就是要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
6.没有做好管线的综合规划工作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增加,城市道路路面下的各类管线日益增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道路的设计往往不能与市政管线的设计同步,进而导致了广泛的城市道路二次开挖现象,不但浪费了国家资源,也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切实加强城市道路与管线的综合规划就成了有关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首先,就是要加强城市道路设计单位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无论哪一方有了新的建设或设计任务,都要及时与对方联系,以便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尽量予以避免。其次是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转变城市道路设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真正建立综合规划的理念,避免过去那种只知道埋头设计的做法。最后就是要通过新方法、新方式来完成市政管线的布置,最大程度的减少新铺设管线可能对道路造成的破坏。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城市的血管——道路,在支撑城市正常运转、促进城市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大,不少城市在积极建设新道路的同时也在抓紧进行对现有道路的改造,这就对新旧道路、新旧路网的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要树立争先创优的观念,在工作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更好的完成道路设计工作,以便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