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毛概论文
现阶段我国仍然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急需加强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毛概论文篇一
《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环境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本文主要探讨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
对于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历来说法不一。有的把二者等同起来,有的认为环境教育包含卡持续发展教育,有的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包含环境教育,有的则认为二者互不包含,但是有相同的部分,还有的观点则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教育的最高阶段。我们普遍认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是互动关系,环境教育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重新定位,而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实现环境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功能。
一、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产生背景
环境教育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可持续发展于20实际九十年代产生。尽管诞生的时间不同,但是二者都是在全球环境遭受破坏,同时面临极大的资源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环境教育的问题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当前,环境教育已从生态和自然的领域逐渐扩展到生态、自然、经济、文化的综合领域,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涉及的范围宽广。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就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之间的关系作出了广泛的研讨,得出的观点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1.两者是等同的关系。这种观点把两者等同起来,环境教育先于可持续发展教育产生,所以没有再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2.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这种观点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种新的手段;3.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相反;4.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相关独立的关系,但两者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5.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不应该是对立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环境教育更深刻、更广泛的概念。
二、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概念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对环境的定义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宽泛得多。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环境的的概念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自然环境拓展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换进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环境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地关系的教育,即是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及当地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从中获得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种关系的教育强调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人是一方,资源、环境是另一方。相比之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要宽泛得多,它包括了: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类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2.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3.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人们环境观的体现,还是人类简价值观、社会观与道德观的体现,决定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整体动向的科学性。
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首先,环境教育为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根植于环境教育中。环境教育不仅是一门教育课程,更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同时,可持续发展又为环境保护起来正确的引导作用,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环境教育的内容将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进行定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也大多源自于环境教育。
四、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中的作用
(一)环境教育概念演进
环境教育的概念最早于1970年提出,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接受。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使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全球环境保护的教育开始出现,环境教育也有了界定,人们开始关注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性。到了八十年代末,环境保护向更生层次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会议之前,人们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局限于自然环境,这次会议之后,环境教育更多的强调可持续发展性,即把环境教育与发展、人口教育结合,环境教育的概念范围扩展到兼顾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环境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演变
全球的环境危机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教育和保护,也赋予了“环境”一词新的含义。之前的环境教育仅仅局限于自然的教育,其内容强调自然生态,自然经验才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可持续发展仅仅局限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的环境问题已经被当作社会问题,这是人们的共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扩展,更多的强调人类生态,强调社区经验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关注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的需要是否平衡,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的范围之内,而是作为衡量各方面是否合理的标准,而且也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五、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功能区别
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受教育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可持续生活的手段,也是可持续生活的一部分。而传统的环境教育的范围狭隘,只是以解决环境问题为根本目的,这一点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其次才是解决环境问题。
六、结束语
总之,环境教育只是基础,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则更加丰富,融合了全球教育、世界研究、发展教育等的理论和方法,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核心。
参考文献:
[1]王民,蔚东英,霍志玲.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李箫童,魏智勇.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
[3]张力,刘翠,庄启亚.学科视角: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毛概论文篇二
《论如何实现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就如何实现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林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我们说,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由经济能力、社会合力、生态支持力这三个方面决定的。说到经济能力,就是资源、资金、能源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资源储量、人均收入和资本可替代性等;说到社会合力,就是公共意识、文化道德、人口容量、人口素质、生活方式等;说到生态支持力,就是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生态自我调节能力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的,它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这种作用不仅仅是提供某种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管理,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同时,这种功能的维护也不单单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而且是由使用价值所表现出的经济获益持续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所依赖于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这也是森林价值的本质所在。
二、如何实现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我国林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我国林业发展,主要可以从几个一个方面入手:
2.1.1首先,要提高对林业科持续发展的认识、统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营造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良好氛围。
2.1.2其次,要认真掌握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总趋势,进一步加深对林业作用和地位的认识,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给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乡建设中给予林业以首要地位,以此对林业地位给予肯定。
2.1.3增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
建议根据每年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增大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加大我国林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保证林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2.1.4加大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
可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林业发展意识,努力打造一个全社会关注、重视、支持、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2.2加快林业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林业科技攻关,攻克现代林业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二是提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实施《“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林业科技示范体系,到2015年,力争实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三是完善林业标准化与质量监督体系,加快现代林业标准化进程,建立标准实施的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林产品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督体系,推进林产品数量计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对涉及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四是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林业生物安全和遗传资源管理,强化林业知识产权管理,推进林业认证体系建设。
2.3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近几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区在林业发展综合评价实践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就这些对策进行简单探讨:
2.3.1形成规模化造林
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以提高景观效果、生态效应、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成片造林,形成造林规模化。
2.3.2造林多样化
要形成造林多样化的格局,建议可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朋友还可采取林苗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林禽结合等方式,以提高林地产出,增加经济效益。
2.3.3建立林业可持续经营机制
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建立林业可持续经营机制,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2.4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5加大森林法制建设力度
中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就是依法治林。如何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5.1加快林业立法工作
1)首先,修改现在实行《森林法》的第5条关于“永续利用”的规定,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取而代之;
2)其次,遵循林业保护的市场规则,修改现行《森林法》规定的限额采伐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对于属国家所有的林木可由具体的代表者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市场规律行使所有权,无须通过行政许可,可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经营国有、集体所有的林木依法按照合同行使林木所有权;对于具有生态价值的林地,政府可以通过整理济手段如给予补偿收购归国家所有;对于属集体、个人所有的林木实行自主采伐制;
3)再次,修改现行《刑法》对偷盗、砍伐林木罪的规定,使其与盗窃罪的处罚相同;
4)最后,制定或修改有关林业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林业工程质量监管、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5.2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要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严格、依法、及时地查处林业犯罪案件,认真解决有案不查、查而不判、重罪轻判、以罚代刑等问题,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林业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执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结束语
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2]钱薏红,郑易生.建立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J].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1).
[3]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J].2000年10月第5期.
[4]]钱薏红,郑易生.建立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J].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