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个人收获很大,体会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是否讲规矩,已经被放到了党性、忠诚上来观照,赋予了“规矩”非同寻常的地位、意义和使命。
规矩很重要,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作为办公室同志,要强化规矩意识,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想到政策法规是怎样规定的,条令条例是怎样要求的,始终将严守规矩作为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定信念,切实让规矩了然于胸,使自己成为真正“懂规矩”的人。
懂规矩是一种能力。在牢固树立规矩意识的基础上,应潜心研究“规矩”。既要认真学习党章,熟悉党纪党规,又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吃透法治精神,还要遵循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所有这些“规矩”,都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真正理解了的规矩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懂规矩是一种责任。我们是公务人员,不是普通人员,在规矩面前,对自己的要求必须更严一些,标准必须更高一些,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真正把懂规矩当作一种责任,决不能逾越章法,蔑视制度。
懂规矩是一种素养。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处事方式、思维脉络,乃至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既是有无规矩的外在表现,也莫不显露出素养的优劣与高低。我们不仅要在有人监督下守规矩,更要在无人监督下自觉遵守规矩,不仅要在从事风险工作时守规矩,更要在没有危险时也要自觉遵守规矩,将讲规矩、守规矩固化为自己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自觉。
执行是规矩的生命,有规定无执行,规矩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300多年前,英国哲人培根的话至今发人深省。没有制度,人们还有希望;有了制度不去执行,留给人民的不是希望,而是失望甚至绝望。一旦人民对制度失去信心,对政府失去信心,整个社会将处于失控状态,而要重建人民对制度和政府的信心,将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官,都应该尊重规律,严守规矩,按照法律、纪律和道德规范去做,才能保证社会、事业、工作和生活的正常有序运转。同时,我们还应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个有之”和“五个必须”时刻审视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底线。
守规矩,要以上率下。公职人员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领导干部则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具有示范效应,应当作好表率。只有领导干部率先懂规矩、守规矩,才能带动党风政风的好转,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好坏主要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只有带头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才能以上率下、从者如流,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才能培育令出如山、令行禁止的良好风气。
守规矩,要高度自觉。严守规矩,需要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对于办公室同志来说,规矩是抵抗不良风气侵蚀的“抗体”、维护政治生命健康的“疫苗”。在当前这一发展阶段、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对规矩形成源自自觉、发自内心的真诚敬畏和坚守。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守纪律、讲规矩,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促进政治生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才能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筑牢重要屏障。只有风清气正,才能充分释放严守规矩的正能量,才能不断激扬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争先意识和内在动力。
守规矩,要强化监督。纪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然警示无力。要让守规矩成为一种习惯,知规矩、懂规矩是基础,强化监督是重点,严肃惩处是关键。要在建立健全促使党员干部讲规矩方面制度的同时,在制度执行的刚性上动真格,让制度这一“高压线”通“电”,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违反制度必须追责,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对踩“红线”、触“底线”、闯“雷区”的,要坚持“零容忍”。通过严肃惩戒问责,让违纪违规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如今,紧约束、严要求,守纪律、讲规矩,已成为党员干部工作环境的“新常态”。只有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奋力有为,才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办公室作为联通上下、连接左右的中枢机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难题要破,唯有严守规矩,才能有所作为。“为官避事平生耻”,不出事是为政之德,能干事是履职之要,干成事才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