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2017-03-17

我国海盐生产实现二次技术革命成第一生产国,那么,盐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呢?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井滩晒盐

矿化度大于50克/升的地下水称为卤水,是一种液态沉积矿藏,主要包括:分布于内陆沉积盆地中的深层古卤水(如四川盆地的三迭系自贡卤水)、现代盐湖卤水,以及分布于沿海区域的浅层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

海岸带的地下卤水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极大,意义重要。它改变了沿用了几千年以海水为原料的海盐生产方式,为盐业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因为已知地下卤水浓度比海水高2~6倍,可以节省盐田制卤面积60%~80%,缩短工艺流程40%~60%,提高了抗灾能力,使原盐单产成倍增长,达到高产稳产目标。

利用地下卤水的“井滩晒盐”,被认为是海盐生产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革命是由海水煎煮转变为滩晒)。目前,我国地下卤水的开发利用已由莱州湾盐区逐步扩展到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各个盐区,并已向华东、华南沿海诸省市推进。

韩有松研究员和他的课题组在滨海地区地下卤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富集条件和成因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率先提出了“海岸潮滩生卤”理论和“陆架平原冰冻作用生卤”假说,并从1988年起运用这些理论成功地指导了生产开发,预测圈定了包括青岛在内的全国6个地下卤水远景分布区,查明了13个矿床。其中在青岛沿海区的135平方公里内查明地下卤水远景储量约2.2亿立方米,折合氯化钠约1000万吨。黄岛盐场在1993年以后全部利用地下卤水生产原盐,产量是以前的两倍以上。山东即墨大桥盐场、胶南 黄海盐场改用地下卤水生产原盐后,产量也成倍增加。

地下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盐生产的发展。这项研究成果获得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