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创业网上销售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创业比比皆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野菜创业网上销售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野菜创业网上销售:泰安大学生夫妻回乡创业 网上卖野菜种年入30万元
整齐院落,洁净门窗,一黄一黑两只护院小狗摇着尾巴自在玩耍。11月6日,记者来到岱岳区黄前镇焦家峪村焦圣贵老家的农家小院,看到的是一派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景象。这里是80后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生活和创业的地方。
29岁的焦圣贵和妻子放弃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凭着吃苦耐劳的闯劲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回家乡发展野菜种植、富硒作物种植、食用昆虫养殖及林下食用菌养殖等。
面条菜、菜用板蓝根、柳蒿等野菜你或许品尝过,养心菜、地参、黄秋葵、人参菜、水芹菜,这些不少人闻所未闻的养生野菜也被引入泰安地区规模种植,如今焦圣贵拥有30亩野菜地,用于培植和繁育。他俩发挥大学专业特长,通过网络推销野菜及野菜种子,年赚30万元。
放弃事业单位工作,回乡创业获称赞
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是大学同学,妻子是新泰人,两人一起毕业于泰山学院,分别考上了泰安和新泰的事业单位,但是在2011年,两人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选择回家乡自主创业。
“老人的思想就是求稳,我多次劝孩子别轻易放弃工作,就是劝不动。”焦圣贵的父亲对记者说,村里的孩子走出去,亲戚朋友都希望他们留在城市,再回到村里,亲朋好友都没法接受。“这孩子自己有主意,也不和家里多商量,但是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有冲劲做好。”即便如此,焦圣贵的父亲也是在焦圣贵创业一年后才理解了他。
凭着吃苦耐劳的闯劲和诚实守信的理念,夫妻俩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赖。焦圣贵夫妻俩有了30亩野菜田地,通过网络销售发展起一条致富路,村里人都在称赞这对能干的小夫妻。
掌骨骨折,也未停止劳作
“村里果树等经济作物多,树下的空地如果能利用起来搞种植就好了。”2011年创业之初,焦圣贵和王琳琳利用自家的几亩林地以及租赁的10亩水浇地与10亩山地发展野菜种植。从全国考察学习引进种子种苗试种,两人并不是专业农学出身,但是埋头学习对他们不是难事。
试种的过程艰难又辛苦,亲自授粉、上肥,两位大学毕业生返回农田干活,需要勇气和毅力。“忙起来就不顾自己了,一次干活时手背受伤,掌骨骨折,即使如此也未停止劳作。”虽然他是家中独生子,但家人并没让他养成娇惯的习惯。焦圣贵对自己要求高,走路快说话快,一刻不闲着,“怎么都是一辈子,让自己有梦想,为理想奋斗,过得才有意思。”经过发展,如今他已经成为全国最早一批从事野菜、保健菜种植销售的人,不仅如此,他还继续拓展起林下金蝉养殖。
今年他们主打的养生野菜也陆续上市,野菜及野菜种子、种苗销往全国各地。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成绩是做网络销售,这与焦圣贵和王琳琳大学专业所学密切相关,两人毕业于泰山学院,都是计算机专业,对B2B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互联网应用服务研究深刻,直接奠定了网络销售的基础。焦圣贵还建立了中国林下经济网、中国野菜网、中国野菜种子网等网站,通过网络推销野菜及野菜种子。2012年,收入突破20万元,今年更是突破30万元大关。
“野菜药食同源,既可做菜,长期食用还可预防及治疗疾病、强身健体。这是我想发展野菜种植的初衷。”焦圣贵说,两人的精力既在试种各种保健野菜,又必须兼顾野菜种网络销售,不仅在国内省市卖,还销售到国外。“春天秋天最忙的时候,每天仅发货打包都需要3个小时,还得招兼职工。”焦圣贵话语朴实,又表达出做事的信心。
想试水养生茶行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在焦圣贵看来,是梦想推着自己一步步前进。“从小生活在村里,到如今老百姓依旧靠着最原始的肩扛背挑收果子,实在太辛苦了。”焦圣贵一手拿着锄头,眼睛注视着远山。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在果树间发展林下种植和昆虫养殖是他俩想出的路子,有限的田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林下多层收益。“现在我们让村民免费在田间养金蝉、蝗虫等昆虫,进行昆虫养殖经验介绍,到季节时再收购。”焦圣贵说,养殖野菜容易成活,养殖昆虫也成为不少村民的副业。
谈到今后的发展,焦圣贵很有思路,他想试水养生茶系列。“从简单的深加工做起,让养生野菜的保健功效充分发挥,把生态循环农业链做起来。”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致富路,他信心满满。
野菜创业网上销售:放弃上海高薪工作 回农村种野菜创业
放弃上海高薪工作,回农村种野菜
6年前,在海口海波市场,每当凌晨4点多钟,总有一个30多岁的青年拎着一捆捆野菜,等待客户光顾。在客户眼中,这位青年有些特别,因为从他手上批发的野菜,先不用给钱,直到卖出去,第二天再付款。
原生态的野菜,逐渐受到市民喜爱……如今,这位青年有了固定的客户,并且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同种植野菜和发展农家乐。
抉择
放弃上海10万年薪 回家乡种菜
1997年从海南大学毕业的王杰,就业路走得顺畅。先后在海南多家公司工作,薪酬都让人羡慕。2002年左右,他在上海一家民营企业担任财务工作,年薪超过10万元。
漂泊他乡的王杰经常想:“上海是很发达,挣得也多,但海口毕竟都是我的家,我喜欢火山文化,应该为村里做点事。”就这样,2004年左右,王杰辞职回到海口,先在海口一家公司上班。
“我一定要创业。”2009年王杰回到了海口石山镇三卿村,决定种植野菜。
“你读大学回来种菜,早知道当初就不供你读书了……”母亲训了王杰一顿。妻子同样反对。
王杰没有多说,拿出了1万元交给妻子,说:“这是给你的生活费,如果2个月内花完,我就回公司上班挣钱;如果花不完,那就让我继续种菜,也能挣到钱。”这是王杰给妻子吃下的一颗定心丸,让她不要担心生活费。
那时,很多朋友想不通王杰回农村种菜。“你傻了吗?”、“脑子进水了吗?”一些朋友不理解王杰的选择。
艰辛
学种野菜 凌晨4点多钟到市场找客户
王杰想的事,比别人更多。经过考察和学习,他着手引进野菜。
“辣木苗、黄秋葵种子……”王杰从广东从化带回来了希望。2009年,在承包的土地上,王杰种下了多种野菜,用羊粪做肥料。
刚开始第一个月,由于施的农家肥离苗太近,野菜死了大片。王杰意识到自己缺乏种植技术,主动找到农业专家求助,还上网搜集资料学习。从第二个月开始,王杰的野菜长势很好。
野菜种好了,怎么打开销路?刚开始,王杰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拎着一捆捆野菜,到海口海波市场等待客户来批发。刚开始,客户都是每次拿5斤、10去卖,到后来,就有一次拿几十斤的,显然,原生态的野菜被消费者看好。
“当时种5亩野菜,每月销售额达到2.5万元左右,毛利润有1.2万元。”王杰说,那一刻,尝到创业成功的甜头,心花怒放。
种植野菜能挣钱,三卿村的农户也开始种野菜。如今,王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有一定的销售渠道,负责回收农户的野菜。
成就
互联网+乡村旅游 带动农户增收
三卿村古村落,具有浓厚的火山文化。作为三卿村村民小组组长的王杰找到了今后的发展思路,那就是“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
如何让游客知晓三卿村,王杰与一家网站进行互动。通过网站推介村里的农家乐、特色美食、农副产品。网站也定期组织游客前来观光。
“游客来了,我们有专人负责接待。”王杰说,客人付钱后,根据实际情况,大家分配收入,这就带动了农户一起参与到发展农家乐挣钱。目前将近10户村民参与发展农家乐。
到了周末或节假日,经常有一拨拨游客慕名来到三卿村参观、吃饭,购买农户的黑豆、花生油、芝麻油、番薯干等。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村落的文化,还可以亲自动手磨豆腐。
“乡村游发展起来了,农户的很多东西也不愁卖了,”王杰说,“我现在的收入主要是靠回收农户的野菜销售,以及发展农家乐。”王杰笑着说,自己的年收入大概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