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河南政府与学、商的互动研究论文

2016-12-01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五四运动中河南政府与学、商的互动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五四运动中河南政府与学、商的互动研究全文如下:

五四运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运动首先由学生发起,商、绅、工等各界风云景从,最终演变成波涛汹涌的全国性运动。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有关,也与各级政府对运动的“弹压”是否“竭尽全力”有关。所以,运动中各种势力的关系成为决定运动走向的重要因素。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学界、商界、政界三者之间的关系较重要。较早以前,彭明、周策纵等前辈已经对运动中的学商政关系有所关注,但侧重于考察对全国富有较大影响的京、津、沪、汉等地,对其他地区地方层面的三方关系语焉不详。实则地方层面的三方关系极为丰富,并导致五四运动在不同地区生成不同的样态。近年来一些相关论述问世,但多侧重叙述运动中各地学、商的合作与分歧,对地方政府与学、商的互动关注不够①.笔者以五四运动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河南为例,探讨三方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五四运动研究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一 运动初期学商结盟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出,国内一片哗然;当北京学生示威的消息传至河南,省会开封的学生积极响应。

5月24日,开封学生在省会15校的基础上成立省会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省学联)②.全省学界在省学联的领导下开展爱国运动。学生们深知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才能获得运动的胜利;为此应首先动员工商各界民众,启发其思想觉悟。学界采取了多种办法。

其一,召开国民大会,现身说法。开封15校决定“联合各界开一公民大会,始克唤醒一般睡狮”③.5月18日,在第一师范操场召开国民大会,社会各界民众一万一千余人参加。会议决定“由商务总会通知各县商会,勿再贩运日货。如有贩者,定以相当处罚”①.在学界的影响下,商界深受感染,表达出参加运动的愿望。这样的国民大会在全省各地召开多次,成效显着。

其二,公开演讲和游行示威,向商界宣传爱国道理。5月至6月,开封学生“组织公开演讲团,积极行动”,“分发传单……实行反对日本之教育”②.许多商号门首都贴上“敬备茶水,欢迎各校演讲团”的红纸条,“商学融洽足见一斑矣”③.街头演讲展开面对面的宣讲,极为有效,民众容易接受。

其三,动员商人加入救国十人团,对其进行爱国教育。当时学生会组织了河南救国十人团联合会,号召学工商各界民众加入救国十人团④.十人团成为河南爱国运动中的重要组织。据载,“自从河南学生联合会发起救国十人团以来,入会者日益增多。除学生外,其他商、工、军警各界所组织者已有约二百团之多”⑤.一些商人通过加入十人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觉悟。

在学界的宣传教育下,商界日渐醒悟,逐渐加入运动。河南省总商会拟定抵制日货的办法,并通知各地商会办理:“……(三)永远不再向某国(日本)贩货。(四)凡在会各帮,有在某国(日本)设庄贩货者,即行去函停止收买,并撤庄回国。(五)各商号现有之货,系已将金钱输出换回者,应准其以售完为止,不将再行贩卖。(六)各转运公司以后不再代运某国(日本)货入豫境。(七)由本会统函全省商会,一律分担责任。(八)自议决宣布之日起,如再有违犯者,一经查出,除将货物充公外,并严重议罚。”

⑥应该说河南总商会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着。据记载,自青岛问题爆发以来,河南市面上日货非常滞销⑦ .以上表明,在运动初期,学商两界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运动。在开展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欲冀外交内政为有实力之匡救,务必结合工商各界组成有系统团体”⑧.于是决定组建河南省国货维持会(以下简称省国货会)。该会于9月宣告成立,由省议会议员王幼侨担任会长⑨.省国货会的成立标志着学商两界构筑起一个政治共同体,这对推进运动向纵深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 政对学商的弹压、隐忍与支持

面对“来势汹汹”的运动,河南督军兼省长赵倜声称,“职责所在”,坚予镇压。自省学联成立以来,他就命令警界在开封添加岗哨,注视省会学生的动向;并告诫军警,要严密防范.开封学界原定5月30日举行罢课,这一消息为政府侦知,赵倜极为震惊.5月29日,赵倜紧急召集军界人士、教育厅长及各校校长开会,商议防止办法。会议决定派军警监视学生,以制止罢课?.5月30日,军警把守各校门口,严格禁止学生外出;赵倜要求各校校长以及教职员对学生进行劝阻,以取消罢课瑏琐? ;一些学生出现动摇,女师学生乃给各校写信进行联络,终于在5月31日罢课.

这使赵倜十分尴尬。赵倜决定强行解散学生。

6月初,省署发布命令,要求开封各校一律提前放假,让3000多名学生回家①.省学联不甘屈服,赶印了大量宣传材料,由学生带回故乡,在全省扩大宣传。赵倜提前放假的命令没有起到扑灭运动的作用。这其中商界对学界的大力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8月底,暑假结束,学生们从各地返回开封,丝毫没有停止运动的意思,这使赵倜非常反感。赵倜仍沿用上半年的办法,调遣大批军警封堵各校校门,严禁学生演讲和游行。但学生们不顾禁令,强行外出。赵倜乃暗地使用武力对付学生。

9月中旬,开封一中学生李希舜、赵永生等人外出讲演。他们刚离开校门,就遇到一群不明身份的歹徒。歹徒手持利刃,向其猛刺,学生20多人死伤②.政界企图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使其知难而退。

与此同时,赵倜对参与抵货运动的商界也不抱好感。一个原因是担心因抵货运动引起中日交涉,这是地方大员最不愿看到的。另一个原因是商界支持的抵货运动对其家族生意造成冲击。当时赵倜家人经营的商业多与日货有关,在抵货运动中损失惨重,赵氏苦不堪言③.因此其对抵货运动非常厌恶,对支持抵货的商界较为反感。但北京政府没有训令予以禁止,赵倜只好隐忍不发。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对运动很反感的赵倜,转而对运动采取支持的态度。这与赵倜个人职务的变动有关。当时赵倜对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并不言听计从,故段祺瑞早有去赵之意。

1920年2月,北京政府下令,任命段祺瑞的妻弟吴光新为豫督,安福系议员王印川为省长④.此举引起赵倜的愤怒,他对部下声言:“段氏既如是无情,我决定牺牲来讨国贼,王天纵几千人尚可立起靖国军,我还有几十营呢。”

⑤于是赵倜一面调兵遣将,指挥豫军积极布防,一面组织八省反皖同盟,对抗北京政府⑥ .同时,赵倜借助民气,转而支持民众开展运动,向北京政府施压。

2月27日,全国各界联合会向河南派出赵万川、李宗邺两人,领导反对安福系向豫省扩张,这与赵倜不谋而合,得到赵倜的支持⑦.3月2日,赵万川率领各界民众去质问豫省议会未果,将议会玻璃打碎,遭警厅拘捕。一时间群龙无首,民众不知所措。赵倜连忙派人去省学联,对其予以鼓励,请求学生不要因此灰心丧气,仍要继续运动⑧.赵倜俨然成为学生的后台。

面对豫省人民和赵倜的强烈反对,北京政府转变了态度。

3月中旬,北京政府向赵倜表示,其督军的职位可以不动,但作为交换条件,必须支持对王印川为省长的任命⑨.赵倜虽接受交换条件,但颇为不悦,继续采取支持学生的态度。

4月28日,开封各校举行大规模游行,参加学生达2700多人。

学生们沿街分发传单,聚众演讲,各街口虽站有荷枪实弹的军警,但对学生们毫不干涉瑏?瑠.这与上年封堵戒严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在赵倜的暗地支持下,学生热情愈加高涨;罢课三周以后,决定分区向商家演讲,劝导商人抵制日货瑏瑡?;并派人分赴豫省四道,联络中学以上学校一致罢课瑏瑢?.河南五四运动走向高潮。

三 抵货运动中的商学矛盾

前已述及,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学商两界结为同盟;民众用查禁、罚款、焚货、帖标签、签协议、帖布告等多种方式抵制日货。但随着抵货运动的深入开展,商人们的损失日益严重,其对抵货的学生越来越不满。双方纠纷不断,“豫境之洛阳、舞阳、淮阳等处,商人与学生冲突之电报亦陆续到开封”①.商界不甘损失,遂尝试用罢市手段进行抗议。这些罢市中影响最大的发生于省会开封。罢市起源于开封的学商冲突。

1920年11月,省学联和省国货会在开封南关查获大纶缎庄的丝绒和永和公商号的颜料。国货会认为两商家用日货冒充国货,决定分别罚款600元、200元;但两家商号都予以否认,拒不受罚②.两家商号的强硬态度引起众怒。开封各校学生闻听后义愤填膺,决定强制执行。

11月22日,各校停课一天,排队聚集在马道街两家商号门前,举行演讲示威,希望其接受处罚。但两家商号仍然拒绝,学生们忍无可忍,将大纶范掌柜和永和公刘掌柜揪出,反绑两手,背插白旗,上书“此系私贩劣货之民贼”,并将其小帽翻戴,两眼涂墨,样子滑稽捧腹。学生们将其牵引游街,仿佛待决之囚犯,旁观者大呼“卖国奴!卖国奴!”并不断鼓掌叫好③。这种方式使两商号的掌柜狼狈不堪。

游街后,学生们将两人缚至开封总商会;当时总商会正在开会,学生们推选临时代表到会,要求商会严办。商会会员们见其同伴受辱,对学生大为不满,严厉谴责。这大大出乎学生代表的意料。学生代表怒火中烧,冲出商会,约集外面全体学生,冲进会场,将商会什物砸毁④ .由此学生和个别商号的矛盾演化成开封学商两界的冲突。开封总商会怒不可遏,决定立刻罢市,以此向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政府替其“申冤”.11月23日,在老府门以东、黄大王庙以北、西大街以南的地域,如南北土街、南北书店街、徐府街、寺后街、马道街等,大部分商店紧闭大门,停止营业。

一些较大的商场如第一商场、新劝业场也停止营业⑤ .罢市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给政府带来极大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处理。而就在学商冲突之前,河南政局也发生了变化。在7月的直皖战争中,皖系被打败,段祺瑞被迫辞职下台;赵倜排挤走皖系省长王印川,推荐其心腹张凤台为省长。张氏唯赵马首是瞻,自此赵倜又完全控制了豫省政府。其对学生的态度陡然一变。

四 政商联手对付学生

赵倜对学生态度发生转变的主因是学生揭露了其向日本借款之事。赵倜兼任省长以来,省政府开支不断扩大,财政入不敷出,赵倜不得不四处筹款,以维持政府的运行。经秘密协商,以郑州商埠作为抵押,向日本借款100万元⑥.学生将这件事揭露出来,全省民众大加挞伐,赵倜对学生渐生厌恶。

开封学商冲突爆发后,商界转而向政府寻求援助,这正中其下怀。

冲突发生翌日(11月23日),赵倜和张凤台发布告示称,“学生因查禁日货扰及商号,激起罢市风潮,殊于地方治安大有妨碍”,要“依法办理外”⑦.把责任完全推给学生。不可否认,学生们拘禁商人,行为不当,但布告表明政府明显倾向商界。

11月24日,赵倜和张凤台又发布布告曰:“案据开封总商会报告,省垣学生借维持国货为名,扰乱市面,竟将永和公、大纶各商铺并本会先后捣毁,并将该铺伙殴辱,激动公愤,各商现已停止交易,请予究办等情。查各学生维持国货只可婉词劝导,岂能逾越常轨,似此任情妄为,实属妨碍秩序,难保无奸人煽惑利用情事。本督军、省长为保全地方起见,不得不申戒严令,除饬警厅及开封县劝谕各商迅速照常开市,静候查明为首滋事之人由法庭审办外,各商勿得意气相争,自兹惊扰。”

①学商冲突成为政界戒严的借口。其实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学商冲突。实行戒严的真正目的是政府想趁机解决学潮问题。

当天上午,戒严正式开始,荷枪实弹的军警一千多人把守开封各校门口,不准学生自由出入。戒严司令---驻军旅长柴得贵召见教育厅长及各校校长,转达了商界的要求:“非交出首事学生不可。”

而各校校长云:“必撤退各校军警,且保证市上不发生殴打学生事方可。”②柴回答:“只要学生今后不干涉外交及内政,自然无事。”③由此看出军警完全站在商界一边。军警的行为表明政界与商界已摒弃前嫌,携手合作。期间官商两界在开封山西会馆举行会议,商人们向柴诉冤,柴回答:“这些学生,自民国二年以来,尚没有什么出轨的举动,现在这样胡闹,以后我当负完全责任。”④ 商人们鼓掌叫好。柴明确对商界承诺:“学生若再胡闹,定以民国二年手段对待之。”⑤言下之意,将对学生痛下杀手。

当天商人正式向开封地方检察厅起诉,列出为首的十人学生名单(均系省国货会、省学联干事),要求传讯到厅,予以审讯。地检厅即按照所开姓名,发出传票。各校经一致商议,决定另外推荐十名学生向地检厅自首⑥.学界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保护学生领袖。由于这十人并非传讯之人,无法判决,地检厅后来不得不予以释放⑦.

商界对事件的处理较为满意,乃于11月25日下午复市。至此事件似乎得到圆满解决。但政府的戒严依旧,没有就此收手的意思;学生们对政府的做法极为不满,决定11月27日全体罢课,以示抗议。期间省府拖欠教育经费,各校教职员工工资无着,亦宣布罢教,公开支持学生运动⑧.在罢课两天后,11月29日恢复上课。至此事态有所缓和,事件可望平息。可就在这一天,督军省长又通令各县缉捕真正的学生代表十人,这激怒了学界。为扞卫尊严,学界激烈反抗。

12月1日,各校教员亲自领导学生罢课⑨ .学商冲突演变成学政矛盾。

12月5日,省国货会被改组,学生一概不准入会。

12月6日,警察将省学联封闭.面对政府的“镇压”,12月7日,各校学生准备去省长公署示威。这一消息迅速被政府侦知,省署急忙派毅军和宏威军包围一师、一中、留美、专农、甲工、甲商、美术、女师等各校,不准学生出入;各校学生几次欲冲出校园,都被戒严军队阻拦.12月8日,军警们仍旧严密包围各校。各校学生用电话联络,约定同时拥出校门,进行抗争。上午10时,一中学生准备冲出校门,遭军警阻拦;军警用刺刀和枪托刺杀和打砸学生,致使多人受伤;学生无奈,被迫退回瑏瑢?.女师学生也试图冲出校园,但尝试几次,终因体弱无力而失败。留美预备学校学生也从校门出发,被大批军警围攻,30多人被打伤,其中14人受重伤。

一师学生不顾一切,冲击校门;军警们用皮带抽打学生,但学生们不后退;军警乃用刀乱砍,枪托乱砸,结果50多人被打伤,20多人重伤,学生无奈只得退回瑏琐? .至此学界陷入困难境地。学校变为囚笼,学生被困四天之久.在顿挫学生的锐气后,赵倜和张凤台决定提前放假,以消解学潮.12月11日,军警闯入各校,强迫学生们离校,违者以过激党论处.学生们最后的阵地---校园终于被军警们占领,学生被迫返回故里①.事件的发生激起全省学界的极大愤慨。

12月15日,河南四道学生总分会召开全省学生代表会议,98县的学生代表与会。会议决定一面向外求援,一面坚持斗争②.12月21日,政府下令各县地方长官,封闭各县学生分会;同时令各县高小以上学校提前放假③.至此全省教育遭遇严重劫难。

五 学界与政界的角力

在政界解散学校的当天,即12月11日,河南省立学校发出通电,向全省民众说明事件真相,呼吁其与学界一起赶走“暴吏”,推翻地方政府④.一场控诉政界的运动迅速兴起。

12月13日,河南学生致电总统、国务院,指出赵倜等人“甘心卖国,摧残学生”,质疑“法典尚在,情理难容”,要求“严加究处,讯予裁撤”.河南教职员联合会也致电总统、国务院、教育部,请求究办赵倜等人⑤.但他们深知仅凭几纸电文难以撼动地方政府,遂决定派代表入京。

12中旬,代表们向府院请愿,未得接见⑥.他们锲而不舍,一月之中六次请愿,直到第七次,12月24日,总统才派其秘书陈葆元会见。代表们要求去赵,陈氏答更动地方大员可能会引起兵变⑦.显然政府不愿换赵。代表们还多次向国务院请愿,12月27日,总理靳云鹏派夏秘书接见,最后也无下文⑧.河南学生决定发动全国学界,奋起抗争。

河南旅京学生联合会较早伸出援助之手。

12月中旬,该会发出电文,要求政府“惩办暴吏而申民气”⑨;声称“吾豫三千万同胞,誓与赵某决生死,深望各界主张公道,维持教育,一致讨贼为盼”?瑏瑠 .位于上海的全国学联也在12月中旬发出通电:“今河南教育在赵等暴力之下,已归灭绝矣。如谓河南学会所主张为不合理,军警有围殴学生之权者,吾人尚复何言?不然,武人横暴至于此极,凡为国人,义当一致声讨,况同为学生者乎?本会同人历经横暴,早有决心,宁与武人如赵等者俱碎,不愿与之俱存。”向全国倡议,号召共同声讨。

除了舆论声援,全国学界还采取实际行动,支持豫省学界。

12月23日,河南旅京学生联合会及河南同乡会在北大召开大会,决定自当日起向总统府、国务院请愿,呈文曰:“呈为督军摧残教育,群情激愤,恭请惩办事……总统总理一日不准,生等即一日不休。七项条件:一,撤惩赵倜、张凤台、龙敏修(开封警务处长)、柴得贵;二,请饬河南军民两长,即刻恢复教育原状;三,即刻取消戒严令及逮捕令,并抚恤受伤学生;四,保证河南教育经费永远独立;五,保证河南永远不得再借外债,并郑州不准抵押外人;六,惩办滋事奸商;七,速筹废督裁兵办法。”

这七项要求是在控诉政界的运动中提出的。会后学生们向府院请愿,但北京政府避而不见.北京学生联合会也召开紧急会议,推荐代表去教育部请愿。教育部总长范源濂亲自接见。代表提出恢复教育原状和严惩赵倜的要求,范氏称已去电请豫督、省长、警厅、教厅爱护学生,保障教育经费,并电嘱赵倜早日恢复教育原状.但严惩赵倜的要求显然没有满足。

赵倜等人深知,采取如此手段对待学生,学生肯定难以善罢甘休,所以积极寻求北京政府的支持。

早在12月11日,赵倜与张凤台致电总统府和国务院,颠倒黑白,丝毫未提在开封的戒严和用武力血腥“镇压”学生之事,而把自己描述成学商冲突的公正调解者,极力为自己辩解①.显然豫省当局也知道残酷“弹压”学生、造成流血事件,有损自己的名声。尽管豫省政界极力为自己开脱,但仍担心受到处罚。于是赵倜一方面派人奔走于北京、洛阳、郑州、保定之间,游说各方;一方面又展开舆论战,于12月下旬向全国发出通电,为自己辩解②.在电文中赵倜、张凤台两人极力掩饰真相,戒严令一字不提,并否认通缉令,更不提军警持械,将军警殴伤学生说成学生之间误伤,把抵押郑州之事推脱得一干二净。赵、张两人企图通过舆论来欺骗民众,缓解各界的批评。

最终撤换赵倜的要求未能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赵倜在直皖战争前与直系结盟,形成了八省反皖同盟;直皖战争后北京政府由直系和奉系联合控制,他们自然不会撤换对反皖做出贡献的赵倜。正如报纸指出的,“盖赵新投直系,自谓有靠”③.因此学生的请愿、示威没有效果,轰轰烈烈的河南五四运动在1920年年底划上句号④.

六 结语

从1919年5月中旬开始,河南响应京、津、沪等地的号召,以省会开封为中心,在全省掀起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持续约一年半的时间,直到1920年年底结束。与其他地方的运动相比,河南五四运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商政三方之间的关系之纠葛在全国较为罕见。运动中学商政三种势力纵横捭阖,使三方在运动中离合不断,由此使运动在河南呈现出比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更为曲折的图景。在这三方势力当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赵倜为首的政界势力。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变化多端,最耐人寻味。虽然像冯筱才所指出的,在五四运动中存在一些平时似乎很“嚣张”的军阀,对运动也时常表露出同情乃至实力支援的情况,例如浙江督军卢永祥和省长齐耀珊⑤.但像赵倜这样,对学界采取弹压-支持、默许-镇压、角逐的策略,对商界采取憎恶、隐忍-默许、支持-同情、联合的态度,在地方大员中尚不多见。

其二,运动较为激进,各方的矛盾和冲突非常激烈。一方面,学商矛盾异常尖锐;另一方面,学政矛盾更是激化。从政界对运动的弹压来看,造成的伤害在全国比较罕见。在1919年9月政界对开封学界的弹压中,制造了死伤20多人的惨案,其中两名学生遇害。在1920年12月,开封军警打伤80多人,其中30多人重伤。两年当中,政界竟然先后在省会制造两起骇人听闻之血案,这在五四运动当中是较为罕见的⑥.

其三,涉及范围广泛,引起全国关注。河南五四运动虽然发生在地方,但却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1920年12月8日赵倜和张凤台制造80多名学生受伤的惨案后,运动由地方层面上升为全国层面。其表现为河南旅京、旅沪、旅杭等同乡组织和学生团体,以及位于上海的全国学联均投入了控诉豫省政界的斗争,他们不断在全国各大报上发表文章,声援河南学生;而赵倜、张凤台也使出浑身解数,与河南学界以及全国学界和河南旅外同乡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舆论攻防战,使河南事件尽人皆知。同时,河南学界将斗争的舞台扩展到北京,学生和教师不断派代表至京,到国务院、总统府去控诉赵、张两人,一时间关于河南的动向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