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法

2017-06-26

导语: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在幼儿阶段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

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环境,“保护”与“自护”同行

环境创设就如同幼儿园的一张“脸”,教师往往把它打扮得十分漂亮,但有时却忘了它会给幼儿带来危险。因此,在环境创设上,教师应作到既美观又安全。多下功夫,把安全意识贯穿在环境创设中。如:在楼梯上画分左右,一边画上楼梯的脚印,另一边画下楼梯的脚印。幼儿在上下楼梯时只需要跟着脚印走就行了。通过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幼儿不但很感兴趣的上下楼梯,而且知道大家都靠右就不会”撞车’了。认识自我,了解生命,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

让幼儿认识人体器官的作用,认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

1.认识人体器官的作用,知道这些器官缺一不可。

2.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爱惜生命。

我们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我们可以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录音、图书、图片,还可以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我们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自护”意识

1.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要珍爱生命。让幼儿讲述家中已去世的亲人或所见所闻的车祸事故.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生命是珍贵的,只有一次。

2.认识身体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知道器官是不可再生的。如:请一位残疾人讲讲自己变残的经过和变残后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不方便,从而知道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培养良好习惯,增强幼儿“自护”能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做为教师平时应当非常注意幼儿生活小节的训练。如上下楼梯要排队,可以避免拥挤;桌椅摆放整齐,可避免绊跟头;吃饭不打闹,可避免呛到等等.这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护了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四、设计情景活动,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认识“119”、“120”、“110”等电话号码时,其中有一项活动设计是“神奇的电话号码”,我通过手偶表演,创设了森林小动物遇到困难和险竟寻求帮助的游戏情景,幼儿情绪高昂,积极参入分析讨论,主动的获取了知识,并且印象特别深刻。

五、形成家园合力,巩固“自护”教育的成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为老师.幼儿每天几乎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单单仅限于幼儿园,而应家园配合进行教育。要积极做好各项安全意识的宣传工作,要让家长多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必要性。

为此,我们应通过“家园共育”栏向家长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同时,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方法。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为此,我们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

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同时,我们也感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