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春秋的历史名人

2017-05-13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春秋历史名人,一起来看看。

茶道春秋历史名人

茶 圣--陆羽

一生为墨客 几世作茶仙

茶就是陆羽,因为茶是佛,是道,是诗,因为陆羽是儒,是仙。茶使陆羽流芳千古,陆羽让茶源远流长,史不绝书。陆羽是茶。《茶经》是茶学的经典,是茶文化的渊源,它是陆羽的千古风流,《茶经》里的每一个字都是香郁扑鼻的,字里行间弥漫着茶的芬芳和风景。《茶经》是陆羽字写的精魂。

茶 帝--白居易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茶人可以無詩,但詩人不可以無茶。如果說白居易年輕時耽于功名、苦求利祿是因為詩、那么白居易晚年的灑脫豁達、不系虛名則是因為茶。白居易晚年,茶、佛、詩成其生活三大內容。其詩是茶與佛的結晶,其茶是佛與詩的寄托。

茶 仙--蘇東坡

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之所以是茶仙,在于他視茶為仙境妙地而沉醉于斯,寄身心于斯。蘇軾愛茶,在于他認為茶乃天地間之靈草,它以青山為宅,于白云為伴,得甘泉之沃,吸取了天地之精華,具有君子之品性。

茶 神--陆游

前身疑是竟陵翁

陆游,继屈原、杜甫后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嗜茶如命,爱诗如命,一生创作诗歌近万首,有关茶诗三百多首,陆游自认为茶圣陆羽的后人,决心继承和发扬陆羽所开创的茶道精神。

茶 怪--郑板桥

只有青山围故国 黄叶西风菜圃

灵品独标齐,超凡草本郑板桥本是“扬州八怪”之一,其茶之怪也就不得了,人能鉴泉品水,茶能相面识人。郑板桥是真正性情中人,茶则投桃报李,所以难为茶怪,但茶不以为怪,茶使郑板桥成就了他的一生。

茶 皇--乾隆

武文火候斟酌间手把茗盏论宽严

世人皆知乾隆皇善于游玩,风流多情,却不知他实乃品茗高手,斗茶老手。“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乾隆此论,是否石破天惊?他深谙“静”之茶道,注重以静悟道,以茶沐心,以仁治国,以宽施人。

茶道的修行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修行为“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性命双修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

中华茶道的理想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结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茶道的宗旨、目的在于修行,环境亦好,礼法亦好,茶艺亦好,都是为着一个目的--修行而设,服务于修行。修行是为了每个参加者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