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热带雨林

2017-06-07

世界上最长的热带雨林位于世界哪里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索。

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1]林AmazonRainForest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中文名称亚马孙热带雨林

所属地区南美洲

面 积700万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亚马孙河

外文名称Amazon Rain Forest

地理位置亚马孙盆地

气候条件热带雨林气候

绝对位置(10°N~10°S,73°W~40°W)

1成因

1. 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降雨。

2 .亚马孙平原面朝大西洋的东侧有缺口,且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3. 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4. 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

5.西侧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多地形雨。

2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位 于南美洲,发源于安第斯山脉,虽然长度在世界上处于第二位,但其 流量和 流域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居世界第一位。亚马孙河流域面积达到691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南美洲总面积的40%,从北纬5度伸展到南纬20度,源头在 安第斯山高原中,离 太平洋只有很短的距离,经过秘鲁和巴西在赤道附近进入大西洋。

亚马孙河向大西洋排放的水量达到了每秒18万4千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所有河流向海洋排放的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从亚马孙 河口直到肉眼看不到海岸的地方,海洋中的水都不咸,150公里以外海水的含盐量都相当低,被人们称为淡水海。

亚 马孙河主河道有1.5到12公里宽,从河口向内河有3700公里的航道,海船可以直接到达 秘鲁的 伊基托斯,小一点的船可以继续航行780公里到达阿库阿尔角,再小的船还可以继续上行。 流经秘鲁城市伊基托斯的亚马孙河的源头正式确定,是在秘鲁安第斯山区中一个海拔5597米叫奈瓦多·米斯米的山峰中的一条小溪。距离秘鲁首都利马大约有160公里,在利马南部偏西,1971年第一次认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确定,溪水先流入劳里喀恰湖,再进入阿普里马克河,阿普里马克河是乌卡亚利河的支流,再与马腊尼翁河汇合成亚马孙河主干流。

从马腊尼翁河的支流 瓦利亚加河以下,河流就从安第斯山区进入 冲积平原,从这里到秘鲁和巴西交界的 雅瓦里河,大约有2400公里的距离,河岸低矮,两岸森林经常被水淹没,只是偶尔有几个小山包,亚马孙河已经进入了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了。

3生态资源

位于南美北部亚马孙河及其支流流域,为大热带雨林,面积6,000,000平方公里(2,300,000平方里),覆盖巴西总面积40%。北抵圭亚那高原,西界 安地斯山脉,南为巴西 中央高原,东临大西洋。

亚马孙河流域为世界最大流域,其雨林由东面的大西洋沿岸( 林宽320公里〔200哩〕)延伸到低地与安地斯山脉山麓丘陵相接处,形成一条林带,逐渐拓宽至1,900公里(1,200哩)。雨林异常宽广,而且连绵不断,反映出该地气候特点:多雨、潮湿及普遍高温。

亚 马孙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 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桃花心木与亚马逊雪松可作优质木材。主要野生动物有 美洲虎、海牛、 貘、红鹿、 水豚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也因为面积占全球雨林的一半,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肺”。

这个雨林的生物多样化相当出色,聚集了250万种昆虫,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生活着全世界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有的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内大约有超过75000种的树木,15万种高等植物,包括有9万吨的植物生物量。 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 无脊椎动物。亚马孙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 树及150,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亚马孙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 动物及植物生境。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孙雨林。现时,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孙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4环境问题

森林砍伐

2 0世纪,巴西迅速增长的人口定居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各主要地区。居民伐林取木或开辟牧场及农田,致使雨林急遽减少。90年代,巴西政府及各国际组织开始致力保护部分雨林免遭人们侵占、开辟和毁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亚马孙热带雨林依靠亚马孙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亚马孙河和她的100多个支流缓慢地流过这片高差非常小的 平原,河岸旁的巴西城市马瑙斯距离大西洋有1600公里,但海拔只有44米。

一些环境学家提出保育雨林不单只有生物学上的动机,亦有其经济动机。若以可持续方式耕作水果、橡胶及木材,每1公顷的秘鲁亚马孙雨林价值约US$6820;若以非持续性方式耕作商业木材,则值约US$1000;若将林地改作牧草场,则只值US$148,但这个假设被广泛地质疑。

巴 西空军一直以来利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R-99监察机监测亚马孙雨林,此为SIVAM计划的一部份。于2004年7月的一个会议上,科学警告雨林将不能够维持以往每年吸收以百万吨计的温室气体,原因是雨林遭破坏的速度正在加剧。单单于2003年,已有9,169平方英里的雨林被砍伐了。

单单在巴西,超过90个原住民部族于1900年代被殖民主义者摧毁,数百年来累积对雨林物种医学价值的知识亦随之散失。由于领土持续被森林砍伐破坏及生态灭绝,例如秘鲁亚马孙,本土的部族不断地消失。

洪水泛滥

亚马孙河季节性的降雨使亚马孙河和其支流经常泛滥 ,在雨季河道平均深达40米,宽展到平均38公里,从11月份开始涨水,直到第二年6月份,然后回落到10月份。其支流内格罗河水的涨落和干流还不在同一时间,雨季是从2月或3月开始,涨到6月开始和主干流一起回落。另一个支流马代腊河的涨落要比主流提前两个月。

在雨季里,亚马孙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到15米,在伊基托斯附近高出6米;在泰弗附近是15米;在奥比多斯附近是11米,在帕腊河是4米。

气候转变

有证据显示 亚马孙雨林的植被在过去21,0000年,经历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及冰蚀期(deglaciation),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分 析过亚马孙盘地古湖(paleolake)及 冲积扇中的沉淀物,显示出盘地在末次盛冰期的降雨量比现时的为少,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盘地潮湿的热带植被减少所造成。对于当时植被减少的广泛程度,科学家有不同的争论。有科学家认为雨林萎缩至细小及分离的物种遗区(refugium),被空旷的森林及草原分隔着;有科学则认为雨林依然完整,只是北部、东部及南部没有伸延至如现时的这么远。这个争论实难以解决,原因是雨林研究工作实际上的限制,意味着数据取样可能与中央的亚马孙盘地出现偏差。以上两个的见解,都有合理的数据支持。电脑模拟预测未来因 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显示在降雨量严重减少及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亚马孙雨林可能无法维持,导致盘地上的雨林于2100年后几乎完全消失。但是,不同的亚马孙盘地气候模型得出不同的降雨量估计结果,由轻微上升至严重下跌的结果都有。结果指示出雨林在21世纪可能受到气候转变及去森林化的危害。

干旱影响

2005年,亚马孙经历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正踏入连续第二年干旱。 2006年 7月23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总结指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亚马孙干旱,迅速将整个地区推向一个“引爆点”(原文:"tipping point"),届时雨林将无可挽回地开始死亡。森林已站在沙漠化的边缘,将对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可能灭亡。

全球暖化

环境学家所忧虑到的不单是森林遭破坏后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更忧虑到森林遭破坏后植物所释出的 碳元素可能会加速 全球暖化。

亚马孙雨林的常绿森林占全球陆地主要碳元素产量的10%及 生态系统碳元素储存量的10% — 约为1.1 x 1011公吨碳元素。于 1975年至 1996年间,亚马孙雨林的每1公顷面积每1年估计积存达 0.62 ± 0.37 吨碳元素。因火灾而对亚马孙雨林造成的去森林化,使巴西成为其中一个 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巴西每年排放约3亿公吨 二氧化碳,当中2亿来自砍伐及焚烧亚马孙雨林。

5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具体说来。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中美东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北岸,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南部,伊里安岛,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

6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辐射年变化小,并由于太阳在一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过1℃。气温日变化比年变化大,日较差可达10-15℃。但日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日最低气温很少低于20℃。全年湿度较高,就亚马逊河下游而言,相对湿度年平均达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达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麦隆火山山麓代本贾的年降水量达947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如非洲刚果河流域比亚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更显示了

亚马逊河

大陆性,有的地方雨量较少,如加蓬的利伯维尔从10月至次年5月期间,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会出现干旱少雨地区,如太平洋上的莫尔登岛(南纬4°,西经155°),年降水量仅730毫米。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但其年变化仍很小。这些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的气候,呈现出类似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最为丰富多彩。分旱雨两季。

天气单调。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7典型生物

动物

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动物种类的分化达到高峰,个体数却较少。具有鲜丽的体色,奇怪的外形。美洲主要有狨鼠,卷尾猴,蛛猴。树懒,小食蚁兽,南美貘,吸血蝠,蜂鸟,麝雉,森蚺等。非洲有大猩猩,黑猩猩长尾鲮鲤,倭河马,太阳鸟,避役等。亚洲有猩猩,长臂猿,眼镜猴,蜂猴,猕猴,巨松鼠,绿孔雀,蟒蛇,巨蜥,树蛙等。大洋洲有树袋鼠,袋貂,树袋熊,食火鸡,极乐鸟等。

植物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用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是地球上种类成分最丰富的植被类型,这源于两个原因:地区的古老性和适宜的现代生境条件。植物群落变化不象温带植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叶在全年都呈绿色,每个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处于开花期。热带的许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雨林里充满了藤。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态适应,它们可以以本身缠绕而上,或以嫩枝卷绕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须,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

总之是以茎干物质最经济的手段攀援到光照充分的上层,迅速生长达到成熟。热带雨林气候区中最引人注目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当数绞杀植物。网状根膨大愈合变成网状茎,支

柱植物的树干在里面被绞杀致死。附生植物是热带雨林森林结构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全世界共有65科850属约3万种附生植物。在热带雨林气候区,这类植物大约占植物种数的一半。这类植物具有迅速汲取和收储雨水的器官和组织。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中,附生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最辉煌的当属兰科,凤梨科和天南星科。凤梨科植物是新热带雨林的特产,大约有50属,1000种。最适情况下,每公顷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净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4。雨林下土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调落物层借助于真菌获得营养,同时迅速补充落叶数量。

8成因

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的太阳辐射量一般在10至180千卡平方厘米)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但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赤道横穿其间,地形结构上北有圭亚那高原,南有巴西高原、西有安第斯山脉,呈围椅状东低西高的地势,敞开着怀抱接纳由东北东南信风和南北赤道暖流带来的丰沛的

亚马逊热带雨林

暖湿气流。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亚马逊河是世界上第二长的河流。它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南美洲,流域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千米,上面布满浓密的丛林。亚马逊河的主流有时候会泛滥成灾,淹没广达数千平方千米的林地,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成因上的综合性特征非常显著。

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受地形、洋流和季风的影响,仅局限在非洲刚果盆地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在成因上主要原因在于赤道通过(赤道通过中非刚果盆地及东非,由于东非为高原地形,故气候上属热带高地)。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暖流的影响,湿润的水气将从河口深入到盆地内部,在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下,辐合上升,全年降雨丰沛,因此流经该地的河川-刚果河水量丰稳,极富航行之利。热带雨林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

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大小岛屿星罗旗布散落在海洋上,主要受太阳的辐射影响,加之海洋面积广阔,对流运动旺盛,这儿的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有些地区虽然不在南北纬10°之间,不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但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有时热带雨林气候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如中国云南、台湾、海南及澳大利亚局部地区、马达加斯加岛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等地区的雨林的形成就与地形和洋流有密切的关系。如马达加斯加岛山脉东部由于受南赤道暖流和东南信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着迎风坡爬升,尽管南回归线穿越其间,但东南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18-26℃,年降水量由东部2000-2000毫米减到西部的750-1000毫米。再则象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的形成也是受地形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及东南信风的共同影响。同样的道理,中国云南、台湾、海南以及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等地区的雨林的形成都与上述有类似的特征。

即便是赤道附近的地区东非高原,由于地形的缘故,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西海岸的刚果盆地以南的沿岸地区,受本格拉寒流和南赤道离岸流的影响,就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同样是受寒流(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气温较低。

主要成因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9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多属于对流雨。

热带雨林气候是赤道南北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和大洋洲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常年高温,气温变化小。太阳一年两次直射地面,辐射强烈,昼夜长短差别很小。一年内各月的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8℃,绝对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气温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而日较差可达10-15℃。全年多雨。

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气流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地面风力较弱,湿润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终年潮湿,相对湿度大。年降水量一般为1500-3000毫米。气候变化单调。在赤道气团控制之下,全年都是夏天。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10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大气环流

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海陆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植被影响

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11威胁

热带雨林气候多有热带雨林;而雨林是全球最大的陆上供氧站和二氧化碳消纳处,是地球之肺。但大量砍伐和火灾等造成大面积热带雨林消失。热带雨林气候也面临消失的威胁。保护热带雨林迫在眉睫。亚马逊的雨林现正处于严重的危险之中,因为人们为了开辟土地来种庄稼,或饲养牲畜来供应美国的肉类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对它滥伐滥砍。

12代表地区

著名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南美洲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区;

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区;

亚洲马来群岛热带雨林区。

13代表城市

亚洲

吉隆坡(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斯里巴加湾市(文莱)、雅加达(印尼)、万隆(印尼)、泗水(印尼)、宿务(菲律宾)、达沃(菲律宾)。

非洲

科纳克里(几内亚)、蒙罗维亚(利比里亚)、阿比让(科特迪瓦) 、阿克拉(加纳)、洛美(多哥)、拉各斯(尼日利亚)、雅温得(喀麦隆)、利伯维尔(加蓬)。

大洋洲

汤斯维尔(澳大利亚)、莫尔兹比港(巴布亚新几内亚)、维拉港(瓦努阿图)、苏瓦(斐济)、阿加尼亚(关岛)、帕皮提(法属波利尼西亚)。

北美洲

哈瓦那(古巴)、金斯敦(牙买加)、圣多明各(多米尼加)、圣胡安(波多黎各)、卡斯特里(圣卢西亚)、布里奇敦(巴巴多斯)、巴拿马城(巴拿马)。

南美洲

帕拉马里博(苏里南)、乔治敦(圭亚那)、马瑙斯(巴西)、贝伦(巴西)、萨尔瓦多(巴西)、伊基托斯(秘鲁)。

14总结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植被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15概况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或赤道气候,通常赤道多雨气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柯本气候分类法代号为“Af”。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被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赤道南北常年高温、潮湿和多雨的气候,南、北两个半球的信风气流在这里汇合,地面风力一般微弱,湿润而不稳定的赤道全年控制着这个地带,宜于多种植物生长。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的地区有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中南半岛西海岸、马来半岛、大巽他群岛、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非洲的几内亚湾和刚果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以及和它们毗连的海洋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