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作文大全以英雄为话题作文3篇

2017-03-22

什么样的人才算英雄?每个人心中对于英雄的定义都不同,下面一起随小编来欣赏关于“英雄”的话题作文。

以英雄为话题作文1:永远的英雄,项羽

乌江水滚滚流动,烽烟四起,傲视群雄。眺望这写满无尽酸楚,记着无限历史的江水,我的心头不禁涌现了一个人的名字,我的偶像——项羽。

一代西楚霸王,辉煌了一生,却在乌江边留下了让后人不解的篇章。有人说是项羽的骄傲自大毁了他,我却不这么认为。项羽虽然自刎而死,我还是要说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他自小习武,随叔父项梁起义,心中一直怀着复楚的决心,从来不受任何利益的诱惑,不被任何语言所迷惑,一直坚持着,永不放弃。“亡秦必楚”这四个大字深深印在了项羽的心中,也是这四个大字让他坚持不懈,对国家赤诚忠心。望古今中外,多少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出卖国家,成为被人唾骂的奸贼。像项羽这样的忠者,实为罕见,就凭他对国家的这颗赤诚之心,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是英雄的事实!

他英勇善战,纪律严明。身长八尺,一手举起千斤大鼎。每一次的出战,不论大战小战,他都亲自领兵出战。战场上他勇往无前,不畏惧任何的困难与挑战。对待将领士兵,他有奖有罚,关心属下,对待属下就像对待亲人,若有背叛之人,便军法处置。正是这样的严明纪律,造就了一批批英勇善战的项家军。古往今来,多少将领可以做到这点,他们的放纵让士兵不断逃走。汉王刘邦,自起义到称王,他仅亲自出战一次,因此被项羽一次次击败,包括最后他的成功,也仅能算做一次巧合。如此英勇的项羽,怎能不被称为英雄?

有人说,项羽刘邦曾结拜为兄弟,项羽却反来击刘邦,不是违背了兄弟义气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刘邦的开始与项羽结拜,就图谋不轨。他为了进一步接近项羽,借到大军,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骗取项羽的信任。而且后来也是因为刘邦的反叛才拉开了楚汉之争。从鸿门宴我们便不用难看出,项羽是多么在乎兄弟情义!

还有人表示,项羽称霸一时,却在乌江自刎,是多么没出息。我只能说是大家没有看清这个事实。项羽带着最后幸存的几位士兵逃到乌江边,小船不能载那么多人离去,项羽便选择留下。而且他不想让战争继续下去,那样百姓将无安宁,于是他毅然决然留了下来。临死前他一直没有屈服,还在继续杀敌。直到死,他的手中仍握着兵器没有放下……我们怎么能去批判他?我们应该向项羽致敬,向他不屈的精神致敬!

项羽他集忠义勇为一身,一生没有背叛国家,没有背叛义气,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打动了我,感染了我。他永远住在了我的心中,鼓励着我,我也在向我的这位英雄偶像学习。

我相信他的英雄形象将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崇拜他,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永远的英雄。乌江的江水将永远铭记这一切,将把他的形象流向千万家,项羽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将永远住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偶像。

我的偶像——项羽!

永远的英雄——项羽!

以英雄为话题作文2:踏上英雄的履印

刚下过雨,空气里弥漫着水汽的清新,徐家后院的山坡上,杜鹃花簇拥着春的明艳。却未曾想过,这一处静谧,在我看来的一方闲适,竟走出了两位革命烈士。

从中岭古道而下,由白峰小门村村长徐信全带领着来到了徐家楼屋。徐家楼屋坊间也叫徐家大院、徐氏祖堂。从门院口处朝里望,迷宫式层叠的格局,据说农家孩子一进去不小心便会迷路。而英雄徐建农、徐长海便是徐家的杰出代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迅速兴起了抗日运动。当时只有20多岁血气方刚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小门青年徐建农、徐长海,在进步人士的影响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兄弟俩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先到训练团参加集训,徐建农在训练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集训结束后,徐建农担任镇海县抗日武装部队(即县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徐长海被分配到省第十流动施教团,并于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徐建农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分别到郭巨、柴桥、三山一带动员有志青年参加抗日武装,扩充抗日力量,同时开展除奸活动。5年中,徐建农活跃于穿山半岛,在当地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依靠群众的支持,清除了国民党部队中卖国投敌的2名军官,并在半岛抗击日寇。1942年4月2日,徐建农去霞浦上傅执行清匪行动,收缴了土匪枪支。

在战斗结束返回途中,遭遇反动派部队的伏击,寡不敌众被捕,于4月6日在三山英勇就义。徐长海所在的施教团则辗转镇海、奉化、定海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秋,施教团来到柴桥,徐长海与李志松、宣伯年等党内同志一起宣传抗日主张,发动民众,扩大抗日救亡团体的影响。他们运用文艺形式,在芦江庙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夜之歌》、《铁蹄下》等抗日剧目。通过宣传,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后来,徐长海被安排到舟山一带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的足迹遍及舟山本岛和其它周边海岛。1942年,徐长海因身份暴露遭敌逮捕,后在党内同志的营救下,越狱成功并任党领导下的定海国民兵团(即“五大”)指导员。1943年,徐长海在大碶指挥了与日寇的“薛家桥之战”,打得日本鬼子狼狈逃窜。1943年10月,因政治形势变化,徐长海根据中共浙东区党委决定,将“五大”分批撤往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四明山区,去与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主力会合。10月5日,徐长海在做所部二中队工作时因叛徒出卖被捕。次日,徐长海被反动派押解到柴桥大溟,惨遭杀害,年仅31岁。

听着村长的叙述,一行人走进徐家老宅的院落深处,院子左侧的二层楼便是徐氏二兄弟的故居了。雨后屋顶的檐边有水滴打落,仿佛也在讲述这里尘封的往事。默默上前,指尖触上斑驳的写满所有故事的板壁,触上这岁岁年年攀爬着的柔软青苔,在人们敬畏的目光中仿佛又剥落了一世铅墨色古旧的尘埃。这样持久地凝视着,原来英雄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记忆穿梭过70多年的岁月,在那个我们无法企及的年代,所有的动荡换来的是今朝的幸福与安宁。而回到70年后的今天,筑足于此,感受同一片天空下灵魂在时代与时代交接处的震撼。

从徐家大院出来,已雨过天晴。烈士的家乡,现代气息的小洋楼、整洁的村道、衣着得体的村民,让我们感受到小门村村民富庶的生活。

阳光下,徐家大院的后山上杜鹃花如火焰一般怒放,我知道,那是英雄生命开出的壮美的鲜花。

以英雄为话题作文3: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窗外,雨正浓,独伴孤灯前,翻开案前那卷李清照词集,触摸着那些哀艳的文字,心中升腾起一份雨丝般的柔软,抑或是明媚或者是忧伤,于是雨声不再清冷,长夜不再孤寂,思绪也飞越千年,耳边又飞扬起那令人心醉的《如梦令》曲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