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期的发展心理浅析论文

2017-03-21

由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奠基期和发展期两个历史阶段。1 962年朱智贤教授著的《儿童心理学》的出版 ,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形成 ,为发展心理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幼年时期的发展心理浅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幼年时期的发展心理浅析全文如下:

摘 要 自小的控制能力的培养,父母的鼓励和惩罚的方法,将会给人的一生带来重要影响。由此推之,要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其心理健康、精神进步尤为重要,这关乎人一生的快乐与幸福。由此可见,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应用于儿童成长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引介前人所做的心理实验,浅析了幼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并总结了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著名实验。只要孩子们能忍住不偷吃棉花糖,等试验人员回来他们就可以得到另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从孩子们的反应可以看出,抵挡棉花糖的诱惑很是煎熬。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克制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并得到了试验人员应允的奖励。从1982年开始,米歇尔针对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关系等方面,对现今已是高中生的六百多名参与者进行调查。他发现,当年马上吃下棉花糖的孩子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这些孩子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很难维持友谊。而那些拿到另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都相对较好。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模式、初始习惯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未来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和棉花糖实验正好契合。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呢?根据米歇尔的观察结论,他认为秘诀就在于注意力的转移。他说:“如果孩子们能意识到学会转移注意力和思想就能实现自我控制,那么他们就成功了一大步。”比如,把棉花糖看成是可以观赏的东西,唱唱歌或者和旁边的小伙伴聊聊天。自我控制的方法是可以由父母或者是其他亲近的人教给小孩,同时引导小孩掌握这些方法并将其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

父母的教育必不可少。一些渗透在生活里的小规定,比如:晚饭前不能吃零食,把零用钱省下来一部分,早睡早起、睡前必须要刷牙等等都是对孩子认知上的锻炼,有利于孩子们养成自我控制能力。而棉花糖实验就是要告诉我们从小培养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能力的重要性,在这过程中,给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也很重要。而另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就是孩子的发展情况。根据研究,太小的孩子大脑前额叶发育还不成熟,是没有自控能力的。因此,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从婴幼儿到儿童到青少年、成年至老年,有不同的心理品质需要培养,不同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而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任务的完成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乎我们的成长,关乎我们的人生。

既然控制能力和延迟满足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这个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控制能力,父母对孩子进行认知上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上文描述的一些小规定,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由此推广开来,如何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犯错之后如何改正并进行补救?如何给孩子“定规矩”?这些都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必定要经历的。而这些问题的适当解决必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巨大的财富,伴他成长,伴他前进。

而鼓励与惩罚注定要在这些问题的解答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相较于鼓励,管教与惩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推荐的管教方式通常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及时性。倘若家长对小孩的不当行为作出不当反馈,比如,对不良行为加以嘲笑,隔很久才作出回应,对同一行为有时批评有时又放任不管,或者是无意中对不良行为进行了奖励,都会使得不良行为发生的几率有所增加,而使管教的效果适得其反。

(2)简短性。弄清楚孩子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家长在解释的时候要尽可能简短、易懂。同样的,如果要对孩子施行“冷战”策略作为惩罚,也要注意把握时间,当惩罚结束的时候,及时告诉孩子,不要让孩子花很长时间去想爸爸妈妈为什么生气。

(3)严格但不过分。孩子闯了祸后,努力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弥补,接下来该怎么做(Edwards & Liu,2012)。过于严厉或者频繁地惩治会适得其反,反而会提高闯祸的几率。尤其是当严厉惩治后未提供感情支持时,孩子更有可能产生较多的情绪问题和不良行为。

能够学会在不失控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愤怒,是儿童在自主性发展上的一大进步。有些儿童在气质上的攻击性比较强,这样的儿童总是带有消极情绪,并且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他们很容易生气,一旦生气沮丧,就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平复心情(Calkins & Dedmon, 2000)。对于情绪的表达和控制,儿童都是从父母那里照搬学样。儿童本身对父母生气的情感十分敏感,而这种情绪的表达并非完全依靠言语。甚至对于父母之间的争吵(与孩子无关的)也会引起儿童的敏感性。所以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都会被儿童看在眼里并加以模仿。如果父母处理得不好,孩子也可能会因为处理不好与同伴相处时产生的负面情绪而遭到冷落,继而缺乏一定的处理社会关系的技巧和整合能力(Repetti, Taylor, & Seeman,2002)。

再来谈谈鼓励的艺术。父母对孩子给予的鼓励远远多于批评惩罚,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孩子的潜能会在父母的鼓励下被充分激发。但是深究其中,鼓励和鼓励之间也是有差别的,不合适的鼓励很有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多夸孩子聪明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进步。

为此,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Carol Dweck)选取了十几所纽约的学校研究表扬对于学生的影响。在这个研究中,400个五年级的学生需要完成一组叫做“把图画得最清楚”的实验。

第一轮实验是非常简单的拼图实验,每个孩子都能做好。当孩子完成测试,研究者告知分数,然后用一句话给予表扬。表扬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扬孩子的智商:“你一定很聪明。”另一种是表扬他们的努力:“你一定很努力。”

第二轮实验开始前,孩子们要做出选择。他们可以选择比之前的测试更难的题目,但是研究者会告诉孩子,他们已经从刚才的拼图实验中掌握了诀窍。另一个选择是一个简单的测试,难度和之前的测试一样。结果,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更难的测试,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大多“原地踏步”。

为什么“你真聪明”不如“你真努力”这样的评价呢?德威克认为,“当我们表扬这个学生的智力的时候,相当于告诉学生这个游戏的名字是‘表现得聪明些,不要去冒险以致犯错’。”这也正是被表扬聪明的学生所做的选择:保持一如既往的聪明,避免形象受损的风险。

在第三轮试验里,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一个很难的测试,相当高出两个年级的水准,自然而然,学生们的程度必不能完成测试。然而两组孩子再一次表现出了不同。在第一个测试中被表扬努力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失败是源于没能集中精力。“他们非常集中精力,乐意尝试每种解决拼图问题的可能,”德威克回忆说,“许多孩子自言自语道‘这是我最喜欢的测试’。”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们则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由于他们根本不是真的聪明。“你很容易看到这种挣扎,他们汗流浃背,相当痛苦。”

在引发了一轮失败后,研究者进行了最后一轮的测试,这回的难度和第一轮一样。被表扬了努力的孩子们成绩提高了大约30%,而被表扬了聪明的孩子们成绩则下降了约20%。尽管德威克之前已经料到表扬会有负面作用,但是并没想到差异会如此明显。德威克认为:“强调努力让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去控制成功与否。强调聪明则剥夺了这种可控性,并且也不能成为应对失败的好处方。”由此可见,把鼓励的重心放到过程上,而不是放在天赋或者结果上,的确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自然,这个说法同其他说法一样,也有自己的理论依据。自从《自尊心理学》于1969年出版之后,人们对自尊的关注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围绕自尊而产生的教育方式更是改变了几代人,贯穿几代人的生活。

自小的控制能力的培养,父母的鼓励和惩罚的方法,将会给人的一生带来重要影响。由此推之,要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其心理健康、精神进步尤为重要,这关乎人一生的快乐与幸福。由此可见,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应用于儿童成长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幼年时期的发展心理浅析相关文章:

1.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浅析论文

3.开拓新时代心灵教育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研究论文

4.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浅析论文

5.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浅析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对策干预论文

7.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8.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