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教案
相关话题
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教案(一)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②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等方法。
教具准备:
1.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投影仪、有关图片。
2.自制复合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讲授新课:
读图:再次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西高东低
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示意图,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
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2、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
3、 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界)
提问:海岸线向东向南是我国近海的什么海底地形?(学生:大陆架)
观察判断:让学生仔细阅读图D,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学生: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
小结: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
填图填表:前面我们已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那么我国三级阶梯以哪些山脉为界,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海拔高度有什么特点?下面同学们参照图D和59页图B,并填写下表: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类型 海拔(单位:米)
第一级阶梯 山地 高原 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 高原 盆地 1000~2000米左右
第三级阶梯 平原 丘陵 500米以下
近海 大陆架 200米以下
分组探讨: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我们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A组:2题;B组:3题;C组:4题),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
A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补充小结:
(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难怪古人有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滚滚江水东逝去”。
B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补充小结:
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再从第二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落差由大变小、水流由急变缓,水能资源由丰富变贫乏(由大变小)。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便于人们建设水电站,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支援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C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补充小结: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布置作业:1、课本67页复习题2
2、填写下表: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教案(二)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结合地图回顾一下这个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依次是什么?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依次是什么?想一想,我国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这节课,我们接着了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想一下什么是地形,它包括哪五种类型?(学生: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的总称,它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接着,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学生: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基本特征。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
讲授新课:
从图D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请同学们欣赏以下彩画。
读图:课本24~25页彩画,引导学生边欣赏边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地形。
提问:提到地形,我们自然地就想到了山地和山脉。什么是山脉?同学们回忆一下。学生答后,补充小结: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这样的山地就叫做山脉。
讲解:从图D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那么,山脉走向是怎么回事呢?我国又有哪些不同走向的山脉呢?
读图:读图F“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判断:
1.读图F后,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说一说我国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各有哪些?哪些山脉还是省区界线?
活动:引导学生判断某一山脉走向后,举例讲解判断方法,如东西走向山脉是指从东向西延伸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是指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引导学生看图F)
归类整理:
读图连线:下面,同学们在课本63页《中国主要山脉分布》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如先将天山、阴山和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和大别山连成一线;将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岭连成一线;再将长白山和武夷山连成一线;将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将贺兰山和横断山连成一线。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山脉也往往成为我国地形区或省区的大致分界线。
读图填表:观察图D “中国地形,请同学们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认真地填写在下表中。
山脉(分界线)
两侧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太行山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山脉
两侧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讲解:从《中国地形图》上可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同走向的山脉犹如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纵横交织在祖国大地上,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板书: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学生答后,小结:我国四大高原依次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北部的内蒙古高原、中部的黄土高原和南部的云贵高原;四大盆地依次为新疆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北侧的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和横断山脉以东的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依次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读64页H图
(1)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我国四大高原的自然景观图及图下资料后,指出每一种地形内部,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很大,这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地形复杂的程度,也给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2)引导学生欣赏、阅读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图及资料后,补充说明: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海拔很高,但山间高原起伏平缓,相对高度不大。因此,“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成为青藏高原地形的真实写照。
(3)引导学生欣赏内蒙古高原景观图,边欣赏边朗诵古诗《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然后,说明这里的蒙古族同胞正是充分利用了 内蒙古高原丰富的草场资源,才大力发展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
(4)引导学生欣赏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及图下资料后,补充讲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5)引导学生欣赏云贵高原景观图,补充讲解:云贵高原上的特点: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峰岭众多。新课标第一网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白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搞清了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及其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布置作业:1、课本67页复习题1
2.试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地形,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 条件;但对山区发展种植业(耕地不足)和交通运输业(地形崎岖不平)不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教案(三)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复杂多样的,那么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讲授新课:ww w.x k b1.co m
读图:读图C或下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讲解:由上图可知,山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如果按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山区面积广大
活动: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C,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
地形类型
百分比/%
山地
33
高原
26
盆地
19
平原
12
丘陵
1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陆地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居各地形类型之首,高原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3,位居第二,盆地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5,位居第三,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位居第四,丘陵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0,位居第五。
2.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怎样开发和保护山区,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摆在我国山区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两项重要任务。
要完成好上述两项重要任务,山区人民必须搞清山区的优势和劣势,即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下面我们全班同学分成A、B两大组展开讨论,群策群力,为山区人民找一找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A组找山区有利条件,B组找山区不利条件)
A、B两组讨论后,全班发言,相互补充,展开争论,在此基础上,补充小结如下:
我国山区
有利条件(优势)
不利条件(劣势)
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
中草药和动物资源丰富
高山草地可以放牧
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植被受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坡度大,不宜耕种农作物
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提问: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同学们讨论一下山区开发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小结:
开发保护山区注意问题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山区资源外运,要努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要预防和避免自然灾难发生
③水土流失严重,要注意保护山区地面植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明白了我国地形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懂得了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阻碍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到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