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读书笔记
《石头记》就是《红楼梦》,这部名著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石头记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石头记读书笔记篇一
《石头记》就是《红楼梦》,我买了个名字很装逼的版本,在大家都叫《红楼梦》的时候,它偏叫人家《石头记》。这就好比古代文人都有字号,一般文人交往时都隐去真姓名而以字号代示,偏有个人在和别人交往时爱直呼对方姓名,刚开始时或多或少会觉得此人如此不守规矩不顾细谨定是个怀有大才之人,当然也就不敢轻易视之。遇到不守规矩放浪形骸点的,古人估计会有上述想法,不过今人大概会鄙夷地说一声“傻逼”。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刚开始有点犹豫要不要写读书笔记,毕竟关于《红楼梦》的东西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不过,最终决定还是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者,就像对于一位极尽美好的姑娘,见者闻者是都可以去赞美的;二者,那么多人写那么多关于《红楼梦》的东西,大家一般都没有兴趣去读,也就无所谓要去担心什么的了。
毛主席的思想固然可以成为高深玄妙的毛则东思想,毛主席的只言片语固然可以躺进红本变身《毛主席语录》,成为某个时期的绝对畅销书,被亿万计人举本背诵,但这并不意味着毛主席就不会胡说八道了,譬如他说的“不读一遍《红楼梦》不算中国人”就一下子让很多之前自认为是根正苗红的中国人顷刻间不再是中国人了,至于他说的“《红楼梦》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就更像满口随地大小便了,《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读一遍有一遍的感想读五遍有五遍的感想,读者有感而发,当然有发言权,或多或少或泛或窄。毛主席说此话估计是在另一个层面感慨:《红楼梦》如此一部鸿篇巨制泱泱大作,仅记人名理关系都得花费好几遍的功夫,读五遍也就不为多。
现在让人感到有意思的就是,当年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处境窘迫生活潦倒,而一部《红楼梦》出世之后却让千万计人依它生活靠它成名,这当然也算曹雪芹先生对后生们无私的贡献了。其实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也提到了“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当然,对于像《红楼梦》这种死了原作者而又找不到稿酬受益人的书籍,钱钟书忘记提到了出版商。
对于阅读《红楼梦》,我一直没有过高的热情,即使在阅读过程中,《红楼梦》也没有让我亢奋不已欲罢不能。假如《红楼梦》没有现在如此之高的声誉,而又仅凭“书的五分钟吸引”原则,《红楼梦》肯定不在我的读书计划中。诚然,曹雪芹才气过人文笔隽永,书中人物更是千娇百媚栩栩如生,但那大观园中的家长里短猜忌暗斗,还有那群小儿女的情情痴痴中透漏的腻情细爱,真的让我对此书有种欲爱不知怎么爱的无奈,或许这就是曹雪芹的笔端奇诡之处。
记得那日在读此书时,一同学好奇,对翻开的书页瞄上两眼之后说到“整天看的什么书,男男女女的”,顿时一悟:用“男男女女”概括此书最妙了。此君慧根硕大。
如果说曹雪芹是蘸着自己的血和泪书写的《红楼梦》,我是相信的。如果说曹雪芹是一位见惯风月参透人情的奇男子,我也是相信的。而且我还相信,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时肯定没有预计到它会传阅百世成为不朽的经典,曹雪芹当然也不会有在书中寄存那么多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对腐朽制度必然毁灭的深深期望这样穿越般的政治觉悟。每样人生都是一部书,只不过绝大多数的人仅用自己苍老的身体做了撰写,少数的人在经历之后又把它付诸于文字。因为我看到所有的老者都像一部著作,沉默而觉厚重。曹雪芹就是那些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用笔写出的少数人之一罢了,至于鞭挞封建礼教憎恶腐朽制度,全是后人的杜撰附议,也有赢得了江山要坐稳江山的政治人物枪杆子里出理论的牵强附会。
全书读完,只看到满溢于字里行间的是生命的美好与凄惨,命格的繁杂与玄妙,至于有什么寓意象征就全交给那些爱扯淡的人吧。对全书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可谓人类行为艺术极品的黛玉葬花、晴雯撕扇,读到时心里隐隐作痛的袭人呕血,读完震惊不已的尤三自刎。全书八十回中最喜爱的是第一回。
不多写了,再写就真的成红学研究报告了。
石头记读书笔记篇二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悲剧,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悲剧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可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不过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知道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贾宝玉,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含有一种叛逆,但他是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悲剧,通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虽然是应该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说,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是也只有当好的东西没有了,才能触动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寻味,回肠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