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主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敢于在农村创业的勇气,激励自己。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农村自主创业励志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农村自主创业励志故事一:
培育杂交构树代替粮食喂牲畜节约粮食
核心提示
“我们知道,野生食草动物能吃树叶,可如今饲养的牲畜却吃粮食,如果牲畜也吃树叶,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粮食。”初次见面孙哲说,他的创业项目就是要让构树代替粮食,成为牲畜的主要饲料。一个月前,孙哲和他的创业团队带着“杂交构树”项目落户城阳招商.LAVIE公社。
初创:
环保种植袋赢得市场
“我父亲经商,主要从事对日贸易。”孙哲说,受父亲的影响,大学选择的是日语专业。毕业前,父亲的生意遇到一些挫折,那时对日贸易不是很景气。“当初学习日语,也是考虑以后子承父业,所以择业时有些迷茫。”孙哲说,眼看要离开大学,父亲给他指出三条出路,到企业上班,稳定;自己创业,有风险;出国深造,需要时间。最终,他选择了自己创业。
第一个创业项目是高分子材料,与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干。孙哲说,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也是有些偶然。老家德州有一家大型高分子材料生产厂家,而负责人正好是父亲的发小,一次聊天中对方提起,何不在青岛开一家贸易公司,经营高分子材料?于是,他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开始了首次创业。
最初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高速公路、铁路、垃圾填埋等用的防渗膜。“你们能不能把材料做成种植袋,说白了就是一种盆栽植物用的花盆。”期间,一家荷兰的客户提醒说。当时,国内的植物多种植在大田里,是一种粗放式管理,如浇水、施肥都会造成极大浪费,而且还耗费人工。而在国外,由于人工成本较高,容器种植已流行四五十年,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向容器内定向浇水、施肥,最主要是节省人力。
“制作种植袋并不难,难的是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孙哲举例说,从种子到一棵小树,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更换不同规格的容器。而国外讲究环保,用完的容器不能造成二次污染,这就要求使用期内容器必须自行降解掉。自行降解还有一个好处,不需要更换容器,这样也可以保证植物不伤根。目前,公司生产的种植袋已远销众多欧美国家。
转折:
选择构树作为创业载体
2013年,孙哲的公司承接了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防渗工程。“以往经营的都是对外贸易,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内团队。”孙哲说,可工程结束后,国内团队一下子变得无事可做。这时他又开始思索,既然种植袋在国外很流行,为何不将这一业务引入国内?想起来简单,可实际推广却困难重重。使用种植袋需要前期投入,受观念的影响,在国内的实用率很低。经过调研发现,国内用户只有一小部分使用黑色塑料袋,好处是价格便宜,但塑料袋不可降解,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我个人觉得,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环保种植袋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孙哲说,但做生意不能坐等市场。随着种植袋业务的不断扩大,与苗木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一个想法在他的脑中闪现:有没有一种更好的盆栽植物作为载体,在推广的同时,又顺带将种植袋推广出去,这样也可以实现新老业务的有效衔接。
这期间他接触到中科院的“杂交构树”项目,而且今年2月份,国务院将此项目列为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文件一出,孙哲感觉机会来了。一个月前,他和团队带着项目正式落户城阳招商.LAVIE公社孵化器,在这里,团队拥有150平米免费的办公空间,而且有了更多与投资商和客户接触的机会。
创新:
以树代粮可节约粮食
“这就是杂交构树树苗。”在办公室里,孙哲拿出一盆用种植袋种植的小树苗。他告诉记者,构树野生树种在全世界都有广泛分布,生命力非常强,叶子中蛋白质含量高。从古到今,构树的叶子常用来喂养牲畜,摘下叶片,就会渗出奶白色的液体,所以在我国南方俗称“奶树”。问题是,野生的构树叶片上通体有毛,这就极大影响了牲畜吃起来的口感,因此现实生活中,养殖户还是习惯用粮食作为主要饲料。
构树有花有果,用种子种植,该项目用中国的构树和日本的光叶楮杂交,杂交后的植物要么无花无果,要么有花无实,但叶片更加光滑,蛋白质含量也提高一倍,是玉米中蛋白质含量的三倍。目前的栽培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细胞组织培养,但成本较高;一种是通过技术让枝条生根,这也是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
说起发展前景孙哲说,构树抗病性强,生长过程不需要喷洒农药,牲畜吃了后没有农残。此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粮食进口,进口的粮食中绝大部分用来喂养牲畜,以树代粮可节约大量粮食。而且,构树适合在盐碱地、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而这些地方都不适合种植粮食。随着杂交构树的大面积推广,未来有望代替粮食成为牲畜的主要饲料。
展望:
打造“一条龙”服务模式
“项目还处在种子期,主要是从事苗木的培育。”孙哲说,目前团队已在莱西、泰安、东营、潍坊等4地建立苗木培育基地,总种植面积达千余亩。根据规划,到明年将生产构树苗木一千万株。
说起未来孙哲说,团队的目标是打造“一条龙”服务模式。现在,杂交构树还没有被客户所熟悉,强行推广难度较大。鉴于此,下一步除了培育、销售树苗外,还将推出后续服务,如派出技术人员,帮助种植户进行田间管理。
另外,以往的构树喂养,多数只使用树叶,而杂交构树是全株收割,就像割韭菜一样,将枝叶一起粉碎后,再经过发酵处理,最终做成牲畜饲料。这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今后团队还将提供收割、发酵等全程服务。
农村自主创业励志故事二:
90后成茶山农场主种茶创业月入50万
90后成茶山农场主
4年前,家在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的陈星,考入郑州大学商学院。4年后,主意已定的陈星,坚持回到自己的家乡信阳种茶创业。
生态旱茶、物联网管理、建体验馆……这名90后大学生,如今已是300多亩茶山的农场主,“绿泉茶叶”的创始人。
不仅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陈星还接手当地茶叶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户资源和茶叶资源。目前,合作社已有200多户茶农,两千多亩茶山。
2015年年初,陈星在郑州与人合作,成立了他的第一家体验式茶馆,微店以及线上商城的完善,帮助他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也使得他的产品销售额逐步上升。如今的陈星,月销售额已达50多万元,而他也正在把大学四年里学到的新理念、新的营销方法用在创业中。
大学里拼出创业基础
陈星的家乡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
但令家乡人头疼的是,本地茶叶的高品质和销路差一直是个矛盾:外地人买不到正宗的高山好茶,本地的好茶又找不到好的销路。
如此现实,使得陈星把“为家乡的茶叶找到好出路”一直当作自己的理想。
走访茶馆、拜访大师、观摩学习、亲身实践……从大一开始,陈星就在为以后的创业打基础。
大一时,他一边开淘宝店销售家乡的茶叶,一边不厌其烦地走访郑州各大茶馆、茶店实地学习。大二时,他和商家合作,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定制有机蔬菜生长柜,广泛地接触有机农业。大三时,他干脆到东区的一个茶叶公司里实习,甚至连写论文都与茶叶有关,他的一篇《信阳毛尖的品牌与销售现状》课堂论文,被老师称赞有加……这期间,他还不断走访各大产茶名山,拜访茶界名人。
组团创业不只是种茶
掌握了一系列的茶叶种植和营销理念后,他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团队。
他先是赶到上海,邀请从事广告工作的好友冯士泰回乡一起创业,并于2014年年底,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茶叶公司。
在陈星的创业理念中,其实并非种茶卖茶这么简单,他想要建立的是一个茶叶生态圈。
公司成立后,他跑遍了方圆几十里,考察地形地貌和周边旅游市场,开始建立自己的茶产品配套基地。其中配套有天然鱼池、餐饮住宿、农家乐、体验采摘区、茶叶生产加工区、茶品体验馆(产品展销区)以及可远程监管的物联网下的mini茶场建设等服务体系。
通过资源整合,生态圈逐渐建立起来。这样不仅带动了家乡茶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让家乡茶农与时代接轨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而陈星的创业团队不断壮大,他的好友们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海回乡的冯士泰、郑大大四的学生雷智强,慢慢地都成了陈星团队的核心骨干。
而随着生态圈的建立,陈星也在想着把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起来,让产品质量打造信阳毛尖原生态第一品牌,让家乡的人能共同富裕起来。
陈星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玩不转微信网络的地地道道的茶农,和大多茶农一样,只懂种茶不懂卖茶。
而到了陈星这一代,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仅要种好茶,还要卖好茶,让茶农的生活,真正能与这个快速的时代接上轨。
陈星说,他就是想让和父亲一样世世代代种茶却富裕不起来的茶农,能用现代理念种茶,都能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