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工作正能量的范文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递工作正能量的范文,供大家参阅!
传递工作正能量的范文1
12月18日至26日,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的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演讲人分赴天津、河北、吉林、江苏、安徽、甘肃、湖北、重庆、云南等省市,开展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巡讲活动。
生动讲述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全面展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实践,充分体现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巡讲活动在新闻界及全社会收获了热烈反响。
用情讲述好故事
人民日报记者张建波驻扎在非洲“一千零一夜”,经历战火的洗礼,与疟疾擦肩而过;新华社记者汤计始终不放弃对真理和正义的追寻,9年多坚持报道,推动了呼格吉勒图案重审,让多年沉冤得以昭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张威伟在非洲大草原与大象为伴,用豪萨语讲述中国故事;潇湘晨报记者储文静在殡仪馆体验采访9天,让更多人了解到殡葬工作的艰辛;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薛乐用35篇稿件最终促成多个城市试点探索,将“事实孤儿”纳入社会保障;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记者方超身体力行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通过媒体平台传播并影响更多人参与骨髓捐献„„
他们,或身在异国,经历重大事件报道;或深入基层,挖掘典型人物故事;或肩负责任,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空。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诠释了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传播
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真正内涵。他们,不仅妙手著文章,更是铁肩担道义,用自己的职业坚守和勇敢担当为社会传递着辨析真善美的道德力量。
报告会现场,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生动展现了新闻理想与职业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许多观众眼含热泪,表示要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故事”为动力,追求理想、忠诚职业、坚持操守、甘于奉献。
用脚丈量大时代
一段段真实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众认识了这些有责任、有担当的好记者。在他们的身旁,有千千万万记者,正在用脚步和心灵丈量着时代变迁。
不少观众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群体,社会公众才能获知更多的中国好故事,追求更多的中国好梦想,才能成就博大的中国胸怀、铿锵的中国力量和伟大的中国精神。
重庆广电集团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廖洋益说:“好故事首先要能打动自己,之后才会有把这份感动传递出去的动力。而能够打动自己的素材在哪里?就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新闻人深入基层一线,跟群众走近些再近些。”
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蔡丽丽表示,这些故事深入一线、深入生活,记录了社会变迁和人间真情,反映出广大新闻工作者心中充满了热诚,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底。
“听了各位好记者的讲述,我明白了,做好新闻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感受普通人的奋斗和拼搏。一个个好故事连成一幅时代的画卷。只有我们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才能够履行好记者的使命和职责。”安徽日报记者汪国梁说。
用心传递正能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让年轻的新闻学子更加坚定了新闻理想。
重庆各高校新闻院系的学生们十分感谢好记者分享的令人心潮澎湃的好故事,很多学生表示,这些故事为他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给了他们追求理想的动力。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何修豪说,每一个故事都令人肃然起敬,每一个梦想都叫人热泪盈眶。“我听完演讲认识到要做好新闻,不但要有民间视角,还要展现出社会精神。” “好记者讲好故事,给了我非常正能量的引导,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和坚守。”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刘希尧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张静表示,在选择新闻专业之前,觉得记者这个职业是充满荣耀、带有光环的。现在,则懂得了记者还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她希望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坚守信念、敢于担当的优秀新闻人。
在各地的新闻同行里,“好记者讲好故事”让他们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重庆时报社记者聂炜昌认为,好记者们的故事传递着正能量,展示了媒体人应当秉持的正确价值观。
“看到同行和前辈们对新闻理想的追求与执着,以及用笔和镜头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担当和情怀,更加笃定了我的梦想和志向,努力做一个无愧于天地的媒体人。”湖北日报社记者李思辉说。
长江商报记者胡梦表示,好记者的故事和精神给了自己很多启示和感悟,作为一名记者,要做忠于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弘扬者。
传递工作正能量的范文2
1月27日,帕台古丽·吾甫尔放下手头的工作,忙着去看她去年才认的小“女儿”“阿丽亚·买买提”。帕台古丽?吾甫尔,这个43岁的单身女人,在遭遇高额债务缠身、离婚净身出户时,不向命运低头,不仅养大了自己的儿子,还把姐姐和弟弟的三个遗孤及素不相识的阿丽亚·买买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养。(巴音郭楞日报1月31日A3版)
世界流行正能量。所谓正能量,就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帕台古丽?吾甫尔,一个43岁的单身女人,当生活的种种磨难和不幸降临到她头上时,她没有选择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没有变得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了坚强。这种坚强,可以说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
可不是吗?当你满腹惆怅,郁郁寡欢甚至忧郁不得志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牢骚和埋怨,也不是消极和等待,而是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寻找出口的坚忍不拔的意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命运的磨砺。悲观失望只能消磨我们的意志,只有带着笑脸去迎接,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真谛。给生命多一种可能性。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鲁迅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伟人之所以伟大,因为在他们成功的背后留有的不仅是一份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向命运挑战,并化厄运为前进的动力,踩着厄运的肩膀迈向成功的阶梯。
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如意,尽管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不尽人意的打击,但唯有如此,生命才会波澜起伏,才会真切。与其让生命顺顺利利地平滑下去,不如在生命中多些不如意,在一次次失败的厄运后体味生活的精彩、生命的价值,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浓墨重彩,使它更加充实,更加美丽。
生活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鲜花。朋友,请热情接受体验生活赐给我们的种种感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记住:即使你有了一千次失败,可你还有那第一千零一次呢?给生命多一种正能量。当有一天,厄运向你低头——请看吧,迎接你的将是灿烂无比的旭日晨光。
传递工作正能量的范文3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