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金针菇无头菇
在种植金针菇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金针菇无头菇的话会影响到金针菇的质量和搜买到的,怎样去防治这种现象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如何防治金针菇无头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防治金针菇无头菇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约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其发病的病因:
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会抑制菌盖的生长所致,此病害多见于环境空气不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种植场所内。袋栽或瓶栽金针菇,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转向子实体形成时,即原基出现后,应保持适当通风和给予一定的光线刺激,并降低菇房湿度,这一阶段如果在瓶口、袋口内外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积累过高,氧气不足和缺乏弱光刺激,加上湿度过大,导致子实体畸形生长,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并在顶端不断产生分枝。
防治方法:
出菇场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瓶栽金针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首先要进行3-5天的幼菇成形培养,然后再套袋长菇。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袋子换气1-2次。袋栽金针菇,在子实体生长前期,要立即加强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把覆盖物掀开,使菌袋内保持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菌盖的分化和菌柄的增粗。待菌盖发育正常后再按商品菇的栽培管理方法管理。一旦发现菇蕾生长不正常、菌柄顶端产生分叉并下垂时,要及时清除,重新创造有利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条件,仍可正常生长。
如何让金针菇两面出菇
生产金针菇在装袋的过程中,用预先准备好的17×35厘米的塑料袋筒,先用线绳把筒的一头扎好,然后筒内装料18—20厘米,再用线绳扎好筒口,成为两头封闭的料袋。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时,分别解开料袋两头扎口,接入菌种,再用线绳把袋口扎好,接种量为5%。接种后的料袋按“井”字形堆积排放床架或地面上进行发菌培养。菌丝长满全袋后,见有少量菇蕾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在棚室内设出菇架,将出菇袋袋口向外,分层横放堆积4—5层,撑开塑料筒的袋口,让其两面出菇。出菇期间,温度应保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有适度的通风和光照。
夏季如何种植金针菇
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极为丰富,且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金针菇一般在秋、冬季种植,夏季栽培的较少。枣庄市市中区农业局在夏季利用冷库控温栽培金针菇,并获得成功,每平方米冷库在7、8、9三个月内创效益15.6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配料: 利用冷库栽培较适宜的配方为:(1)玉米(2338,-1.00,-0.04%)芯50千克,麸皮5千克,玉米面2.5千克,石膏粉0.5千克。(2)木屑15千克,棉子壳35千克,麸皮5千克,玉米面2.5千克,石膏粉0.5千克。配料拌均匀后按1:1.2——1.4的比例加水,含水量以用手握紧料时不滴水为宜,pH值掌握在6——7之间,若pH值不合适,可用石灰进行调节。拌料后将料装入规格为17厘米x30——33厘米的塑料(11180,-55.00,-0.49%)袋中。拌料和装袋必须在当天完成。
灭菌: 料袋装好后放入常压灭菌锅中,猛火烧,使料温在6小时内达到100℃,然后文火保持20小时,停火后2小时取出袋子冷却,注意防止袋子破裂。
接种: 当袋温降到25℃以下时接种,接种前注意消毒接种工具和菌种,一般500克的瓶装菌种可接25——30袋。
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将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4℃,并及时通风、喷水。经过30天左右,应适时打开袋口。
出菇期的管理: 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13℃。在冷库内种植应注意增加供氧量,若氧气不足会造成菇朵小、菇柄细。一般开口后15天即可采收。
采收标准:菌柄长12——18厘米,菇的直径0.5——1.5厘米。采收第1茬后喷水,11——12天后即可采收下茬,一般可采收4——6茬。采收要在夜间进行,早晨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