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作文加评语

2017-06-02

在中国,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训家风,当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训就只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家风作文加评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风作文加评语一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的家风是:文明、守时、做人,肯定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记得小时候,我一边吃着路边卖的西瓜一边走在大街上。我吃完便随便扔在地上。妈妈一转头便看到这一幕,马上将我扔在地上的西瓜皮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并对我教育到:“你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我十分不解的看着妈妈说道:“怎么了吗?”妈妈似乎有些生气,但又继续说:“你这样不仅会让人摔倒,还会破坏环境,让环卫工人更辛苦。”我在一旁听着,意识到是我做错了。妈妈又对我说:“孩子啊,你还记得吧,前几天你在玩的时候撞到了桌子。要是踩到西瓜皮摔倒了可比这还痛哦。”我摸了摸我的伤口,还记忆犹新。这时,妈妈对我说:“下次一定不能这样做了哦。”我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发誓绝不会再做伤害别人的事了。

经历了这件事,我又想起了以前吃的那些苦头,便不敢再犯。后来我和朋友在外面玩,最后一口水被我倒进嘴里,刚想把矿泉水瓶随手一扔,又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话,看看路边辛苦工作的环保工。我还是扔进了垃圾桶,还顺便提醒了一下朋友:“你待会吃完可别乱扔。”

家里人除了教我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还教我做一个守信的人。他们说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喜欢和你一起玩。

我第一天去小学报道时,因为我的赖床差一点就迟到了。时间飞快的过着,妈妈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先拉我去洗手间给我洗了一把脸,我是彻底醒了。我们就像敢死队一样,我们带上早餐就上路了。在路上,妈妈对我说:“宝贝,妈妈告诉你,做人呢要守时。你想想如果你和别人约好时间出去玩,而你却错过了时间,别人会高兴吗?说不定下次就不和你玩了。”我好像体会到了这个后果,想着下次不敢这样了。久而久之,每当和别人约定好时间我定会提前一点到。平常上学也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我也不会赖床,会提早起来。现在我很少迟到了,我想这都多亏了妈妈的教导。现在,爸爸妈妈没有在家的时候,我也会设好闹钟准时起床,不会让自己迟到。

一个好的家风,能出人才,为社会做贡献;一个差的家风,出的是败类,只会让家里丢脸。好家风就是好的基础,让我们在以后的路上更易过。

【教师评语】这篇叙事文章叙述“我的家风”。在作者眼中,“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结尾文约而意丰,笔淡而情浓。

家风作文加评语二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告诉我要勤劳,对我讲述许多名人因勤劳而获得成功的故事,“爱迪生经过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王羲之锲而不舍地练习书法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玄奘历时十七年,到达印度苦学佛法”等等,它们让我把“勤劳”这两个字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在家里,最勤劳的要数妈妈。每天早上,她都早早地叫我起床,为我准备好美味的早餐,送我上学,然后到公司认真工作。下班后,已经是晚上了,妈妈刚回来还来不及喘一口气,就立刻进入厨房,做香喷喷的晚餐给我吃。晚餐过后,妈妈又放弃了自己那短之又短的休息时间,而是开始做家务,只见她拿起拖把不辞劳累地拖地板,即使是一些很难打扫到的角落她都不放过,打扫好之后,觉得有些地方不够干净,就再过去辛苦地拖,就是满头大汗也不休息一会儿,一定要把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

有一天,我还没等妈妈叫醒我就起床了,我看见我的房间已没了昨日的狼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井井有条的景象。这时,劳累的妈妈出现在我眼前,一瞬间,我全明白了,脑海中浮现出妈妈那一丝不苟地整理房间的样子,情不自禁地打心眼里赞叹妈妈,妈妈真是我的好榜样!

我的爸爸也是“勤劳分子”。他在外地工作,总是没日没夜地出差,服务一个个客户,就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爸爸仍劳心劳力地做着自己的任务。在公司里,有时会有些重活累活,爸爸都抢着做。因此,爸爸还获得了“十年荣誉员工”称号呢。这还不是因为勤劳吗?我为有这样子的爸爸而自豪!

在爸爸妈妈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学会了勤劳这一中华美德。我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帮妈妈分担一些辛苦。爸爸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来后,我会给他捶背,让爸爸休息休息。

有一次,临近期末考试了,我拿起书,废寝忘食地复习起来,夜深了,可朗朗的读书声仍在房间里回荡,过了好久,我才上床睡觉。期末考试时,我觉得题目都十分简单,就行云流水地写起来,而且越写越有劲。考完了试,我觉得这次考高分三个手指捏海螺——十拿九稳。果然不出所料,我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这都是勤劳带来的成绩啊!

我的家风,勤劳之风!希望这良好家风传到各地,让每个人都学会勤劳,用双手让未来更加美好!

【教师评语】本文“晒晒我的家风”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细节描写如“即使是一些很难打扫到的角落她都不放过,打扫好之后,觉得有些地方不够干净,就再过去辛苦地拖”生动逼真。

家风作文加评语三

打开历史的橱窗,凝望每个熠熠生辉的家族故事背后,总有一种给予人力量与导向的袅袅之音,拂去时光灰尘,那些流淌在国人骨髓中的血液似乎总有一种馥香为之而传承——家风——凝聚中国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理念的信仰,无论时光嫣然,身影未曾走远……

方土息作的农耕经济让这片国土的人们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氏族、家族观念,宗法传统让这一观念打上了特色的烙印,为之而传承是每个家族特色的气质,也是其生存的命脉。《尚书》有云:“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 除却所居之所,所居之人,家立不腐的就是这种浚明之气。春秋伊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谆谆告诫,居家之要,《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立世所需,传统始成;秦汉接踵,《礼记》示人,为家风标注礼仪规范;魏晋而至,皇皇大著,蔚为壮观,班昭《女诫》,与人风骨,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 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隋唐盛世,《颜氏家训》千古流芳;宋元传承,伯庐之作《治家格言》更是精辟之刊;晚清之世,更有伯涵家书,醍醐灌顶……

缓缓转动时光轮轴,我们在形式迥异的家风之中,似乎总能领略到这样的精髓;宽厚待人;勤俭持家;诗书传家;明事知礼;忠君爱国……字眼的背后是一个个家族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凝结,贯穿整个家族辉煌的始终,君不见,袁家四世三公何以立于乱世;嵇康绝音,狱中告子脱软骨之俗;包公清廉,举族恪守为人敬仰;岳母刺字,岳家忠魂长存,伯涵言勤,曾氏历久不衰……这些于历史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在见证每个家族辉煌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净化,成为所处时代道德典范……家风纯正,齐家者治国有方,政风肃然,民风淳厚,国风自当正大光明……

当我们将家风与传统联系之时,我们似乎应该多一种思考,是否传统之中存在些许与时代精神不符的甚至相悖的残留,重男轻女,忠君奴性,封建纲常……这些早已被时代抛弃的残渣,我们应该秉着扬弃的态度审视家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种扬弃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则尤为明显,当传统家风遭遇现代文明之时,首先修葺的,应是那些与法不容的部分,将家风之精华化为德育,与法相辅,则社会之精神文明建设多一种有利向导。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之今天,家风应有变通之灵性,与法相辅之时,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成为青年人生信仰之灵源,诸如忠君化为爱国爱党,诗书扩为学艺……

当祠堂成为古迹,家训披上尘土,庞大的家族身影渐渐模糊,每个城市的三口之家成几何增长,我们对待那随历史传承下来的家族气质,似乎不必装潢牌匾择高处以示人,也无需故作缅怀之状,但门境不闚,不明古义,何以华夏子孙自居?每一个家庭兴旺鸿达,才会有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当你唏嘘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世”冥冥怪圈时,就应该铭记一条准则,家,从来不只是人与房子的结合,岁月的辗转之中,总有一种信念与理想不曾离去……

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莫让家风走远……

【教师评语】这篇议论文“浚明有家,亮采有邦——莫让家风走远”,立意鲜明,观点明确,说理充分透彻,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