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及1943年“石牌大战”两大震惊世界的抗战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年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宜昌保卫战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篇一
9月19日,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将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隆重首播。这部承载着宜昌人民多年厚望的影视作品的成功问世与播出,不仅可以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珍贵的抗战往事,同时也预示着又一部文化精品的诞生。
看点一:故事情节虚实结合人物命运跌宕起伏
《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及1943年“石牌大战”两大震惊世界的抗战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年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命运跌宕起伏。
在这部剧中,几乎连连长这样的人物,都是历史真实存在的,只有主人公胡宜生是虚构的。用一个虚构的人物串起了所有真实的人物,正是这部剧的奇特之处。
看点二:四大板块故事格局完美演绎“门户”内涵
1938—1943年五年间,围绕宜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四件大事:1938年宜昌大撤退举世闻名、1940年枣宜会战及张自忠悲壮殉国、1941年陈诚反攻宜昌功败垂成、1943年石牌大战举世震惊……人们将其归纳为“四保宜昌”。
电视剧《宜昌保卫战》,正是以1938年著名的宜昌大撤退为故事发端,落幅于1943年成功的石牌保卫战。中间镶嵌进1940年著名的枣宜会战,1941年宜昌军民收复宜昌的反击作战;前者有抗战名将张自忠杀身成仁;后者有日军第13师团中将师团长内山英太郎几近“玉碎”。
全剧以四大板块结构故事,以层层递进、重重压抑,最后反戈一击、势成逆转的戏剧结构,使得剧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完美演绎了“民心不失,门户不倒”的本剧主题思想与深刻内涵。
看点三:精英团队重磅再造实力影星共奏华章
《宜昌保卫战》由著名制片人孟凡耀担纲制作,著名导演齐星执导。为了真实再现艰苦卓绝的宜昌抗战,剧中主要场景均实景拍摄。如在宜昌长江边搭建了宜昌大码头;为了表现石牌大战剧情,主景地就搭建在三峡石牌要塞原址。
鉴于该剧题材宏大、历史厚重、人物众多,剧组特意邀请了徐佳、童蕾、吕良伟、陈小春、侯勇、施京明、蒋恺等明星加盟,演员阵容十分强大。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篇二
已退休的新民生公司宜昌分公司经理郑新,在看完两集连播的《宜昌保卫战》后不胜感慨。他告诉记者,这部电视剧勾起了他的一些回忆,也让他想起了自己和民生公司之间的渊源。
郑新的父亲是老民生人,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民生公司,在船上担任管事。当时,第六战区在恩施,当地不通公路,从重庆运送来的武器弹药粮食给养必须从巴东转运,全靠肩挑背扛,运往前线的物资也只能送到三斗坪。曾参与后期抗战的父亲经历了多次日军飞机轰炸,死里逃生。
父亲出于对民生公司的感情,1991年将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郑新调到了民生公司。“虽说1984年新建的民生公司和以前老民生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但爱国和奉献的民生精神却得以传承。正因为如此,客户非常信任他们,业务一直蒸蒸日上,这也是非常难得的。”郑新说。
长期从事宜昌大撤退研究的宜昌史志办前主任、文史专家朱复胜先生昨晚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了两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电视剧从一开始就再现了抗战初期宜昌大撤退可歌可泣的壮举,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先生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电视剧中还向观众侧面介绍了当年宜昌大撤退的“三段航行法”,体现了民生公司人的智慧。他相信后续的故事会更精彩。
宜昌保卫战观后感篇三
至今,胡穆兰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于2015年6月2日参与拍摄《宜昌保卫战》时的每一个细节:那天,她早上六点准时集合出发去当阳关陵庙,到达拍摄地点后,剧组工作人员给她讲戏,她被告之将在剧中扮演一位国民党军官太太。然后,她被领到服装间换了一身旧式花旗袍和一双黑皮鞋,化妆师再将她的发髻低挽,化了个比较老气的妆。
但拍摄中的艰辛却是胡穆兰始料未及的。“我扮演的角色没有台词,只是在镜头前一晃而过,本以为是件挺简单的事情。可拍起来才知道很不容易,一个几秒钟的镜头足足耗了四个多小时。”她回忆说:“那天上午拍摄的是一个日本军官和他妹妹相认的场景,两位主要演员在相认后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在他们哭的时候,我们这些群演需要从旁边经过。导演非常严格,主要演员的情绪不到位,重来;群演的神情和走路姿态不过关,重来;群演拍摄时走的点不对,重来;主要演员和群演配合的不够好,重来……就这么反反复复,一个镜头拍了不知道多少遍,从早上8点一直到中午12点多才过关。”
事后,她问了剧组相关人员,整整一个上午的辛苦拍摄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可能只有短短几秒钟,甚至,还可能被删掉。可即便如此,她依然觉得参与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既过了把戏瘾,体会到演职人员在风光背后付出的辛劳,更了解到家乡宜昌的厚重历史、大美人文。她表示,一定会带着儿子一集不落地把《宜昌保卫战》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