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去“淘金”,而这些青壮年劳动力的孩子大部分留在了农村,成为真正的“留守儿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篇一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摘要:现如今,由于城乡间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西部青壮年大量进城打工,形成了在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并且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呢?在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父母与孩子应该多沟通;第二、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第三、应在农村学校开设心理课程;第四、学校和班级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亲情缺失
现如今,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地下,人均工资低,难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所以就有许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将自己的孩子放在农村,从而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我是一名特岗教师,所以一毕业就来到了横山县石湾镇的白狼城村任教,那个村子有280户人家,总人口约有2500人,儿童大约占了20%左右,可是留守儿童差不多占了儿童总数的40%-50%。据统计,这个村子的留守儿童约有250人,那么,这么多的留守儿童是怎么生活的呢?据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儿童约5%以上会与爷爷奶奶一起居住,10%居住在邻居、亲戚、朋友中,而30%则住在学校,10%在家中随母亲生活。那么,这样就使得这些正等待父母关心和爱护的孩子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得到父母的爱。当然,也得不到父母完整的教育,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情感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减少,很多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沟通,这种现象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等因与父母缺乏交流发生不良变化。据调查,一半以上的父母半年和孩子联系一次,有的或者平时很少联系,只有在农忙或过年时回家看看,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这就使得孩子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有的孩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经常惹事。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可是其他监护人是替代不了父母的监护责任的,所以他们的情感就会比较冷漠,性格会比较孤僻,尤其是没有人管理,那么就会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去年石湾镇的李某由于时常与人打架,最后与一伙同样的留守儿童发生冲突,被砍死在横山县的一网吧内,让外出辛辛苦苦工作了多年的父母回来面对的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的人悲惨局面。这种现象的发生让人感到恐慌,也引起了各同仁的深深反思,让孩子拥有阳光开朗的性格是多么的重要。
2、道德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需要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可是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一旦发生错误,很难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充分的教育和指正,但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又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他们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而上辈亲戚和邻居对寄养在自家的留守儿童,通常也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就行了,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有的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孩子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之中。有的由于缺失家庭的亲情关怀和正常教育,甚至受到家庭和邻里的冷落,便干脆和社会上的失足青年混在一起,成为他们的打手和帮凶,使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成为头痛的难题。这样就不能是那些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学习问题
调查显示,有的留守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有的留守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那些留守儿童由于在身边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办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完全没有自律能力,他们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然而,父母不在身边,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率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就对学习毫无兴趣,以至于学习成绩较差。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场所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六年级的李晓磊平时成绩优异一直是老师的的得意门生,可是最近他却迷恋上网而无心学习,从而成绩一落千丈,但是家里又穷,无力承担经常上网的费用,于是,他就把双眼盯上了低年级的学生,敲诈勒索100多块钱。后被老师发现,才制止了这件事情。可是李晓磊却被学校记过处理。
作为一名教师,留守儿童是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为了让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呢?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
1、父母与孩子应该多沟通
父母应该转变观念不能只想着赚钱,而应该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更应该与孩子增加沟通,尽可能和孩子们密切联系,多打几通电话,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和身体健康,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当然不要因为不在孩子身边,而觉得亏欠孩子,所以倍加溺爱孩子,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的责骂和唠叨,而应该静下心来耐心的开导与说教,使孩子有一种被尊重与爱护的感觉,从而让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
2、寄宿制度的加强
农村的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较差,很多偏远山区的小山村根本没有寄宿条件,这是我们应该申请政府帮助,加大对农村寄宿设施的投资,尽量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弥补他们家庭缺失的亲情。近几年有些大的城市非常重视农村的留守儿童,已经给孩们提供了优越的寄宿条件,例如:重庆市已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到现在为止已经建立了2000所寄宿学校,解决了101万留守儿童的读书问题。这样孩子们在优越的条件下学习、生活才能拥有一颗阳光、积极向上的心。
3、应在农村学校开设心理课程
很多留守儿童都渴望能得到亲人的关心与爱护,往往监护人都替代不了父母的职责,所以很多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并定期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经常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进行化解。教育他们应该学会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勇敢面对、积极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没有缺憾和阴影,引导他们走过人生的关键时期,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4、学校和班级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学校应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可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在活动中忘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开展有益的活动也可以拉近留守孩子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让那些留守孩子们体会到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老师是他们的父母,同学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带给他们的幸福。同时,开展有益的活动,能使他们得到全方面的锻炼,使得他们拥有强大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学校整体的发展水平,所以在这里,我期望留守儿童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创造更优越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吧!
作者简介:米晶晶(1986.12-),女,陕西榆林横山县人,横山县育人小学,语文教师。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篇二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初探》
摘要:家庭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方面,父母与子女长期两地分隔,在交流、监护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再加上在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都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模式;教育理念;沟通方式;价值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动力迁移到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教育体系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把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和教育,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在本文中,留守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岁以下6岁以上需要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并且其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中,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教育的未成年人。这个年龄阶段贯穿了人的习惯养成、人格品性的培育、基本知识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建立及人的初步社会化等重要阶段,对人的一生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有5800万人,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1]。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是联系最紧密、归属感最强的地方,在人的道德品性的培养、各种其他知识的学习及非正式化的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劳务的输出,家庭结构的转变,传统家庭的教育模式和功能有了一定变化,形成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监护模式的转变。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管理照顾。由于血缘、亲缘关系,隔代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不忍心责骂和严厉管教,而是对孩子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而且许多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所接受。第二种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而且监护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对其教育上难免会出现分散精力的情况,因此,上代监护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2]。第三种是单亲监护型,这种监护模式,容易造成母爱或者父爱的缺失,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安全感和自尊心缺失,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且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他们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由此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容易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等。第四种是同代或自我监护型,这些模式相对较少,而且一般发生在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比较强的留守儿童身上,但是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受到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严重的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甚至走上不良道路。近几年来有关报道称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几乎占社会犯罪率的70%,青少年犯罪比例也日益增加,很大一部分都是缺乏有效管教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必定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一严酷的现实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3]。
2.价值观念的误区。
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接受了不少的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受到自身文化修养和自身境界及所处的群体环境的限制,往往在学习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
(1)“读书无用论”抬头。由于劳动输出,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很多家庭快速致富,这导致当前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很重视,沉湎于劳务输出带来的短期效应。
(2)“学而优则仕”思想残留。由于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地区的封建思想仍然盛行,很多家庭仍然持有读好书做大官、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思想。
(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错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但是在其光鲜亮丽的外衣下,也存在负面影响,如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忽视社会价值。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洞察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把经济领域的价值观标准应用到人际交往和人生观、价值观上,因而形成错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重技能轻德育。农民工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相对比较封闭,对于他们来说,高技能等于高收入和良好的生活水平,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形成了他们只注重能带来收入的显性教育,对道德品性等隐性因素缺乏足够重视。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方式,造成了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社会公德等方面的问题。
三、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担负着对儿童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自主谋生等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的长期的影响、教育将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虽然相对其他儿童有一定困难,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看,艰苦的环境是人生的砥砺石。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完全可以做到规避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1.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
良好的教育应该包括知识的传授、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培养、体魄的锻炼、生活技能的培训等方面。要摒弃狭隘的“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及“树大自然直”的消极观念[4]。
2.加强沟通,倡导亲情教育。
首先,异地分割的局面,导致家长和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困难。家长应加强与小孩沟通的意识,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心理问题,鼓励他们多多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沟通信息时要注意把城市里的新事物新观念介绍给小孩。此外,在暑假的时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小孩接到自己身边,让他们充分感受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差异,培养好亲子之情,让他们明白父母对他们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要加强和代理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将城市里相对科学的教育理念与之进行交流,多多了解小孩在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和代理监护人一起,规避不良社会风气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再次,要经常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学校状况,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积极配合老师管理,通常情况下,孩子对家长的管教接受效果比较好。家长要利用自己和孩子的亲密情感关系配合学校进行管理。
3.慎重选择代理监护人。
家长在出门之前,要充分考虑代理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和精力,选择孩子熟悉的、有爱心的、能给孩子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人,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这个新的生活环境之中,有一对结构上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保持家庭结构相对完整,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父爱与母爱。
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但有家庭方面的,更有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的,但是其特殊性主要在于“留守”,是由家长和子女的分离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家长在面对强大的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付出比其他家长更大的努力和智慧关心子女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光明日报,2002-04-09.
[2]李海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素质教育大参考.
[3]贺慧静.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问题研究.2012年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论文.
[4]谷佳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优化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