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北方种植的牧草品种

2017-05-26

农民想种草养畜,但不知哪些牧草适合北方气候特点,适合饲喂什么畜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适合北方种植的牧草品种,一起来看看。

适合北方种植的牧草品种

青贮玉米、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籽粒苋、饲料苦荬菜、苏丹草、沙打旺、燕麦和细绿萍等适合北方种植。

燕麦北方种植的方法

播种

燕麦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粘土、壤土,坡地、滩地都可以种植。不过燕麦虽然适宜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但若想燕麦取得高产,还是种植在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的壤土比较好。我们应当选择,富含有机腐殖质、酸碱度PH值在5.5-6.5的地块种植燕麦。选地时还要注意,燕麦最忌连作。连作会使燕麦田病虫害的发病率增高,杂草蔓延。

轮作的好处是平衡营养,防杂灭病,所以,人们常用轮作的方法,提高燕麦的产量。最好的前茬作物是马铃薯、蚕豆、绿豆、菜豆、蔬菜。其次是亚麻和牧草。

燕麦生育期较短,一般为90天左右,我们提倡施足底肥和种肥,可以不追肥或少追肥。

施足基肥是燕麦取得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基肥的施入量,应够燕麦整个生长期的需要量,因此,一般用量较大。基肥应选用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因此说保证一定的农家肥的用量是燕麦丰产丰收的基础,施基肥可以在土壤深耕前进行。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kg,将肥料撒施到大田里,撒施要均匀,以利于燕麦的生长。

燕麦是耐旱作物,多为旱作。应该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耕。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坡地15cm-18cm。滩地20cm-25cm。深耕可加深土壤耕作层,便于接纳雨水,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通气性。耕地后,要及时耙压。将翻耕后的土壤耙平,消灭坷拉。一来可以防止风蚀,起到保墒护土的作用。二来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是燕麦高产栽培技术中重要的环节。必须选择高产和抗病的优良品种。同时必须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下面我们就为种植户们介绍几个优良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坝莜1号生长势强,生育期86-95天,属中熟型品种。结实率高,千粒重24~25g。含皮燕麦率低。抗倒、抗旱、耐瘠性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群体结构好。轻感黄矮病,较抗坚黑穗病,落黄好,适应性广。坝莜3号,坝莜3号中晚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紧凑、直立,株高120cm。穗粒重1.5g,千粒重22-24g。抗倒伏,抗旱耐瘠薄,较抗黄矮病和坚黑穗病在生产上燕麦不必浸种催芽,干子播种即可。但是燕麦籽粒大小不均匀是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筛选,将小粒和秕粒除去。种子批量小,也可手工筛选。除了挑出小粒和秕粒以外。还需要挑出其他种子,比如大麦、青稞、草籽、荞麦等。

种植燕麦的高产与否和燕麦的发芽率有很大的联系。不同品种和不同批次的种子发芽率大相径庭。除了应到正规农业部门购买种子外,农户自己在播种前测试发芽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培养皿中放入纸和适当的水将100粒燕麦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盖上盖子放入保温箱内进行催芽,保温箱里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0℃-35℃比较合适。放置3-4天,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发芽率应高于95%,否则不适于大田种植。

燕麦对氮素反映敏感,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产。施用磷肥可形成壮苗。施用钾肥可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播种时,可根据地块的肥力和底肥施用情况确定种肥用量。在生产上,磷酸二铵或复合肥适宜做种肥。根据经验使用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在播种前将化肥和燕麦种子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也就是说1kg燕麦种子用0.5kg化肥。搅拌应均匀。

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是防治黑穗病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率通常达95%~100%。可在搅拌种肥时进行药物拌种时,按种子总量的0.2%~0.3%投药,然后均匀搅拌。

适期播种适时晚播是提高燕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技术环节。燕麦一般日平均温度在2~4度时可发芽。幼苗可忍耐-3~-4度的低温,若气温低于-5度就会受到损伤。适时晚播可减少冻伤的可能性拔节至抽穗这段需水的关键期,应安排在多雨时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迟播种期。燕麦对高温特别敏感,如果在灌浆期温度达到38-40度,将会导致结实不良和瘪粒。适时晚播可以避免在灌浆期出现高温天气。晚播也可获得漂亮的籽粒外观。

例如,冀北坝上地区,“坝莜1号”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在5月下旬播种。“冀张莜4号”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8月底气温不高时进入灌浆期。

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具体墒情决定是否浇水,如墒情不好应及时浇水。燕麦主要种植在河北、内蒙古等高寒缺水地区。有效的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种植燕麦应高效利用水资源。除了深耕土壤以外。使用喷灌设备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播种前的浇水量不宜过多。见干见湿即可。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的普遍推广,现在燕麦的主要播种方法已经从落后的人力、畜犋播种转变为机械播种。普通农户地块比较小,可用8-9行的小型播种机进行播种省工、省力、省钱。地块比较大可采用20行的中型播种机,他们的使用方法相同。燕麦的播种行距一般为30cm。根据具体地块情况,行距可缩小到15cm。进行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播种深度根据墒情而定。一般墒情,以4~6cm为宜。早播的要适当深一些,晚播的适当浅一些。干旱少雨和墒情不好的年份要适当深一些。

由于干旱和风沙,燕麦的有效分蘖少,基本靠主穗增加产量。所以,播种量与播种密度应以合理密植为原则。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0kg左右,每亩保苗25-30万株,每亩产量150-200kg。机械播种或肥沃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1-2kg。瘠薄地播种量不宜超过每亩9kg。机械播种时,应调节播种机上的种轴手轮,来调节播种量。播种后必须镇压,压实表土,填充空隙,防止风蚀,起到保墒护土的作用,有利于出苗。

这里农民朋友要注意一点,种植燕麦不建议大家使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造成燕麦减产。二是、会增加燕麦籽粒的带壳率,造成燕麦品质下降,影响经济效益。燕麦播种后大约10天左右即可出苗。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获得高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不能使用除草剂田间管理的重要一项就是中耕除草。应掌握“锄早、锄小、锄了”的原则。

燕麦幼苗阶段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第一次锄草应在燕麦长到10cm左右时进行,此时中耕,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防止脱氮现象,促进新根大量发生,提高吸收能力,增加分蘖。中耕要浅锄细锄不埋苗。千万不要伤及燕麦小苗叶片。不要损伤燕麦小苗的根部,因为这时燕麦小苗的根部还很脆弱,如遇损坏很难恢复。第二次中耕在拔节前期进行。这时中耕,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而且能够促进燕麦根系生长,提高燕麦抗逆性。若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第三次中耕,应在在拔节后期,封垄前进行。

燕麦一般被种植在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但是高产田是需要浇水的,我们应当在燕麦需要肥水的关键期,及时追肥、灌水。水肥管理要三看,即看苗、看地、看长势。燕麦的苗期需水量相对较多,应时土壤墒情浇水,墒情不好应及时浇水。每次的浇水量应浇足浇透。在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在下雨前进行中耕,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燕麦的拔节期到抽穗期是需水需肥的关键期,种植户应该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燕麦拔节期生长较快需肥量大,有条件的农户可按照每亩用尿素5kg-15kg的标准追施化肥。有水浇条件的在撒施后浇水,无水浇条件的应在下雨前直接扬撒在地里,借助降雨,促进作物吸收。

7月下旬燕麦进入拔节后期抽穗前期。燕麦抽穗前需肥量较大,在燕麦抽穗前追肥是保证燕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满足燕麦抽穗期对养分的需要,应在燕麦抽穗前尽早追施一次叶面肥,追肥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对燕麦产生严重生理障碍。可以按照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兑水1000倍后进行喷施。喷施应在晴天的下午或阴天进行。能起到补磷补钾的双层作用。如果燕麦植株矮小、底叶发黄、茎秆细弱,有倒伏等现象应按照每亩用磷酸二氢钾300g,兑水1000倍后喷施。每隔10天喷施一次,总共喷施2-3次为宜。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生长后期,特别是抽齐穗后不可施用氮肥,以免推迟成熟期。

这里应注意,燕麦抽齐穗后要少水,以防止控制燕麦徒长。造成减产。如果雨水过大,则要注意排水,防止倒伏。

适时打药,防病治虫是燕麦高产栽培的重中之重。燕麦生长中后期,气温在18-25度时,是病虫害的多发期。种植户们应该注意防治。燕麦常见的病害有:黑穗病,红叶病,秆锈病。

燕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把当前的防治效果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影响结合起来考虑,防治措施要做到安全无害,经济可行和切实有效。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防治这几种常见病的方法基本相同,一是选择抗病品种,如坝莜3号、坝莜1号等。二是选择无菌种子进行种植三是合理轮作倒茬,如同马铃薯、亚麻等进行轮作。如病情严重,可用化学方法防治。提倡使用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可按照每亩用甲基托布津60g-70g的标准稀释成500倍液后进行防治,喷洒要均匀。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比较常见的虫害有草地螟、蚜虫、红叶螨。当出现虫害时,如虫害严重,可以用5%氯氢菊酯进行防治,按照每亩用药35ml-45ml,稀释成1000-1500倍液后进行喷施来杀灭蚜虫和红叶螨。10天后再喷药一次效果更好。每亩用吡虫啉50g稀释成1000倍液,喷雾防治草地螟。

收获与贮藏

燕麦的收获是一项时间性很强的工作,一旦成熟,就应及时收获,通常应在9月上旬收获。不可延误,否则籽粒脱落,会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结果。燕麦穗上下部位的籽粒成熟是不一致的,当麦穗中上部籽粒进入蜡熟末期时, 应及时收获。蜡熟末期的表现是,燕麦茎秆有韧性,而且不易折断, 用手指甲掐麦粒,麦粒应有韧性,不易碎。此时应及时收获。收获可人工收获,人工收获时,应将燕麦的地上部分用镰刀全部采收,进行连株收获。

有条件的农户也可用小型机械收获。机械采收时应注意,行驶速度应保持在每小时6-8km。否则不仅会造成收割机的损伤,而且会造成燕麦漏采、倒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产量采用这两种收获方式,都需要将收割后的燕麦在地里继续晾晒3-4天。再运回场院脱粒。使用联合收割机可以直接脱粒,但是收获时间应稍晚于手工收割5-8天。农户可以根据以下的直观标准判定,摘下一个麦穗,用手掌捻搓,麦皮与麦粒容易分离即可。过晚,会增加掉粒和碎粒,降低产量。使用联合收割机,行驶速度应在每小时8km。

新收获的燕麦含水量大,在收获季节的温度下有呼吸的特性。水分越大,温度越高,呼吸越强烈,产生热量越多,发霉变质的危险越高。脱粒后的子粒运回场院后, 应做成小埂晾晒。2~3小时翻倒一次。使含水量下降到13.5%以下。一般的检验法是用指甲掐麦粒,当麦粒容易恰断时即可。也可将子粒放入口中,咀嚼检验,感到子粒变脆时,表明干燥程度合适,可以入库贮存。然后扬场,用扫帚扫除麦皮。达到储藏要求的麦粒应立即装袋运入通风干燥的储藏室贮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