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_财务管理怎么创造价值

2017-03-13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财务管理是怎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呢?小编为你带来了“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财务管理创造企业价值的三种途径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综合我国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财务状况最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目前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基本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越接近企业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够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改进技本,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关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未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未考虑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没入量的关系;未考虑所获利润承担风险的大小。因此,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导致企业各种短期行为,同时还会引起企业因不能科学计量风险因素,导致决策失误的不良影响。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也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权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报酬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不仅考虑了取得收益的时间,而且考虑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避免了企业由于盲目追求利润而造成的行为短期化,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可以让企业更全面地经营决策。但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用性:

〈一〉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是股份制企业,而且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多为国家控股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的比例不大,不足以代表我国企业的整体特征,也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股东概念;

〈二〉缺乏一个能合理衡量企业股价的机制和市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规范,市场非理性的投资远远超过理性投资,股价波动剧烈.较多地偏离了企业的真实价值;

〈三〉由于企业投资者很少能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当作为财务管理主体的企业与投资者目标不一致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就会倾向于企业本身,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四〉只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势必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政用机构、内部职工等的期望值发生矛盾。

三、每股效益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各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这种观点的缺点:一是没有考虑到目前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关系;二是没有反映收益的风险。

总之,以上三种目标与我国现阶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因此,财务状况最优化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等。财务状况最优化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偿债能力几个方面综合体现的。

财务状况具体化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变得可以计量:可以用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的营利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全部资金周转率等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用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指标来体现企业的发展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很容易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获取。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每股收益最优化目标的不足,也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更接近我国国情,体现了财务管理活动的真正自的,而且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可见,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的。(来源:中国会计网)

财务管理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有用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职能,支撑相关决策,强化和完善管理控制,促进业务协同,以实现单位战略。

企业管理会计应当持续创造价值。那么,什么是“价值”就成了企业管理会计的一个基本问题。

细细思考,在管理会计研究中,我们很少有对“价值”进行过定义、界定和明确。我们在很多场合泛泛地运用“价值”“价值量”等概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概念过于宽泛无法界定同时又很难用技术工具衡量,因此这些概念在管理会计实务工作中显然无法使用。

管理会计中的“价值”特征

笔者认为,企业管理会计中的“价值”,应该能满足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需求,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的特征。

一是可以明确界定,有比较确切的内涵和范围,即会计所说的“确认”。虽然管理会计的确认标准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确定而不一,但能够“确认”应该还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通用于管理会计的各个领域,包括营运规划、管理决策、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我们不能在管理会计的不同环节、不同领域使用不同的价值概念,否则根本无法建立起系统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

三是可以计量,这也是管理会计的“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特征。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最主要的专业区别之一就是“计量”,否则,管理会计将与其他的管理混合在一起。

比如,营销管理中常用的“顾客价值”概念,虽然对于营销管理非常有用,但是顾客价值在实际中很难计量,也很少有企业甚至几乎没有企业可以计算出顾客价值。如果管理会计中的“价值”也是模糊而难以计量的,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应有的技术含量,在实践中也很难发挥良好的作用。如果管理会计不具备计量的特征却又插手企业的方方面面管理活动,会给人造成一种企业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可以纳入管理会计范围、管理会计什么都可以管,但是管理会计实际上又什么都管不了的情况。

四是可以标准化,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企业,指的是同一个概念和内容。因为标准化,管理会计的“价值”概念才可以得到广泛地推广和运用。

五是符合管理会计实践的需求,可以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中得到一贯而有效的运用。

与管理会计的“价值”相关的范围包括成本、效益、净现值等。管理会计的早期发展阶段,价值的主要体现是成本,也就是关注企业的“投入”;后期发展阶段,价值的主要体现是效益,也就是关注企业的“产出”;最后,价值的主要体现不仅关注投入和产出,更主要的是产出和投入的比较,也就是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相比较后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调整后的经过贴现净现值。

笔者认为,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的现值作为管理会计的“价值”的核心,可以满足上述特征,从而构建起一个严谨、逻辑一致的概念框架:一是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可以明确界定。自由现金流即企业在维持原有营业规模的基础上,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净流量。二是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可以具有很好的包容性。

比如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概念“成本”,其实就是现金流的流出;“经济效益”,就是净现值等等。三是可以计量。四是可以标准化,不同企业、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都可以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五是可以在管理会计的规划、决策、运营和考核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以运用。

以现值为基础进行管理和考核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会计终极目标———提升企业价值———也就是提升一个企业“风险和报酬平衡下的企业自由现金流现值”。一个企业所有的业务都应该围绕着这一价值目标来开展,企业财务部门也以此为切入点来开展管理会计的实践。

例如,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其他业务部门考虑国家宏观经济、自身竞争优势等等因素,而财务部门在战略规划中发挥作用时,则需要考虑已有的类似项目的净现值多少、风险大小等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规划的好坏。这是需要可计量的数据来支撑我们的价值判断的。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并不缺少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但是缺少这种具有战略视野、能够整理竞争者动态会计信息、判断未来盈利信息和行业变化并能进行适当量化的高级人才。

再例如,企业在进行管理决策,比如投资决策时,管理会计就必须进行类似项目净现值、内含报酬率、风险敏感性分析等对项目的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否则就成了空谈。而这些分析,都是以现金流及净现值为基础的。

还例如,在日常运营中可以以此来进行业财融合。假设我们把一批价值800万元的商品,在2016年1月8日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一般人很容易得出我们赚了200万元,但是这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说是错误的———什么时候收回?以什么方式收回?如果不明确上述问题,我们就无法得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这1000万元我们按5年分期收款,每年末收取200万元,假设企业的资金成本为5%,则第一年企业将增加40万元的资金成本,第二年增加30万元的资金成本,第三年增加20万元的资金成本,第四年增加10万元的资金成本,这笔业务的利润根本就没有200万元。我们以现金流以及净现值为基础进行考虑,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就要一起从现值的角度考虑业务是否赚钱以及赚了多少钱,企业对业务部门考核的时候不能仅仅用名义收入减去名义成本,而应该以现值为基础进行管理和考核,从而实现业财融合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相关文章:

1.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2.财务管理实训心得

3.财务管理实训心得总结

4.财务管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5.财务管理实训体会总结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