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仪式的意义

2017-03-1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称过年,这个时候有不少民俗仪式活动,但你知道那些仪式活动的意义吗?现在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春节仪式的活动意义

单纯从科学学理上来说,正月可以设置在任何一个月,都不影响历法的精确。据说,我国上古历史上,商代曾经以腊月为正月,周代曾经以十一月为正月,秦代曾经以十月为正月。但是,历法还是一个文化产品,它必须准确地体现文化价值观念。春季是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夏历把正月设置在早春时节最能体现出正月作为第一个月的意义。正月确定在春天,正月初一就叫"春节"。全面地看,夏历正月初一是月亮从"无"(看不见)到"有"(能看见)的一个新周期的开端;也大致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我们回归的开端;而且此时正好大地回春(春节总设在立春前后),大地正处于新的四季循环的开端。所以不论从日(阳)、月(阴)两方面讲,还是从天(阳)、地(阴)两方面讲,春节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开端。天地万物无非阴阳,所以春节也就成了一切的开端。开端的重要性在许多民间谚语中得到了表现。像"万事开头难","头三脚难踢"等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春节对于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从实际考察,我国春节民俗的全部内容和意义无不与开端密切相关。可以这么说,春节最为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切的开端。春节的各项民俗活动几乎都是关于开端的象征符号。

第一,春节燃放鞭炮是宇宙起源的象征。

春节习俗中象征宇宙起源的仪式是燃放鞭炮,因为燃放鞭炮象征着混沌初开、天地诞生。何以见得?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们在初一早上起床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发出爆炸声。在后来,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现在一样的鞭炮。根据宗懔的记录,爆竹的目的是驱逐"山臊恶鬼"。这种说法一直沿袭至今,不少调查都表明:现代民众依然用"驱逐年兽"来解释春节放鞭炮。"驱鬼"是民众赋予鞭炮的第一层含义。民众赋予鞭炮的第二层含义是"迎神"。

调查显示:民众常常认为灶神在正月初一返回人间,放鞭炮是为了迎接灶神归来。这些包含着迷信色彩的意义显然是广大民众通常都能意识到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对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城市人)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因为他们多数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恶鬼神怪。可是,现代人即便如此仍然极端喜欢放鞭炮,并引起许多意外伤害,结果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大城市禁止这一习俗。可见放鞭炮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驱鬼"、"迎神"。我以为,放鞭炮除了具有以上民众显意识之中的意义之外,它还隐含着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只是这种象征意义深藏在民众的潜意识之中,不为人们所直接认识而已。鞭炮的形状、声响和结果都与混沌神话一致。三国时代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这段最具经典意义的宇宙起源神话中,类似于鸡蛋这样一个封闭体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开辟。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样具有封闭形状;竹筒被烧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清烟上升而为空气,其他较重物体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瞬间。

所以,放鞭炮习俗实际上是模仿开天辟地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层象征意义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放鞭炮(或爆竹)总是春节第一件事!宗懔《荆楚岁时记》说"鸡鸣而起,于庭前爆竹",王安石《元日》诗说得更加清楚:"爆竹声中一岁除"。现代人在除夕之夜彻夜不眠,等待着初一零点的到来,并随即点燃自己的鞭炮,其他习俗活动都放在其后。原因在于天地开辟是一切一切的起点,只有在完成了象征天地开辟的放鞭炮仪式之后,其他仪式才有可能去象征别的事物。总之,放鞭炮标志着春节开始的时刻(即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正是宇宙开辟那一刹那。也许有人会认为放鞭炮仅仅是为了热闹,可是热闹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敲锣打鼓,为什么一定要用鞭炮呢?除夕之夜敲锣打鼓一定会被人视为"胡闹腾",令人反感,而放鞭炮为什么就被视为理所当然呢?原因是:放鞭炮不仅是为了热闹,而且是为了象征时间的开端。放鞭炮所象征的开端意义,放鞭炮作为春节的最重要民俗仪式之一是任何人都必须尊重的。

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禁止,或者受到极大的限制。理由都是出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单单没有人愿意从文化上认真考虑一下。禁放地区人民的节日感受如何呢?我们的文化是否受到破坏呢?安全和卫生当然重要,但是十几亿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要就不重要吗?为了安全和卫生就一定要禁止放鞭炮吗?假如我们把放鞭炮完全禁止了,人们就会丧失一个最能体现春节作为"开端"象征的民俗活动,春节的文化意义就会大大地遭到破坏。人们就不可能恢复深藏内心深处的对于春节的兴趣。

第二、初一画鸡和初七人日习俗是创造万物的象征。

据叶舒宪先生的考证,我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动物与人类的神话,这种神话直接影响到春节的习俗。《北齐书·魏收传》引南朝董勋《答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其中说的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者直接把鸡画在门上。这是象征鸡在第一天得到创造。到了正月初七,则把人像贴在帐子上。这是象征人类在第七天被创造。正月初七还被古人规定为"人日"。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这一天,人们用七种菜做成菜羹,并用彩帛或金箔做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这种习俗至今依然存在于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些地区。以上习俗分别象征各种动物和人类的起源,其中初一画鸡象征天地开辟第一天鸡的被创造,所以春节就是天地开辟第一天的象征。在此,一年的开端──春节象征着宇宙开端的第一天。宇宙开辟,万物生长,一切都获得了新生命!这种意义是何等的重要!春节的这层象征意义还被人们引入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婚礼、新店开张、建房仪式也放鞭炮,这些都是由春节放鞭炮引申而来的,都是用放鞭炮象征新事物的诞生。但是随着神话的消失,春节的这一层象征"万物初生"的意义逐渐被人遗忘了。现在民间年画中出现的鸡被民众说成是谐音"吉",其意义和过去比实在相差太多了。接受这种意义的人也很少,画鸡在年画中已经越来越少见。由此可知,单纯的"吉利"含义根本不足以长期支持这种习俗形式。

第三、春节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

春节祭神、拜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确证。换句话来说,这些仪式乃是我们中国文化开端的象征。在上一段中所论述的人类起源,只是说明了人的自然起源。人类当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他还必须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由于在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疑是信仰,所以首先考察春节祭神、祭祖。传统中国人在春节对天地诸神、家族祖灵等超自然存在加以最隆重、最全面的祭祀。所祭神、灵之多,之全,令人惊讶。对于这一点,凡是进行过春节民俗调查的人大概都会留下深刻印象。这当然是国人多神论信仰的反映。不过为什么平时这些多神论信徒并不同时祭祀如此之多的神灵,而春节却例外呢?原因在于:春节祭神、祭祖是对国人传统信仰的全面展示与重新确证!作为孤独于世的人们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灵的庇护。

这是我们宗教文化开端的象征。春节所祭的祖灵也很全,总是从家族始祖开始,囊括一切祖灵;而不像清明节扫墓只祭有限的几位墓主。春节拜年则是人伦道德的体现。晚辈为所有长辈拜年,长辈接受拜年并赏赐压岁钱。表面看来,繁文缛节,不胜其烦。但是这一拜一赐之间,长幼尊卑等基本人伦关系与相关的道德规范就得到重新确认。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是伦理道德建立的象征!通过以上这些仪式,传统中国人的人神关系、人伦关系得到新的确证,于是自然人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中国人就得到确认,他们的人生就得到了意义。海外华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们面对的主流社会文化和我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加入了当地国籍,在政治意义上是不折不扣的外国人。但是,他们坚持过春节,坚持继承春节民俗。原因何在呢?海外华人通过春节民俗活动,重新确证自己是一个文化上的中国人!春节的文化开端意义,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意义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可是,现代人的无神论扫荡了人神关系的价值意义;现代人的拜金主义又破坏了人伦关系的纯洁。近年来由于压岁钱金额的猛涨,使得长辈们心惊肉跳,似乎有点不敢接受晚辈的拜年,进而责怪压岁钱是个"陋俗"。其实,倒不是俗陋,而是人陋。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远了,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于是父慈子敬的道德传统逐步丧失。孩子一心只想着钱,拜年成了他们讨钱的合法手段;长辈也觉得孩子手里的钱与自己距离太远,实在有点舍不得。双方都忽略了拜年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意义。拜年的道德意义得不到认识,得不到尊重,现代人就逃不脱粗俗与鄙陋,"没意思"倒在其次了。而从整体上来说,如果我们的春节活动不能完整地确认我们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的话,那么我们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意义就丧失了。我们就不能从一个自然人上升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人。

第四、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

由于春节成为一切开端的象征,所以春节的一切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也都具有象征性、仪式性,具有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命运如何的意义。春节时住的房子要装饰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须是全新的,据说这样新的一年里才能总有新衣服穿。吃的饭要有剩余,以求"年年有余",为此还产生了把鱼作为重要主题的年画。春节不能说倒霉的话,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责备,要说"碎碎(岁岁)平安"。消除过去的一切不幸,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春节实际上又是我们除旧布新的机会,是我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机会。

总之,我们的祖先根据自己独有的"阴阳和谐"观念发现了早春时节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见月亮的日子的价值意义──开端,于是把它确定为自己历法制度中一年的开端,这就是春节。同时,他们又创造了神话和种种仪式行为来标志这个开端,说明这个开端。不同的社会阶层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春节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但是,春节的全部传统意义都是围绕着"开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