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原因与症状
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对人们的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那么你们知道肝衰竭的原因有哪些吗?肝衰竭的症状是什么呢?不如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肝衰竭的相关知识吧!
肝衰竭的原因
在我国,肝炎病毒是造成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占到了80%到85%。除此之外,药物中毒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以及孕妇在服用感冒药时要对其成分特别注意;长期服用保健品、抗抑郁药品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就医。
1、各型病毒性肝炎
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发病主要是强烈的免疫病理反应所致。
2、遗传代谢障碍疾病
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失耐受、酪氨酸血症、Reye综合征、新生儿血色病、肝豆状核、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它们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
3、妊娠
妊娠偶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在妊娠者中的发病率为0.008%。多见于妊娠后期3个月,均匀发生于妊娠第36周,初产妇占48%,半数病例有先兆子痫或子痫的临床表现,14%为挛生妊娠妇女,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4、药物
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安痛定、阿司匹林等;抗结核药如雷米封、利福平等;其他如氟烷、甲基多巴、锑剂、砷剂、磺胺药等。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几乎与病毒性肝炎引起者一样常见,大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通过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两种模式损害肝脏。药物性肝损害在出现首见症状后如继续用药,则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肝衰竭的症状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担负着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每个人特别是患有肝脏相关疾病的人,应该了解肝功能衰竭症状,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疾病,及时接受治疗。
1、肝性脑病
又称肝昏迷,为肝功能衰竭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初期有行为和性格改变,不能正确回答询问,辨向力和计算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兴奋或嗜睡,出现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终至昏迷。
2、黄疸
开始见尿色加深,很快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的黄染,并迅速加深。因肝细胞大块坏死,肝脏可迅速缩小,在叩诊时肝浊音界缩小,B型超声检查可进一步证实。患者呼出气中有一种霉烂的臭味,即肝臭,其浓淡与肝细胞坏死的程度一致。
3、出血
由于肝脏制造凝血因子功能障碍,内毒素血症激活凝血系统等因素,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衄血等。
4、脑水肿、肺水肺
可能与不适当地大量补液、缺氧等有关,易造成脑疝、呼吸衰竭。
5、腹水
门静脉高压、血浆白蛋白降低等因素可使30%的患者出现少至中量的腹水。
另外,还可出现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慢性肝衰竭发生在慢性活动性肝病的基础上,一般有原慢性肝病的各种表现,可逐渐发生肝功能衰竭。也可在病程中因某些损肝因素而突然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征象。
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1、病因治疗
对于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及HBV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尽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临床研究显示: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近期可遏制肝衰竭的炎症过程,远期可抑制炎症发作,延缓肝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但应注意后续治疗中病毒变异和停药后病情加重的可能。对于药物或酒精所致肝衰竭,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和严格戒酒。
2、激素治疗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降低急性肝衰竭(尤其是酒精性肝衰竭)病死率有显着效果,但糖皮质激素对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存在一定争议。周先珊等通过对63例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ACLF患者的随机分组研究发现,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日×7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同时不增加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前期以30例HBV-ACLF患者为治疗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26例对照,结果提示激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3、营养支持、促肝细胞再生治疗
为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l(PEG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认。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必需量、均衡的营养底物是肝脏再生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们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肝衰竭患者低代谢状态不仅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且存活的几率大,疾病的危重期保障基本代谢需求即可,过高糖的输入和能量过多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另外,任何一个疾病阶段都提倡经胃肠道营养摄入,不足部分再静脉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