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医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017-06-03

成人医学教育是对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成人进行的医学再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水平。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成人医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关于成人医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

[摘要] 在当今国内外医疗、医学的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与作用已日益显现。为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使医学教育真正成为“人”的医学教育,该研究通过对成人高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从观念、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领域构建全方位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05-02

Research in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ZHANG Fen, WEI Xinhua

(College of Education, 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3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health services and medical science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significant and great realistic meaning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has shown clear.In order to quicken the pace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mdical eduction becoming the real “human”e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and concepts about how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eople′s concep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group,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humanistic quality;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提出:“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医学具有科学属性,需要医者有缜密、理性的思维与逻辑、规范的行为。同时医学又具有人文属性,需要医者兼具人性的温度与伦理、法律等知识。换句话说,现代医学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艺术的服务。而如何将医学诉诸医者的种种需求完美整合,则是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教育体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美国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很早就在《生活之路》书中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改革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把医学、医学教育引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复杂的研究层次和实践层面。生物医学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把“人”与“病”这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为分解了,并日益加大裂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使医学真实地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的医学,真正实现医学的目的。

1.2 全球医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

为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需要主动改革和创新。在全球发展态势下,无论是在人才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还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特征都在向人类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于1999年制定的“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GMER)”明确指出新的医学教育标准应当包括对医学生人文主义的培养。根据GMER标准,将人文素质教育完整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促进成人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也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

1.3 医疗保健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也在探索从“治疗医学”向“照顾医学”的转变,与之对应的医务服务水平却相形见绌。面对患者的抱怨和医疗纠纷,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者迫切需要主动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力求从源头上解决医学生缺乏人文素质修养的问题,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人才。

1.4 医务工作职业价值提升的人文诉求

医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患者无尊卑,病情无大小,发病无时限,这种工作性质与环境预示着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必定是艰巨而又庄严的。这对医务工作者的生理与心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医务人员只有同时具备强健的体魄、高超的医术本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才能沉着应对,化解危机,获得职业归宿感、价值感与成就感。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成教医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学习的知识当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排在首位[1]。因此,成人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既是职业价值的要求又是学生内在的渴求。

1.5 人类生命意义的核心体现

高等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执业技能。科学技术无疑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舒适度。但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更无法诠释人类生命的意义所在。当人们把关乎人的生命、身体、精神的医学简单地划归为“科学”时,所失去的远比“健康”要多。只有当医学和医学教育吸纳了人文科学,使医者与患者都成为“完整的人”时,医学与医学教育才能对人类有所助益,因为“完整的人”会触碰到生命价值的核心。

2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管理者的误区

重专业轻人文、教育功利思想严重。目前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的以专业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套路的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仍不少见,而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块组成,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所占据的比重在英国和日本显示为10%~15%,美国和德国为20%~25%,而我国研究结果显示仅为8%[2],这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学生的培养上面临着更复杂的现实困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工作与学业的交织,以及指向明确的学习动机等。这些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种种难题,更强化了其放弃或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仅将成人医学生毕业后掌握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其关键评估点。

2.2 教育者的局限

教师人文知识背景薄弱、人文意识淡漠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手法单一、刻板。一般而言,教师实为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下的成品,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两大部分组成,人文知识储备甚少。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对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技术人”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人文意识淡漠。一些教师上人文素养课的教学手法也显得较为单一和刻板,例如缺乏对多媒体技能的掌握,课件制作十分单调刻板,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学习者的不足

唯有自然科学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样片面的人文观普遍存在于成人医学生心中。他们极力崇尚自然科学,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与学习。目前,成人医学生对于职业角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单纯掌握执业技能上,或者止步于口号上的职业精神的追求与转变中,未见实际行动,对待人文素质教育仍持敷衍与不以为然的态度,缺乏接受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强烈动机。

2.4 作用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复杂社会医学环境

环顾身边的医学环境(医疗、医院、医生),社会医疗资源短缺与配置浪费矛盾共存;医院无法实现优化运作的无序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交错;品牌医院超负荷运转与社区医院运营不济鲜明对比;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与追求技术至上、否定医学服务中人文价值疑信参半。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人文主义杂糅相交,这些种种矛盾共同构成医学环境的复杂局面,引起了社会对医疗环境的不满也触发了医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而这一切并非简单的道德、伦理训诫所能改变的。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对于目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暴露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希望通过深刻的反思,发现缺憾所在,破解困局,明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重建医学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使医学教育真正成为“人”的医学教育之路。

3.1 树立正确的人文观,转变不合理的观念,关键在于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同时转变

3.1.1 人文素质教育是渗透性教育,对人的影响缓慢但却深刻。管理者要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效益,让人文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最终必能造福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裨益于医学的发展和医务人员个体素质的提升。

3.1.2 教育者不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主观边缘化,应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建立自身的职业伦理生活,建立医患关系中充分的自信、互信、他信;培养医学生作为“技术人”,既有救死扶伤的执业技能,又保持满腔热情的人性关怀;培养医学生作为“社会人”恪守公民社会的法理、坚守职业的道德底线;培养医学生职业个体幸福和谐的内心世界与职业的神圣感等。

3.1.3 成人医学生应认识到从钟情于“执业技能”到关注“职业精神”,不只是话题与语境的转换,还标志着成人医学生内在品质的理性提升和医师主体意识的醒悟。如仅仅以 “操作手册、路径”为思路去寻求指标刻度的“职业精神”,而回避或绕开职业价值归依的哲思,则只是未学肤受。“职业精神”是灵魂的张力,行为的原动力,是一次次人文主义的价值求索与奉献。转变人文教育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在唤起一种职业精神,去战胜职业倦怠,重新感悟职业价值与活力。

3.2 建设全面、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

结合本院校目前可以挖掘的各专业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将其转型为双向知识型(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师,既担负专业课程教学又担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某些人文专业性质较强的课程,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可以聘请一些院外的专业教师、教授等作为其兼职教师来实施教学工作。专兼结合,打造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全面、坚固的人文师资队伍。唯有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逐步提升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来,因此,教师接受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践行终身学习行为,不断提升个人人文修养境界,将所学、所感、所悟可持续性地分享于学生。

3.3 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出具备人文认知、人文情感、人文意志、人文行为等主体品质的人才[3]。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也应以此为目标,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生职业准备状态教育的全过程、专业教育以及学习等各个领域。本研究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提出以下设想,见表1。

3.4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倡导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积极转换角色,结合多种教学技术方法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良好开展的一大支柱。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课堂+实践+网络)立体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内容精彩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启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中领悟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结合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及时地将学生在课堂中、讲座中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将其作为学期论文撰写的一项考察指标,用考核来督促和评估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网站可上传一些人文基础知识的网络视频与课件,可通过网络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成人医学生学习时间紧且分散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与自由的学习方式。为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质量,学校应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课时,并及时对每个课时的网络学习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估。

[参考文献]

[1]孔江联,郭华.构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的实践报告[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71-73.

[2]朱腱,康玉唐.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概况及其刚我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6(3):90-93.

[3]丰坤武. 关于人文素质结构的分析[J].云南行政学报,2007(2):163-16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成人医学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