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故事_养殖创业励志故事

2017-05-27

21世纪是“创业时代”,创业活动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鼓励创新与创业,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竞相实施的国家战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农业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农业创业故事篇一

10月8日上午十时许,石家庄中山路上的一家包子店前就排起了长队,一个头戴帽子,身穿围裙的售卖员正在熟练地给顾客装包子,另外3位师傅在厨房紧张有序地包着包子。这个由四个90后大学生开的包子店,每天能卖包子4000个。他们去年11月底开第一家包子店,截至到今年10月份,已经开设7家直营店和12家加盟店,每天卖出6万个包子。

别看现在红火的生意,提起创业郜少乾深有感触,起初可是很艰辛。

郜少乾,1993年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好不容易供着上完大学,可没想到他却要去卖包子。在大学实习期,郜少乾就已经开始琢磨起创业这件事,后来有一次和朋友出去,路过一家包子店,里面卫生挺差,口味也不好,折让这位年轻人停了下来,“中餐就应该是这种形象吗”“包子这一中华传统美食应该被弘扬”“是否能将包子规模化”,带着这几个问题,回去之后郜少乾从网上查阅大量资料,最后发现包子可以最为创业一个项目,投资小,回本快,可规模化。

拿定主意后,郜少乾开始寻找合伙人,“我找了30多个同学,求他们跟我一块做这件事情,他们都说我脑子进水了”郜少乾笑着对记者说。最后在郜少乾劝说下,终于最后有三个同学跟他一块做包子。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四位合伙人分别前往天津、山东、河南、上海、杭州等地学习手艺,并且郜少乾很荣幸拜天津王师傅门下,最后学成归来,四位合伙者再将这些配方加以研究,实验,并结合当地口味加以调整,形成了今天的独特配方。

在开第一家的前,他们尝遍石家庄市60多家包子店的包子,并对这些包子店做了详细调研,从经营模式、价格等,最后对自己的店面和包子做了准确的定位。创业前期工作,耗尽了几个小伙资金,只有借钱开店。“一年准备工作,耗费我我们资金,我们又东拼西凑借了3万开了第一家店”很快他们找到一家菜市场简易房开始了他们的创业。

由于包子好吃,干净卫生,很快受到市民喜爱,顾客纷纷排队购买。“我记得最忙的时候一天睡2个小时”创始人之一的李成楠对记者说。

很快他们又开设分店,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10个月时间里,他们开设了7家直营店和12家加盟店,现在每天卖出6万这包子,几个小伙子一年挣了将近120万。

谈及创业感悟和未来,郜少乾说:“创业很艰辛,但我知道付出就有回报的,努力就行;说道目标,我希望今年能开设50家门店,让更多人吃上我的良心包子。”

8月7日上午十时许,裕华路上的一家包子店前就排起了长队,一个头戴帽子,身穿围裙的小伙子正在熟练地给顾客装包子,另一个小伙子在厨房紧张有序地包着包子。这个由四个90后大学生开的包子店,每天能卖包子4000个。他们去年11月底开第一家包子店,8个月后,已有两家分店,三家加盟店,每天营业额可达近万元。

大学毕业后对工作不满 萌生卖包子想法

调馅、擀皮、包包子……一系列流程在几个男生的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娴熟、流畅。不一会把蒸笼装满包子,这时也不能稍作休息,门外的长队促使他们继续为下一蒸笼包子准备着,即使这样仍免不了一些顾客的抱怨。

“等半个小时了,还没买上包子!”一位阿姨率先表示不满,但仍在高温下继续等待。“这儿的包子味道还不错,自包子店开业后常来买包子,但是每次都需要排队很长时间。”她告诉记者。

“本着良心,希望用最传统的工艺和最天然的食材,还原包子最原始的味道”的宣传语贴在包子店的设备上。店主之一郜少乾说,这是他们开店的宗旨,也是这样做的,“每天都用新鲜的蔬菜,精心挑选的肉来包包子”。

1993年出生的郜少乾和郜少坤是双胞胎兄弟,他们和同龄人李成楠、胡会乾同是去年毕业于石家庄一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四人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都是按部就班地实习、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都是销售类的。“经常需要出差,四处奔波,虽然工资不算太少,但是一个月下来也所剩无几。”首先想要改变现状的是郜少乾,他想用所学专业干点事儿。

去年5月,他和同学在毕业前聚餐时,看到一家包子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便萌生出卖包子的想法。“卖包子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比较低端的行业,而且不太注意卫生状况。”郜少乾说,他想卖包子改变现在的状况。他把想法告诉同学,并询问是否愿意跟他合伙卖包子。郜少乾说,很多同学认为卖包子不会有前途,而且又苦又累,都拒绝了他,只有同宿舍的三个人决定同他一起卖包子。

从此,四个小伙子开始为卖包子做准备,他们去大街小巷考察,看包子店的选址、统计人流量等,同时也尝了不下60家包子店的包子,总结本地人喜欢吃什么馅的包子,并品尝味道,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后来,郜少乾在亲戚的介绍下去天津跟一个做包子不错的师傅学习。对于一个几乎从不做饭的小伙子而言,学包包子不是件简单的事,中午大家都休息时他还在练。他白天学习,晚上把学到的手艺打电话告诉同伴,同伴在家里练习调馅、包包子。

“最初调陷时,放多少盐都掌握不好,火候不是大就是小,总是失败。”李成楠说,为了保持包子大小和馅量的一致,专门买来一个小秤,包之前来称一下每个面皮和馅,面皮重了就拽一块下来,轻了就再补一块。“练习包包子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吃包子,很多时候包得不好,也不好意思送人,只好扔掉了。”李成楠说,在开店前他们练了上百次包包子。

去年11月底,四个人在翟营大街租住的房子附近的一个便民市场,找了一个12平方米的门脸房,四人凑了1万元左右,又置办了和面机、压面机、操作台、蒸箱等设备,大学生包子店便开张了。

开店8个月后,日营业额达近万元

开店后,四个人每天5点多就起床,先买菜,在家洗菜、切菜、调陷。四个人在店里也有明确的分工,一个人压面,一个人卖包子,两个人包包子。一天卖包子结束后还要收拾,洗刷蒸笼多遍等,直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

但刚开始并没有想象的顺利,各种问题不断。“最初发不好面,面太多膨胀不起来,也把握不好每天的所用面和菜馅的量。”郜少乾说,有时会剩很多包子,只好倒掉,有时正卖着包子,突然没有面或馅的了。

“切菜常切到手,手也常被设备上的棱角划伤。”李成楠告诉记者,每天都很累,生意也并不是很好,有时也会沮丧,但大家相互鼓励,“既然已经开始了,不能半途而废”,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两个月后,终于有了改观,包子味道越来越好,馅的种类越来越来越多,慢慢地买包子的人每天都排起长队,很多单位还开始订员工餐,有的家庭聚会时会打电话订上几十个包子。

渐渐地每天包子供不应求,他们便开始琢磨开分店。今年5月,他们在裕华路上开了第二家店,从开业起顾客都排起长队买包子。6月开了第三家店。期间有人找他们谈加盟,目前还有三家加盟店。现在每个店每天能卖4000个包子,三个直营店日营业收入达近万元。

准备年内再开50家包子店

自从开分店后,他们开始雇人包包子、卖包子。但是为了保证质量,买菜、洗菜、调陷、洗蒸笼等工作仍是四个小伙子亲自做。但店中常常面临人手缺乏的状况,他们仍会帮忙包包子。

随着包子店的扩张,很多人都对几个小伙子投来赞许的目光。“这几个孩子善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努力卖包子自力更生挺好的。”在店中包包子的张大姐说,自己挺佩服他们。

然而,几位家长对自己孩子卖包子都持否定态度。李成楠告诉记者,家人知道他卖包子后,常劝他们另找工作。“他们觉得大学生卖包子不体面,跟不上大学没啥区别,不会有出息。”李成楠说,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最后父母也妥协了。而郜少乾却没有那么幸运,至今因卖包子仍与家人处于僵持状态。

“父母曾说过如果我再卖包子就‘断绝关系’,我也半年没有回过家了。”郜少乾说,他虽然理解父母,但并不觉得卖包子低人一等,“包子”像其他的东西一样就是产品,把产品做好就是他们的目标。他正是运用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做各种分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人们的认可。他还要更加努力得到家人的认可。郜少乾告诉记者,他们正忙着注册公司,其中一个同伴去南方学习新手艺,希望可以增添包子口味,给市民更多选择。“随着店面的扩大,以后还会去学习经营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郜少乾说,准备到年底再开50家分店店,此前他们已经开始做公益事业,经常去敬老院、福利院送爱心包子,以后还会定期做更多的公益事业。

农业创业故事篇二

提起大学生创业,不少人会想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然而,在舟山市定海区,浙江海洋学院的4名大学生却挑中了又脏又累的水产养殖,他们不挑梭子蟹、大黄鱼这类“高大上”的海产品,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鳅看对了眼。2013年起,从负债40万元到年收入上百万元,从最初只想赚份“打工钱”到如今养殖基地扩张到省外,泥鳅远销海外……两年来,4位“泥鳅兄弟”凭着一股韧劲,泥巴里翻出了“大动静”。

象牙塔里“泥腿子”

寒冬里的定海区白泉镇小展社区的泥鳅养殖基地,王小军、贺龙兴、胡秀峰3人正在整修池塘,为来年生产旺季作准备。而贾兴鲁则在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养殖基地照看着。

“泥鳅兄弟”4人,是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其中3人2013年毕业,而王小军继续读研究生。毕业之际,他们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我们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

创业,不能跟风。在舟山,大黄鱼、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市场大、销路好,吸引了众多水产养殖户。可王小军他们偏不愿去大碗里与别人抢食,决定养殖不起眼的泥鳅。“大学期间,我们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对传统泥鳅养殖存活率低的难题有所突破,这也是我们决胜市场的法宝。”

土地承包费、设备投入费、基地改造费……估算下来,创业成本居然高达40万元之多。“我们几个都来自农村,家人没法给我们太多支持。”王小军说,筹集资金只能靠自己。于是,他们向朋友、亲戚一遍遍讲述创业方案,努力说服对方,终于凑齐了40万元。2013年3月,4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下20亩地,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

泥鳅兄弟勤创业

1个大棚、9口苗塘……渐渐地,泥鳅养殖基地雏形初现。随后,“泥鳅兄弟”又斥资20多万元,引进个大体肥的优质品种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很快,40万元启动资金被花得一干二净,几个小伙穷得揭不开锅。

这时,胡秀峰提议,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解决生计问题。种地,对于这些农家娃来说并非难事,塘埂上很快就种满了西红柿、大白菜、豌豆等各种蔬菜。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塘埂竟产量惊人,有大量蔬菜剩余。于是,他们把蔬菜卖掉,购买更多泥鳅苗。

那阵子,他们常常凌晨起床,踩着载有几百斤蔬菜的三轮车,去市场占位卖菜。“起初,我们都很腼腆,不好意思张嘴叫卖,一天都卖不出多少,可一想到养殖场需要钱,大家都豁出去了,整个菜市场就数我们的吆喝声高。”王小军颇为自豪地说,有一晚,他们赚了500多元。

“通宵卖菜虽然苦,但和养泥鳅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因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养殖泥鳅栽了不少跟头。对此,王小军记忆犹新。

2013年6月,首批泥鳅出塘在即。一天夜晚,养殖场突然停电,为泥鳅塘增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转近一个小时 。等巡夜的贺龙兴发现异常时,整整一塘泥鳅、近10万条都死了。这对急需回笼资金的养殖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兄弟4人一边默默吞下苦果,一边加强夜间值班,轮流巡塘。王小军戏谑地说:“养泥鳅可不容易,稍有粗心大意,它们就跟你玩命,几万条几万条地死给你看!”

资金匮乏、经验欠缺、技术瓶颈……这些一度困扰养殖场发展的难题,并没有难倒心怀梦想的4个年轻人。“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经历困难是正常的。只要挺过去,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养殖场的成功,还有宝贵的人生阅历。”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让“泥鳅兄弟”逐渐走向成功。

天道酬勤苦为乐

在前阵子举行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泥鳅兄弟”的参赛项目“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从10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计划类农林渔牧方面的金奖。

小小的泥鳅养殖为何能受到评委青睐?养殖场简陋的平房内,王小军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泥鳅炖豆腐,回答了这个问题。“传统的土泥鳅,个小肉少,养殖周期长,利润少;而我们养的台湾泥鳅,平均一条重2两,个大肉肥,口感鲜美,更具市场前景。”

除了引进品种,技术创新是“泥鳅兄弟”获得成功的又一关键。经过6年努力,王小军等人在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储张杰博士的带领下,突破了泥鳅育苗的关键技术——泥鳅幼苗敌害豆娘幼虫的防控。利用人工育苗技术、开口饵料技术和敌害防控技术等三大核心优势技术,泥鳅成活率从5%提升到了50%,而繁育成本下降一半多。

2013年6月,获得首笔销售收入3万元;2014年1月,接到温岭客商的第一份大额订单,并正式注册成立“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2014年夏季,是养殖场丰收的季节,安徽、重庆、湖北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泥鳅兄弟”一步一个脚印,梦想的光芒照进了现实,2014年公司销售额达150万元,前来洽谈合作养殖的客商络绎不绝。

“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实验室,继续提高养殖技术。”说到对未来的憧憬,王小军信心满满。新一年,他们既要巩固原有市场,又要加快建立合作养殖基地,在全国各地推广他们的苗种和技术。其中,江苏连云港的合作基地将继续拓展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泥鳅“游”出国门。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农业创业故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