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分析论文

2017-06-15

通过对2012年度国家公布的财政预算表以及财政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结合发达国家预算体系改革中得出的启示,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分析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分析论文篇一

我国现行财政预算体制的弊端及政策建议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国家公布的财政预算表以及财政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现行的财政预算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结合发达国家预算体系改革中得出的启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强化财政信息公开,拓宽公众获取政府财政信息渠道、加强预算编制法制建设以及建设现代预算理念成为减少预算体制弊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预算体制;信息公开;法制建设;现代预算理念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财政预算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找到一种完美的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而相比较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预算体制而言,我国在预算体制上存在的不完美甚至缺陷远超于欧美发达国家。

一、我国财政预算体制弊端的根源

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的过程中,“公共性财政”上升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主要承担公共受托责任。而当这种委托关系一旦成立,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个问题,也就是“双方信息的不透明性”。因此,政府在代表公民实行公共权利的同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好问题,将一部分私人的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从而使得财政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必要的开销被列入在目,从而使得预算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受到破坏。因此,从本质上来看,我国财政预算体制存在弊端的根源就是由于这种缺乏合理监督体制的长久“委托-代理”关系,使得信心的不对称与不透明助长了预算编制的不正之风,进而产生弊端。

二、我国财政预算体制具体弊端分析

(一)缺乏财政信息公开的力度

我国目前现行的财政体制中,财政部集预算编制、执行于一身,同时其他部委如发改委、教育部等也享有部分的预算编制权利,而作为预算审核、批准、监督机构的人民代表大会又缺乏实际的审核、监督功能,这样使得一个预算质疑、解惑、监督的程序机制严重缺失。而审计部门由于缺乏强制惩戒手段和问责机制,使得已经发现的问题往往都是不了了之,以上原因导致财政预算实际上是根据中央政府的偏好为依据制定的,缺乏对预算投入合理性的要求,使得财政信息的公开失去力度。

(二)政府预算决策过程公开性差且公开的财政信息质量差

政府与纳税人在获得信息上的严重不平等是我国财政预算体制产生问题的根源。我国现行的预算报告虽然列举了收入总额、支出总额、主要收入和支出项目和实际完成情况,也与上一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但并没有详细的文件说明这些数据产生的过程以及相关依据,使得信息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缺少财政收支的经济模型作依据,预算报告并不涉及下一年度的预测数据,大量的统计数据、报告和分析以内部文件没有公开发布,极大削弱了财政信息公开性,也是的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受到质疑。

(三)财政预算编制审议过程的严谨性差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预算编制体系都有着严格的法律约束和时间限制,并且在审慎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制和审议。虽然我国《预算法》有明文规定,财政年度是从1月1日至12月31日,但是对预算的编制、资金的划拨等时间安排缺乏严格的制约,因而我国的预算制定没有充分的时间与资金做严格经济预测,预算报告也就常常建立在粗糙的基础上。这就使得预算编制与审议的严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除此之外,这在根本上也削弱了预算报告的信息披露价值,使普通纳税人很难接触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报告。

三、关于我国财政预算体制弊端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强化财政信息公开理念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对于财政改革,首先应该在理念上强化官员“执政为民”的思想,从思想上对这个问题产生根本性认知,并尽早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通过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的财政体制。这种改革的关键是要在人大与政府之间、政府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在财政部门内部门之间重新配置预算管理权限。使得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机构相互制衡。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内部建立行政控制,即将财政部门转变成真正意义的“核心预算机构”,另一方面由人大从外部对政府预算施加政治控制,增加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话语权,如延长预算审议时间和方式。具体做法可以是将预算报告在人大会议召开之前提前两到三个月送至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有人大常委会专人负责审议并且与政府进行及时沟通改正,同时逐步建设预算编制草案的信息公开论坛网站,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度。

(二)建立预算编制程序性法规,强化部门执行能力

建立预算编制程序性法规主要体现在为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与科学性。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与经费支持,逐步引入合理完善的经济模型对既往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对未来经济数据做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并进行及时公布。预算的编制体系方面也应该做相应调整,全面落实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规范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完善预算编制技术。

(三)建立现代预算管理体系

现代预算理念是一种产出预算理念,它强调的不只是政府投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种投入所产生的结果,它十分重视效率。 因此,民众在享受政府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有权知晓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者服务在数量、质量和范围上是否满足其要求。也就是说,社会公众要求政府的委托代理行为必须是有效率的。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预算其实就是政府进行代理行为即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一种体现,政府需要遵循社会公众的意志进行活动,那么,政府预算也就应该树立现代产出预算理念,将之建立在一种效率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马骏,赵早早.中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2005

[2]马骏,公共预算原则.挑战与重构,2003

[3]钟振强,宋丹兵,刘寒.现代预算理念与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007

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分析论文篇二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变迁及当前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分析

摘 要 本文系统回顾了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财政政策的变迁和发展,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实施的财政政策的基本特点和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当前财政政策实施重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财政 政策

一、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变迁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既可以直接作用于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也可直接作用于供给,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建国60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为保持宏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直接调控(19491977年)

这个时期宏观上通过财政投资支出调节和影响经济波动,微观上财政直接调控到企业,并通过“平衡预算”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二)改革开放前期的财政宏观调控(19781992年)

这个时期的财政政策有三个特点:1.仍以计划指令为主要手段;2.初步探索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控经济运行;3.开始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财政调控(1993年至今)

1.1993年实施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19931997年为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达到了反周期调节的预期目标,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的“软着陆”和经济稳定增长。

2.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矛盾突显、内需不振、经济增长回落等情况,我国启动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从执行效果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措施得力、规模适度,政策效果比较理想,成为中国应对外部经济冲击的典型经验。

3.2004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从执行效果看,经济运行出现了“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局面,同时为中国建立现代意义的中性财政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

4.2008年启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

2008年8月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转向新积极财政政策阶段。这轮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在“保”和“促”两个方面,“保”就是保增长,推动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扩张;“促”就是促调整,优化当前结构,提升经济效率。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执行两年多来,已基本控制住经济的衰退趋势,主要经济先行指标都出现回暖的迹象,取得较好效果。

二、当前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分析

过去的6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财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更多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财政要发挥积极作用,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经济预测监测和分析,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协调配合,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在保增长过程中,要着眼于中长期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化自主创新,强化节能环保,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较长时期内内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保障民生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三)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税制体系。按照强化税收、清理收费的原则,完善收费制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提供体制保证。

(五)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要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提高财政管理绩效,保障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要完善财政管理的法律体系,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预算编制办法,构建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推进财政政务公开,自觉主动地接受全国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60年来中国财政发展历程与若干重要节点.改革.2009.10.

[2]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党的建设.2011.1.

[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中国金融.2011.1.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