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你心灵的励志书籍

2016-12-02

慰藉人心灵的励志书籍,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慰藉你心灵的励志书籍,欢迎阅读!

慰藉你心灵的励志书籍

1《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德芬

本书借由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情,帮助我们看到主宰自己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操控我们的身心。并以故事的形式来分享多年的心灵成长感悟,来帮助我们解除现有的人生模式,帮助我们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从而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找回原本真实、快乐的自己!

@ 沈韶君:在从前,这样的书我根本不会看。然而现在我所身处在艰难、痛苦与磨砺之中,这本从小说角度来看并不成熟的心灵修行书籍,给我带来的精神洗礼是多么不易,这是我的良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2《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 安东尼•罗宾

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你挖掘并利用体内的TNT时,一定要小心翼翼,为潜意识里的第一次爆炸做好准备,用它轰走你的错误思想,打开一条改变你、完善你整个生命历程的崭新通道!用它来移除你停滞不前、恐惧、疑虑、担忧、紧张、灰心、憎恨、贪婪、偏见的高山。

@和梦无:目标,信念,情绪,方法,坚持,in controling yourself, you control the world.

3《活出意义来》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

本书以作者的集中营经历为本,揭示人类生命的动力在于寻出意义;人只要参透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而无论处境如何,亦皆有自由抉择的余地。本书深入浅出,但振聋发聩人人可读。自出版迄今,轰动全球,堪称为研究人类心理学与精神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之作。

@Miaou :如何生活每一天:“假设你已经生活在第二度的生命中,并假设你第一次做错了,而现在还可能做错一样。”“自我超越是人的自由属性,自我实现不过是追求自我超越过程中的副产品” 太聪明了。

4《哪怕两手空空 也要看见生命的璀璨》

作者:马洛•摩根

净空法师多次借本书开示:“此即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一个女子在澳洲沙漠的心灵成长之旅。跟随作者一起在滚烫的沙漠中行走,渐渐地,“烦恼”死了,世界变“明亮”了—— 讨厌的苍蝇在帮她清洁身体,带走污垢;沙子能带走身体上的臭味;用唱歌的方式测量距离和时间……

离开城市去过最原生态生活,才能明白“人竟然可以这样一无所有地活,而且活得这么的满足”!当你把所有人为的东西(珠宝、首饰、衣服、鞋子)都统统抛下,以赤条条的本色去体验沙漠时,你就会听到风要告诉你的话、看到云要传给你的讯息,闻到远处水的气味,你就能安静满足地生活了。

@VIVI DURGA :作者以质朴而诙谐的笔调描述了澳大利亚内陆的“真人部落”的灵性内涵与宝贵而丰富的生命体验。其中密布了宇宙的真理,以及人类社会目前所遭遇到的巨大的障碍与旷野。

5《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作者:乔·卡巴金

正念可以创造更加清晰的精神状态,以纯粹开放的意识看待事物,不被各种问题导致的思想噪音所淹没。正念鼓励我们更加耐心,对自己更加宽容,培养开放的心态和温和的坚持。正念在人生中发挥的作用,将会产生持久的渗透。 随着正念实践的逐步展开,你的人生质量、你的人际关系、你对生活的掌控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增强。

@ 张恒哲:我们习惯于依据一己的喜好,用渺小、局限的方式认同自己的念头、情绪和自我陈述,并以此看待自身,这就是人们的默认模式。正念可以检验这些自我认同,检验它们的后果,检视被我们深信的观点,以及以此做出的自动反应。正念的力量从观照中产生,它存在于更多、更广的觉知中,存在于时刻化现的生命中。这把我们从游移散乱带入正念觉知。

6《关于这颗心:戒 定 慧》

作者:阿姜查

阿姜查告诉我们,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的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清静与喜悦。

@sea:文字平和而有智慧,引导我们如何通过“戒定慧”认识我们这颗心;“如果我们没有时间修行,但为何我们还有时间呼吸?”

7《自我观察》

作者:雷德•霍克

还记得曾经的自己吗?如果忘记了,本书会让我们重新记起自己。自我观察是灵性成长最基本的功夫,很容易就学会,但是很难坚持。如果读完本书而不去实践,那这只会是一本好看的、读了以后会让你恍然大悟自己问题在哪里的书,而你永远就是停在那里,不会前进的。唯一能让你前进的道路就是练习,不断地练习。

@ 水色♫ :生活就是修习,通过它可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灵魂。每一个人都是疲惫的旅人,是一个哺乳动物身体里的灵魂。我们需要“找到自己”,“了解自己”,去观察它,去感受它,既不执着,也不去改变,滋养良心,帮助它成长,跟从它。我相信它会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去改变一切!

8《当下的力量》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 猫:最让我深刻记忆的是“只有光明能认出光明,而黑暗只能认出黑暗。”看到后面我开始感动,读出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仁慈。梁文道说过读好书的状态就是有一阵子都活在它的世界里,我也活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一阵了,绝对好书。

9《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作者:艾克哈特.托尔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

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奥普拉说,这是她二十多年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帮助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她读后有“开悟”之感。

@清千岁:神之书。强过百本心理指导。它给我的启发和冲击强度不是量上的,而是质上的,那便是觉醒。读书过程中我总是会想到阿甘,一个傻子为什么能做什么成什么,因为处理不了过多思想的心智使他时刻保持临在。

10《回到当下的旅程》

作者:杰克伯森

如何治疗并完成结束我们的过去,进而增加处在当下的可能性?我们生活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治疗、宽恕和悔悟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们该如何从那伤害我们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乐趣所压抑的情感情绪中得到自由?我们要如何从我执的专制中得到自由?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让喋喋不休的头脑安静下来?

《回到当下的旅程》用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的头脑安静下来。学习正确释放、表达我们的情绪;脱离执着;释放压抑的过去;爱自己,接纳自己。温柔的活在幸福的当下。

@ 心欢:如果奥修是理论指导,这本就是操作手册。略去美丑善恶的教条,直接进入当下世界,无条件接受一切,体验品尝生命,这就是全然地活着。不是活过,不是去活,是活着,生生不息地进行时!

书籍推荐 |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人生最脆弱的时刻

1、姐姐的守护者

作者:[美]朱迪皮考特 (Jodi Picoult)

林淑娟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内容推荐

安娜并没有生病,但她有时宁愿自己病了。

她只有十三岁,却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手术、输血和输液,这样她的姐姐凯特才能熬过白血病折磨。事实上,安娜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能够给姐姐凯特提供完美的骨髓而存在的。正是在先进的生物技术下,安娜才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她自己从来没有质疑过这个角色,直到现在。

某天,就像很多青少年一样,安娜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谁。然而,和大多数年轻人不同的是,她总是被当作姐姐的附属品。因此,安娜做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这个决定将会撕裂整个家庭,并可能影响到她其实深爱着的姐姐的命运。

作者简介

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美国作者实力排行榜永远的霸主,连续8年夺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连续5年当选“全美最受欢迎作家”。

1992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以来,她的二十多部作品均为世界级畅销书,至今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近年出版的8本小说,每一本都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朱迪皮考特作品第一辑中,收录了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代表作《姐姐的守护者》《第十层地狱》,曾被翻拍成电视剧的畅销作《死亡约定》《换心》,和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从未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说故事的人》。

这5本小说各有侧重,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境遇中的普通人的故事,道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的永恒主题――如何宽恕他人、宽恕自己。

2、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作者:[法]玛丽德卢拜 (Marie Deroubaix)

孙敏、张怡 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内容推荐

玛丽是位事业有成的记者, 56岁时被发现大脑内长了6个恶性肿瘤,已无法挽救。面对家人和社会的阻拦,玛丽毅然作出充满争议的决定:去比利时完成“合法安乐死”,并且决定记录下了自己生命里最后6个月的每一步,直至在医师的帮助下死去。本书让我们可以潜入癌症病人痛苦的深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玛丽的勇气,见证她安乐死前的复杂心路历程。本书甫一出版即引发轩然大波!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玛丽德卢拜(Marie Deroubaix),法国人,记者、设计师、媒体撰稿人,2011年患癌症并接受安乐死。本书是她出版的处女作,同时也是遗作,社会影响巨大,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译者孙敏,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讲师;张怡,北京大学法语系在读博士。

3、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

作者:[法]夏洛特·瓦蓝德蕾、让·阿尔塞兰

张蓉蓉 译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内容推荐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 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学作品。夏洛特·瓦兰德蕾身兼演员与作家双重身份,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接受换心手术之后的一系列奇妙际遇,虽为她本人的亲身经历,却极具浪漫色彩,如小说一般扣人心弦。

作者简介

夏洛特·瓦兰德蕾(Charlotte Valandrey),法国知名女演员,曾主演过电影《红唇》《美丽佳人欧兰朵》《拿破仑》《路易十五的情妇》《女演员舞会》等。本名安娜—夏洛特·巴斯卡(Anne-Charlotte Pascal),1968年11月29日出生于巴黎。 1985年,17岁的夏洛特在电影《红唇》(Rouge Baiser)中初试啼声,即获法国凯撒奖提名,更据此夺得柏林影展女演员银熊奖。她也是公益组织“生命移植基金会”的代言人。

4、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作者:李兰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内容推荐

与抑郁症顽强搏斗的李兰妮,1988年罹患癌症,三次手术、五次化疗;这些年,她一直服用赛乐特、奇比特等抗抑郁药。疾病的折磨让她感到:活着比死去更难!

然而,李兰妮活了下来!走了出来!她不再忌讳说自己的病,而且从病人变成了半个专家。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完全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状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

相信《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能给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作者简介

李兰妮,黑龙江宾县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广播电台记者,《深圳报》文艺版编辑,深圳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深圳文学基金会秘书长,鲁迅文学院首届进修班学员,中国作家代表团访美人员,文学创作二级。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5、烟雾弥漫你的眼

作者:[美]道蒂

崔倩倩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内容推荐

一位年轻的殡葬工来到幕后,大胆探究这门奇特行业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

大多数人不愿思考死亡,但凯特琳道蒂,一名二十来岁、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的姑娘,选择在火葬场工作,将自己病态的爱好转变为一生的事业,她与形形色色的活人和死人打交道,努力在殡葬人的秘密文化中找到一席之地。

本书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成长故事,古怪的奇遇和难忘的场景比比皆是。凯特琳处理过不同种族、形状和遭遇的尸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快成为穿行于死者世界的探险家。她描写了自己如何从火化炉里清扫骨灰(有时弄得满身都是),讲述了火化和殡葬业的奇怪历史,并对不同文化中看似古怪、奇妙的丧葬习俗赞叹不已。

她用大胆直率的文风讲述了一个个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就像你和自己最勇敢的朋友来了一场午夜墓地之旅。她的文字真诚可信,略带讽刺的口吻不忘自嘲一番,原本禁忌的话题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作为一名拥有从业许可、致力于非传统殡葬服务的殡葬人,凯特琳在本书中呼吁,我们身处在一个惧怕死亡的文化和社会里,应该有更妥当地处理死亡(及死者)的方式。

作者简介

凯特琳道蒂,中世纪历史专业出身,热爱恐怖事物。持有执照的殡葬人,“殡葬人问答”系列网站的创始人和运营者。现居洛杉矶。

6、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作者:[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

方祖芳,郭成业 译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内容推荐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作者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当地幸存者。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2013年、2014年,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入围决选名单,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