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论文

2017-02-13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之间的竞争首先是经济方面的竞争,而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柱是教育、科技,因此,教育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各国经济的竞争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发展论文范文一:高等教育特点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特点

1.自由宽容的校园氛围。

民国时期大学精英教育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即被疏离,政府无暇顾及高等教育领域,无人干涉并不是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精英知识分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谱写出了灿烂精彩的篇章。自由宽容的校园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学生招生录取标准方面的人性合理。民国时期的选择方式有自主招生录取方式,也有各高校根据教育实力和财力设立考点,考试可以选择一次两次甚至三次考试的形式。二是招生自主方面的破格录取。民国时期的招生方式在几十年来历经岁月见证成为教育界的佳话。在破格录取的人才中,有数学零分的罗家伦后成为清华大学校长,数学十几分的钱钟书后成为文学界泰斗,数学同样零分的吴晗后成为历史专家,还有偏才朱自清、钱伟长等,他们均被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等破格录取,时间证明,当时自主招生破格录取的高瞻远瞩。三是对大学教师的自由与宽容。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和现代的大学教师一样有职称评定方面的要求与压力,但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职称评定并不是以固守不变的标准强制要求,不以学术论文为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不以教师学历为任职的唯一标准,充分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2.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和影响。

民国时期传播西方思想广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革。在民国高等教育方面体现尤为明显。一是在民国高等教育的教材方面,很多高校直接采用英文原版,在教学方面有的用英语或是双语,让学生直接接受到原版原汁的知识。二是留学潮在民国时期的兴起。当时有三种形式的留学资助方式,公费留学的主要渠道有三种:庚款留学、中央各部门的选派、省一级的选派。一大批后来的学界精英均通过国外留学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等。有的进修,有的攻读博士学位,学业有成后大部分归国报效祖国,在各自的岗位均委以重任,成为当时很年轻的海归派。三是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学术名流的邀请。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到西方的先进经验。广邀名流讲学,如教育家杜威、哲学家罗素、诗人作家泰戈尔等,给民国教育带来了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也让更多的学子了解到国外的文化,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

3.教育经费的充足。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的充足为当时高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福音。民国教育属免费教育,不仅免除了学杂费,学生的中餐也免费,家庭困难的学子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毕业后无需偿还,这给学生特别是有志求学的寒门学子带来了希望和命运转机,使学生更加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经费的充足也确保了高校教师不用为生活奔波,可以静心、安心地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渐入佳境,体现在教师薪酬方面,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分为教授、副教授、助教授、讲师四种;教授月薪为400~600元,副教授月薪为260~400元,助教授月薪为160~260元,教习月薪为120~240元。很多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教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相比之下,教授收入之高可以想见。正因教师收入如此之高,才让他们不至于多方兼职,或为生计发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活动中,取得如此多的学术硕果,成为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

4.教授治校学术治校的管理模式。

大学是学术的中心,大学的管理理应由学术的核心者——教授们共同管理。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就任校长是北京大学的转折点,也是民国大学的转折占。他认为:“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1918年,北大成立了12个学科的教授会;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后,改由各系成立教授会、规划本系的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这一政策在1926年、1927年达到顶峰,只是后来受到政府干预,教授委员会权力被几权分离,地位逐渐削弱。当时在中国历史上仅存8年,但却培养出许多栋梁之材的西南联大,也是采用教授治校的方式。有了大师的大学,才有了脊梁和灵魂,这些治校的教授们学术严谨,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对于学校的事务认真负责,在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智,真正为一所学校的未来和前途考虑,为学校的权益据理力争,为当时的大学争取到了一片独立自由的天空。

二、当代高校教育的现状及现代大学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管理行政化。

高校管理行政的泛化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危险信号,如果普遍存在以权力来取代学术的现象,或是干预学术,必将导致学术的虚无、弱化、腐败。高校管理的行政化一是体现在与政府关系的处理方面。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应该起到监督与导向作用,学校应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学术研究才可以创新,学术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是体现在大学内部管理方面。大学机构的设立,大学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严重行政化。大学的行政泛化,使一所本应承担教书育人、文化使命、服务社会的大学,不是以学术为核心,而是以权力为核心,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2.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4.1%。而我国目前投入的经费比例仅达到了最基本的平均线,这与民国时期的经费投入相距甚远。经费不足导致全国各地高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发达地区的高校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资助,争取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地区偏远的高校政府部门的投入明显不及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直接致使优秀人力资源流失,引起的连锁反应是教学质量下降,特别在后发达地区,师资异缘比例低,鲜少国内外著名高校毕业生愿意扎根下来。经费不足所带来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学教师收入不高,特别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这是一群学历高,但职称低、地位低、待遇低的群体,困窘的现状促使一部分青年大学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兼职,还有一些选择逃离,高级知识分子为了生计而奔波,读书无用论再次兴起,这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悲哀。

3.高等教育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国内高校中,与世界高校的交集并不多,国际交换生这样的机会在中国高校中寥寥无几,教师出国公派留学的机会少之又少,还有一些国际性学术交流会几乎没有涉及欠发达地区,缺乏与世界相通,就很难直接吸取到国际上原汁原味的营养。虽然国人一直清楚与世界的差距,但由于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而难以有实效的努力,如培养人才方面,作为高校的产品,毕业生是否在新的工作岗位胜任,是否做过系统的研究或是建立健全的档案加以分析;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是否面向高考学子公布,为其结合兴趣与未来职业定位作为选择,以促使专业的设置更加合理化;高校的发展规模、速度是否与本身的资源实力相匹配,大学的运转是否合情合理,这些都缺乏定位和科学的评判。

4.职称评定的不合理,学术腐败现象严重。

职称评定设置的不合理成为高校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诱因。在高校职称评定的条件中,对论文数量、级别及课题申报都有明文的量化规定,但对教学、育人等其他方面规定模糊不清,导致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职称评定逐渐沦为了论文、课题的评定。同时,在评定过程中存在不合理,过多的人情人脉及复杂因素掺杂其中,而其硬件条件忽略不计,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评定难以公平。

三、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借鉴和改进措施

1.去高校行政化,还高校一片自由的学术天空。

去高校行政化并不是去掉高校行政,而是使职责更加明确而不至于重叠,更不至于干预。在高校的一切学术事务中由教授治学,成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关于科研、教学方面的活动由去职务、去官位的委员会讨论决定,以学术价值为唯一评定标准。高校行政化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呼声最高、期望也最高的一项教育革新,实施“教授治学,教育家治校”的办学理念,把教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高校校长有引领高校发展的责任,也要确保高校正确方针的贯彻和实施,推动大学改革向前发展,这也是高校改革以来所寻找的正确的管理方式。高校去行政化还在于正确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政府部门应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放开一定的招生录取权,对学校内部事务不干涉,尊重学校内部人员的任命,让学校回归学术,成为学术的中心而非权力的中心。

2.确保经费充足,争取多方支持。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教育正常运行的基础。教育经费的来源需要国家经费预算上给予适当的重视,除了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外,还可争取其他方式筹款,杰出校友的捐资,社会上民营企业的筹款,还有一些慈善机构的支援这些方式也可成为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对这些经费的管理可成立专项监管,确保资金运用合理到位;也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实施产学研究为一体,与大型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进行自主研发,再借用企业生产推广,这样既筹集到经费,也让科研成果得以应用,使科研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3.争取国际化合作,开拓国际化视野。

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找出差距与不足,适应全球教育的潮流。加强国际间大学的办学合作,通过国际交流生、公派留学、访问学者等形式让师生直接学习感受先进的思想和教育;加强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的合作,共同研讨、共同促进,组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访问,将新型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传递给高校师生,让眼光国际化,就会有更开阔的眼界,从事科研时才不至于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另外,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引进高等人才归国服务,聘请知名学者,定期讲学或传授治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让高层次人才在自由、宽松、公平的环境中从事学术研究,让他们乐于到中国工作,同时也不至于使众多出国留学生定居海外,造成人才的流失。

4.建立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加强监督与评价。

合理的职称评定需多方努力,首先评委的公正廉明不偏不袒至关重要。在中国几千年人情伦理的文化影响下,人情大于制度,为将其影响最小化,建立专家评审库,集省内省外专家为一体,每年随机抽取调出,同时参评人员信息匿名,保证对所有参评人员一视同仁。其次评审文件明确量化,教学、科研、师德等标准明晰具体,科研与教学的比例关系确保合理。不应用单一的学术论文或课题作为科研实力的唯一标准,灵活化才不至于扼杀埋没有创造力的人才;另外,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严格的监督保证过程透明公平,确保职称评定良性进行,建立评价系统能在发现一定问题时及进给予纠正和改进。民国时期教育人才济济,培养出很多新中国建设的栋梁,而当今高等教育正处于不断探索和改革的时期,长路漫漫,上下求索,如能借鉴民国教育中的长处和优点,为之所用,必将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当代大学发展之路,有朝一日定能重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辉煌与灿烂。

高等教育发展论文范文二:高等教育诚信缺失及对策

高等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基于其教育资源与教学方式手段的特殊性,与以往小学或者中学那种单一式的教育已经大不相同。因此,由于大学生参加考试种类相当繁多,因此考生作弊的场合或者机会也随之增多。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既包括了传统的考试场合,比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测验、补考、重修考试等,还包括各种证书和资格考试,比如四六级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考试种类多了,因而在这些考试中,难以预料地会出现一些考试失信现象。从这些考试中,我们不难发现,比起以往单一涉及学期考试和学业结业的考试场合,高等教育考试本身的多样化导致了作弊场合的增多,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高等教育考试诚信的严重缺失。

高等教育考试诚信主体上的特殊性高等教育考试作弊与其他考试作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主体的特殊性上,即高等教育作弊的主体或者参与者必不可少地会有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就个人的能力来说,能够顺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其智力与学习能力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形却是,正是这群人他们却成为了高等考试作弊中的积极参与者。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重庆市某高校的学生不仅自己四六级英语考试寻求他人替考,而且还从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和获得灵感,通过欺骗方式考上研究生之后,积极组织本班和外班同学帮助他人替考英语四六级,按照三七分成,规模颇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利不少,但是最终因举报而被监考组查觉,自己和同学也被学校强令退学。细析其原因,我们会发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接触较为紧密,在一种相当开放的教育过程中,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总是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不少学生。另外,由于这段时间的需求比较多,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不少学生经济比较拮据,而自身又缺乏收入来源,易受他人的诱导而步入歧途,成为“枪手”也就较为自然了。

高等教育考试作弊手段的多样化如今考场上的作弊手段可以统分为两种,传统作弊手段和现代化作弊手段。传统的作弊手段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方式,最常见的包括携带小抄、夹带书本、偷瞄别人的试卷、交头接耳或者通过传递小纸条给对方提供答案,另外,还有在考试过程中打手势或者替考的等等。传统的作弊手段,都是通常能够想到的一些方式,利用的是考试过程中某些监考疏漏环节而实施的作弊行为,它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仅仅依赖于外在的人或者物作为载体就能实施并达到目的。而现代化的作弊手段则是最近几年来才出现的,它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涌现出的新兴作弊手段。比如,携带通信工具进行短信或者电话传递答案,或者夹带微型耳塞通过语音远程系统传递答案,还有在网上通过交易买卖答案。较之于传统的考试作弊方式,其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难以枚举。现代化的作弊方式,性质更加恶劣,对考试制度的挑战性更大。从实际情形观之,这种情况已经相当普遍,稍微留神一下就会发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厕所门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那些“提供答案”或者“助考”之类的电话与联系方式。(四)高等教育考试作弊呈现重大的危害性可以说,高等教育考试中的作弊简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是,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教育考试失范现象,我们也同时感受到了由考试作弊而带来的重大危害后果。由于高等教育的考试往往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与选拔性,但是由于作弊现象的客观存在,这些通过考试而取得的最终成绩却已经难以分辨出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人才素质的高低。比如,就笔者所在的政法性院校来看,司法考试被认为是“天下第一考”,但是,在考试前夕,有不少学生就告诉我,他们收到了可以花一定费用获得真题及答案的短信,而且不少学生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这些内容的真实性;而且,在司法考试考完之后,他们又同样地收到了可以改分或者提分的短信,并且有无效退款的承诺。如果事情真的如此,那么,旨在建立法律共同体的司法考试必将失去其存在的真正意义,由此而进入司法队伍中的毕业生,必将对司法的公正性心存疑虑,既不能胜任自身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同样也会因为品德修为的惯性而在司法实践中步入泥淖之中而难以自拔,对司法体制的公信力与司法权威的树立都将是极其不利的。

高等教育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

“诚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不可或缺,但现实生活中诚信现状之‘实然’和人们对诚信的期待即诚信状况之‘应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2〕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对于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并且有日益严重之趋势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考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通过考试作弊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是普遍心理。考生作弊的主要原因是“平时没有学好,想通过作弊来弥补其不足”,这是笔者在学生中间走访时得到的信息反馈。与以往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不同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往往是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大学课堂宽松了很多,许多大学生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甚至有些学生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直接不去,或者一学期或者一学年都在外打工、兼职,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学业。就算是去上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不难想见,由于缺乏对课堂知识的汲取以及平常对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一到考试的紧要关头,能够想到的方式只能是采取各种作弊方式来蒙混过关。

2.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有了较之以往的很大不同。众多考生认为,“作弊并不丢人,作弊能成功也是个人能力的展现”。从最开始的只有少部分人愿意作弊,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作弊,这里明显体现了考生对作弊一事心理态度的转变。就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智力都没有什么问题,考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通过考试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于那些通过作弊就能取得高分的同学,努力学习的考生总是难以接受,认为自己辛苦学习取得的成绩还不如作弊的来得轻松,导致了“辛苦学习一辈子,不如作弊一阵子”,继而产生了一种不公平感,于是在此心理的引导下也会慢慢选择作弊。正如学者所言,“考生作弊的心理态度也从以前的侥幸心理转变到预谋心理”〔3〕。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考试时通过作弊来完成求学任务的情形下,可想而知,整个学校的教学与学习风气就会急骤下降,作弊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被不知不觉地加以接受,对考试和学习的态度会变得更为随意化和轻率化,只要能够达到目的,至于采用何种手段都将不是他们考虑之列的事项。

(二)社会环境方面对诚信失守的不良引导与感染

1.社会诚信失守是高等教育考试诚信不佳的重要社会原因。高等教育考试诚信度低,与社会环境诚信不无关系。“任何个体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历史上沿袭下去的社会道德的不断内化。”〔4〕就当前来看,我们已经很难保证社会生活中什么是能够得以诚信保证的,什么东西是能够让人放心接受的。毫不讳言,我们生活中相当多的物品,都是造假与售假的一条龙服务,时不时出现的伪劣食品药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在道德防线不断退却,诚信机制不断受到质疑的当下,高等教育考试作弊也就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另外,受此影响,在公务员考试中,时不时地会出现“萝卜考试”(事先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进行了人员预设)之类的质疑之声,还有在笔试之前就有通过关系拿到试题和答案的,也有在面试中通过关系直接内定的,还有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事后递补与顶替的。我们常常感叹,在这样的各种选拔性考试的场合,面试中的“潜规则”似乎也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以至于任何人听到这些内容时也并不感到有太多的惊讶与诧异。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之后,追逐经济利益成为了中国人的共识,“以经济为中心”的口号充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实者会吃亏,在这个社会讲诚信无用。依此进行下去的恶性循环,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不断下降就可想而知,这样的社会氛围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影响到高等教育诚信的遵守与否。

2.家庭因素是导致高等教育考试诚信失守的重要原因。考生作弊,学生的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一方面,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映射到学生身上,对学生从事行为选择时具有极强的参照作用。有些父母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鼓励自己的孩子去给老师送礼,或者提前打点以获得一个好的成绩。这样的举动必然会给学生起到一个极强的心理暗示,即单纯的努力学习是无用的,关键还在于人际关系的疏通。另一方面,中国父母都关心孩子的成绩,认为成绩代表了一切,既是孩子能力的显示,也是自己的光荣与骄傲,更是自己在其他家长和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在“唯成绩论”的观念引导下,父母只关心结果,而不太看成绩取得的过程,这样一来,对于考试诚信与否,父母根本缺乏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有些孩子对自己诚信考试的辩解,父母不仅不加以正面的表扬与鼓励,反而以“他人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加以反刺激。在此情形下,父母的言行无疑会促使孩子走上考试不诚信的道路上来。

3.监督工作未落实到高等教育考试的实质环节中去。从总体上来说,考试监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考试之前的监督;其二是在考试之中的监督;其三是考试完成之后的监督。从现有的考试环节来看,整体的考试监督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致使监督机制没有体现其自身价值。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老师的监督不力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本校考试主要是本校老师监考,对于本校学生的作弊行为,老师对于那些细微的作弊动作更多采取包容的态度,或者仅仅提示一下,有时老师甚至会“同情”那些参加补考的同学,放任作弊不管。在其他的社会考试之中对于作弊行为也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再者,对考试之后的监督没有坚持到底,致使有些学生可以在考试之后通过寻求关系来进行改分或者提分。实际上,无论是考试前、考试中还是考试后,都是存在作弊空间的,既然有这些空间或者漏洞存在,我们的监督工作就要有对应性的措施予以应对,遗憾的是,现有的监督与处罚机制还没有真正辐射到整个环节,致使高等教育考试作弊之风仍有屡禁不止之势。

(三)教育体制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教育评价体制存在弊端。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是收效甚微。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即便是在大学校园,我们的教育体现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评估方法,老师和学生都把分数看作一切,分数成为评选优秀与多种资格的基本依据。比如多种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称号都离不开成绩这一重要参考系数,甚至是贫困生补助的给予,也同样附加有学业成绩方面的硬性要求,达不到这一条件,贫困性补助的申请是不可能通过的。尽管现有的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融入了其他的因素,但是考试成绩总是占据首要位置和绝对高的比例。不难想见,这必然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会放在考试成绩的取得之中,为了获取高分,往往会铤而走险去选择作弊。

2.考试方法显得过于单一。就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的科目考试来看,笔试和闭卷考试仍然是主流模式。基于此方式,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及上课教学的要求,考试内容仍然是以教材作为基本参照物的,很多答案仍然出自于教材及其上课讲授的内容。这样一来,因为答案是固定的,单纯凭借自己的想象与创新根本不可能完成此次考试,也根本不可能获得相应的分数。因此,有些考生必然就要在考试过程中做文章,通过不诚信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来通过考试。另外,很多学校都有试题库,试题来源于这些试题库存,这些题目僵硬死板,加大了考生作弊的欲望,通过事先抄写好这些试题的答案,以备考场上的急时之需。

3.学校的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诚然,每个高校都开设有关德育与基本素质方面的课程,“但是当代大学校园的德育课程越来越趋于简单化,形式大于内容”〔5〕。长期以来,大学德育教育课程的内容总是过于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也缺乏因人施教的方式与手段。学校只重视书本层面的德育教育,完成上级单位交代的任务,而对于学生的具体人格品质的完善和提高往往轻描淡写,难以深入和触及实质,缺乏具体可行的办法来塑造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由于高等院校与社会接触的面与点较多,深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诚信品质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会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慢慢缺失。很显然,在缺乏自我道德约束与内心自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诚信失范也就不是一件稀奇之事了。

4.与学校教学管理存在密切关系。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在考场上之所以不会做题,其与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不够严格有相当的关系。比如,很多学生上课逃课,要么在寝室里睡觉,要么出去打游戏,要么在外打工谋生,有些去上课的学生也往往是在课堂上讲话、玩手机、看视频等,而上课老师与辅导员往往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基于“高等教育重在自学”的这一理念,教学成为了学生自由听课的场所,愿者即来,不愿者不强迫。这样下去,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课程不能有深入的体会,缺乏系统的理解与掌握,难以得到老师的提点与正确指导,致使成绩不理想,到了考试时自然就会选择作弊。反过来,因为有些同学上课讲话,玩手机,甚至课堂中逃课,这些也都会影响到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而且也间接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听课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人的学习,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促使考试作弊的加剧。

高等教育考试诚信机制的现实对策及其确立

高等教育考试作为检验考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看到高等教育考试存在诸多弊端,仍然需要在正视它的同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完善建议。

(一)完善考试考核模式,从源头上杜绝考试诚信不佳的现状

1.改变传统的依赖卷面书写内容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考生愿意冒险作弊,主要是学校和考生都把分数看得太重,几乎分数就是一切。”〔6〕而这些分数的取得,往往与卷面成绩的好坏是直接挂钩的,即卷面内容会决定学生成绩的多少。显然,这种方式具有不合理性,因为可能存在多种原因致使学生所学的内容难以通过卷面反映出来,这大大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因而,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一卷定终身”的成绩评定方式。对其综合能力的测试,理当加入其他方面的评定因素与方式,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的问答表现,随堂进行的小测试,课外参加的学校实践活动,以及各种课题参与、论文发表和竞赛获奖等方面,都应当纳入到成绩的最终评定之中。我们需要探究和完善的是,如何把这些内容转化为最终的量化分数,以激励学生主动性学习。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个人能力的培养上来,减少学生对卷面分数测评的依赖,考试作弊的动机也会随之降低。

2.通过加强上课来反助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学生之所以会作弊,仍然与平常知识所学的充分性与理解度不够存在较大关系,因而加强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与课堂纪律是自然要求。对于此,老师应当保证上课的质量与水准,在了解学生所需的基础上,认真扎实地完善课件设计与知识亮点,通过学生能够接受并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知识的传授。另外,对学生而言需要加强课堂上纪律的约束,对于那些不认真听课而在课堂上随便玩手机、讲话、看小说、睡觉的学生,老师应当严厉制止,对情节严重者或者勒令不改者要做好记录,以通过最终成绩予以反映。对于逃课、旷课的学生,更应该从严打击,达到一定次数,可以通告家长或者要求退学,以强硬的内部政策重振课堂氛围。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内充分汲取知识,考前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与准备,所谓的考试作弊也必将随之烟消云散。

3.改善单纯依赖书本知识的封闭和僵化的出题模式。从高等教育考试作弊的实际情形观之,绝大多数作弊仍然是带小抄、带书翻答案等,其原因在于,他们都知道考试题几乎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或者在学校的复印店就能买到往年试题的答案,而且他们也明白这些试题都是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度的,只要考前几个小时的时间“花点功夫”,一切都能“搞定”。基于此情形,试卷的制作者应当改变一成不变的出题套路,把死板僵化的题型作为活题予以呈现,给学生以灵活的选择与裁量权。我们考虑,有些试题必须需要通过转化与吸收,而不是简单通过书本就可以复制过来的现成答案,以让学生省却作弊的任何想法。另外,学校也不能一直使用试题库的现成试题,应该更多地融入一些社会事件与更新案例让学生分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关心时事的态度,也能减少高等教育考试作弊的不规范行为。

(二)通过加强高等教育考试监督手段来保障诚信机制

就现有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来说,缺乏有效的监督是考试诚信度不高的因素之一。首先体现在没有明确和可执行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可以说,作弊现象在考场上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考生和老师都无所忌惮。因此,应当明确法律法规中关于高等教育考试作弊惩罚的规定,使得各高校拥有统一的处罚依据。笔者认为,通过法律武器来加强考试作弊的惩罚力度,可以使考生知难而退,更加自律,这样考试的诚信度就会有所提高。另外,我们还必须加强考试监督机制。加强考试监督机制是指,既要对考生的监督力度加强,同时也要监督老师的规范行为。监考老师对于考生的作弊行为不管不顾,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情考生、帮助考生作弊、事前漏题、事后改分等行为,都是严重偏离当前高等教育考试的应有轨道的。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毫无疑问只会助长考试作弊的歪风邪气,也不利于考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无法营造公平竞争与人才选拔的诚信氛围。因此,加强考试监督机制,并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单向行为,而是要辐射到考试过程的方方面面,保障高等教育考试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实施。

(三)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制度诚信应当是有记录的,并且是能够对个人的日后生活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的。基于此考虑,诚信档案制度的建立就有其可行性,而且能够辅助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顺利开展,以督导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诚信的尊重与重视。所谓诚信档案制度是指,根据个人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诚信表现而建立的独立数据库,并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或者非诚信行为记录其中,从而可以备案可查的制度。“诚信档案的好处在于该档案是跟随本人一生的,不仅是学校,包括用人单位和其他单位都可以查看该考生的诚信记录。”〔7〕建立诚信档案,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个人诚信的重视,加强他们对品德方面的修为。这样一来,在工作岗位或者奖学金等的竞争之中,诚信记录较好的学生就会处于优势;反之,有违反诚信行为的学生就会失去很多机会,为自己先前的不诚信行为付出代价。诚信档案不仅仅是要建立,而且重点是要落实,在进校之初就要进行宣讲,通过个案方式或者讨论方式事先让学生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进去,督导学生树立诚信氛围。

(四)校园诚信教育应当作为高等院校的必修科目

加强高等院校诚信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和完善师德师风的诚信教育。就传统的高等教育而言,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疏于对个人品性方面的引导与要求。因此,正如学者所言,“要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的现象,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8〕。尽管有些高等院校也会强调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是这些教育仍然显得太过表面化,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在形式大于内容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敷衍了事,致使诚信教育被人为地遮掩了。鉴于此,必须改变当前说教式的诚信教育方式,在诚信教育中加入更多的实质性内容,相关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身边的事例进行循循善诱,多举办一些诚信课堂与诚信公益活动。而且,笔者认为,我们不仅仅是在德育课上,而且在专业课和平常生活中都可以融入诚信教育,把师生的诚信信息反馈到业绩考核中去。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和老师多参加有关诚信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诚信理念真正能够深入人心。随着诚信必修课的有效开展,笔者相信,学校的诚信氛围一定能够得以逐渐建立,高等教育考试的不诚信行为也就会逐渐消失。

(五)营造社会诚信是确立高等教育考试诚信的重要社会因素

高等教育考试诚信的提高有赖于整个社会诚信的有力引导,可以说,当前社会诚信疲软是高等教育考试诚信不佳的重要诱发因素。具体来说,首当其冲的应当是政府公务人员诚信力的提高。作为社会权力支配者与社会活动的管理者,公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社会中的广大民众,如果他们都不能以身作则地自觉树立诚信,则很难要求下层民众对诚信的遵守与信赖。就当前来看,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不可谓不严重,其根本原因仍然与个人诚信失守关系莫大,加强权力监督的关键仍然在于探究良好的诚信运行机制,通过对政府行为加强诚信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减少腐败和各种不诚信行为的发生。“政府信用是最大的信用。如果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切实恪守诚信原则并率先垂范,那么人民群众就会从心底里信任党和政府,积极追随效仿。”〔9〕另外,我们必须依靠法治力量来引导社会民众的诚信确立,对严重非诚信行为,比如制假售假者,应当一追到底,严惩不贷;对那些诚信记录不良者,应当彻底杜绝他们加入该行业的机会,防范非诚信行为的再度发生。对诚信模范与道德楷模,我们要大力宣扬,让诚信文化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以引导整个社会进入“诚信至上”的氛围之中。高等教育考试诚信是社会诚信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够从大环境上解决了诚信失守的问题,那么受此影响与感染,高等教育考试诚信问题也必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高等教育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高等教育论文

2.高等教育战略论文

3.高等教育学相关论文

4.高等教育论文

5.关于高等教育问题论文

6.浅谈教育与人的发展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