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论文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子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哲学论文篇一
浅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政治哲学非常有远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一、“道”论体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道”,其一切主张皆是围绕着“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道与德既然密不可分,那么自然和政治也应该密不可分。老子认为既然自然界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拥有着自己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自然而然的运行下去。只有人们认识并掌握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遵守它,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才能得到顺其自然的发展,这就是老子说的“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可见“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
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也是贯穿《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言说的道不是“常道”,能给出的名不是“常名”,不可道之道是永恒的、不变的道,可道之道是暂时的、可变的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本体,是万物的宗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根基,道归根到底是浑然完整的“一”,无名无形,道是宇宙人生的总法则、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指出,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的法则是自然,即“道”是根据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运动的。
2、道的存在状态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状态。老子用“法自然”来规定“道”,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应该遵从自然的法则。但是天地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意志和情感,听任万物自然生长与消亡,圣人可以体天地无心之道,不刻意表现仁爱,也不以个人意志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天地没有意志,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对万物不偏爱不嫌弃,它滋养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养育了万物却不居功自傲,是万物的主人却不对万物加以干涉。老子从万事万物的观察中得出结论:天道自然。
二、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把对国家的治理分成几个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说,最高的境界是人们感受不到的政府的存在;其次是人们知道政府做了很多好事而赞誉它;再其次是人们畏惧政府;最差的是人们痛骂政府。政府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政府是多么悠闲呀,他们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1、“无为”指的是无私,老子看到统治者个人的私心私欲乃是政治混乱的一大原因,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横征暴敛等行为都是由于他们的私心和私欲所引起的。只有消除了私心私欲,然后才能达到无为。
2、“无为”也指要顺应自然,不枉为。此即“无为而无不为”。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性,只有遵守这些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违背规律任意妄为。人们顺应了天时,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再加上人的努力,那么办起事来将是十分容易成功的。
3、在政治上,“无为”主要是指不扰民。老子主张“以无事取天下”。这就是说,执政者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政令,尽可能地不去扰民。人民不受惊扰,自然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因此亦可繁荣富强,就不用费尽心思去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三、小国寡民是老子 政治 哲学思想的产物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以他的道论为出发点,引申到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其理论浑然成一整体。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认为要尽量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安定 的目的。因为老子相信天下万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预。
老子的理想 社会是小国寡民,在老子的理想国家中,社会秩序无需威慑力量来维持,虽然有国家和兵器,但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战争灾难,也没有苛捐杂税,没有统治者的暴力压榨,人们过着富足的生活,尽管老子的理想国是与现实有距离的,但是它确是老子对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老子所设计的理想社会,其实是对当时在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不公平等现象的抗议,是对伴随着社会进步而来的退步思潮的批判。
老子的治国之略,目的在于反对统治者的恣意妄为、与民争利的昏暴政治。在老子看来,如果为政能够实行无为,让民众自我教化、自然 发展、自然完善,社会就归于淳朴和安定了。当然,老子的政治主张也是不为统治者所接受的,尽管老子看到了社会财富越增加,老百姓就越贫困的现象,但是老子不了解劳动异化的本质,企图以“无为而治”的自然无为思想来消除社会的异化现象,其结果非但不能消除社会的异化现象与异化关系,反而以一种非异化的形式遮蔽了人类社会异化现象的本质,成为一种“知足常乐”、“逆来顺受”的消极避世的适应主义思想,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消解人的斗志,抹杀人的个性和情欲,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老子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可知,其理想国的要义在于摒弃阶级社会的粉饰,在于民心的返璞归真,向往人心的淳朴,人际关系的自然。所以,我们可以说老子的理想社会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价值追求,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超越,更是老子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批判。因此,老子的小国寡民不是一种倒退,而是小农 经济在老子思想中的反映,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老子的社会思想是有着进步意义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具有浓厚社会政治思想意蕴的政治哲学,其无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对构建现代社会政治思想仍具有哲学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3
[2]王弼,老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高亨.老子今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