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

2017-03-20

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善于用人著称,他比项羽更老练,更懂得人心需求,也善于给人才发挥的空间,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欢迎阅读!

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砀郡长、 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 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14] 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15-16] 。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刘邦的管理制度

管理学上有一个“奥格尔维定律”,说的是一种人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每个企业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强的人,企业就能发展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还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楚汉相争,刘邦能够得天下,成就汉室大业,除历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张良、韩信、萧何等良臣勇将的鼎力相助。

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他善用人才,能够把天下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利用秦末之机,兴汉灭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纵观刘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点:

1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2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3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才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等,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4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5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6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汉室大业,与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人才。我们搞企业管理也要把人搞明白,了解人才能驾驭人,才能使用人。

历史上最早的管理者是谁?

人们经常把历史理解成一部帝王史。其实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领袖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是往往丰功伟业与诸多缺憾于一身。在没有帝王,没有领袖,甚至出现分裂,出现战乱的时候,文明却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这说明很多的精彩,都不是由帝王创造的,而是由作为社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士人创造的。——组织管理读书心得(2)

官僚帝国是一个不大好听的字眼。其实每一个国家政权体系,都是由很多的职业官僚来维系它的日常运营的。有人称他们为文官。但职业军官的群体,又何尝不是按照相同的组织序列和管理程序建立起来的。如果称古代帝国为文官帝国,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浪漫化?

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形成它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制度。这一层人以及他们的组织,所服务的利益既有别于具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比如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宗族利益,也不同于君主和王室的利益。他们既不是大家族的长老理事会,也不是君主的家丁和奴仆,他们是一个相对中立和独立的政治中间层,服务于一系列普遍的,总括的,非个人化的,甚至是超集团的社会管理目标。

官僚帝国制里的官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从事社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

现在街面上的一些历史书,尤其是自称传授管理经验的历史书,它们的写法,往往偏重于了解帝王统治术。但它们不了解,帝王统治术,大量成分都是针对官僚体系和官僚群体的驭人之术,刁钻严酷,却与管理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组织并无直接关系。一旦脱离了社会这个大背景,以及社会知识(姑且不论社会科学)、社会经验的大框架,单纯以自我为中心的驭人之术治理国家的,历史上鲜有成功案例。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统计,共有83个王朝,559个帝王。这些人生前真正有英雄作为的寥寥无几,有拨乱返正和开辟盛世的业绩的,就更少。这也就难怪书店里的帝王故事,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个人,即便用现代语言加以重写,再添油加醋,也让读者免不了有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感觉。

其实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领袖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是往往丰功伟业与诸多缺憾于一身。在没有帝王,没有领袖,甚至出现分裂,出现战乱的时候,文明却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这说明很多的精彩,都不是由帝王创造的。

相比之下,《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比帝王传略更有意思,正因为它表现的,是汉后整整一代士人,包括官僚和本可跻身官僚行列却丧失机会的人,他们的使命感,他们的谋略,他们的组合,以及他们的作为。曹魏、孙吴,刘蜀,再加司马晋,其实自己都是官僚出身。在他们周围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重建天下秩序,同时也为了实现个人抱负而走到一起来的士人。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只是故事。但它的人物定位,并没有违背史实。

其实,假如把整个中国历史仅仅当做一部帝王史,读起来是会相当枯燥的。假如把整个中国历史仅仅当做一部阶级斗争史,读起来也会近乎荒诞的。把中国历史当做是一场社会、社会精英(即士人),与各路英雄、强盗相互斗法、相互合作的大剧目,才真的叫人看出无限精彩,解读出无限教益。这不是谁可以把历史编导成这个样子,这是因为历史本身就具有这场大戏的种种资源。所不同的,只在于看戏的人自己怎样看。

因此,通过读史来学习管理,一定不能仅仅着眼于几个帝王,而应善于发现士人中间的,也就是那些真正的社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经验。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