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2017-05-18

随着考试的即将来临,你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这份设计良好的试题卷将会有效的去检测出你的学习情况。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一新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一新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灰烬(jìn)槁暴(pù)自艾(ài)自怜

B.召(zhāo)唤摇曳(yè)戕害(qiāng)百舸(kě)争流

C.给(jǐ)予熟稔(rěn)句读(dòu)入不敷(fū)出

D.谄媚(xiàn)瞳孔(tóng)雉堞(dié)面面相觑(qù)

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片,上片重抒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写景,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师说》一文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C.荀子的文章论辩析理,精微周密,逻辑性强,《劝学》就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推理的方法运用了排比和对偶的句式,形象生动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的主旨。

D.《十八岁出门远行》在意蕴层面上具有哲学意味,作者受荒诞派和卡夫卡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戏剧性地提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人处在此世界中的深刻迷惘。

对《相信未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著,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作者自己。

C.这首诗句式基本整齐,隔行押韵,不少句子开头用字相同,使韵律和谐,有一种固有的音乐美。

D.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相信未来》中的比喻喻义深刻而丰富,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节中,把“笔杆”比成“曙光”,是因为曙光光芒万丈,给人温暖的感觉。

B.“用孩子的笔体”写出了诗人意念的纯真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C.第四小节中的“睫毛”“瞳孔”,喻指未来的人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能够不为假象所惑,能够看清历史真相,体察生活真情。

D.“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中的“脊骨”指独立自由的思想、特立独行的人格。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媒体惊讶于一部关于足球的电影在美国这样一个对足球不太感冒的国家里能取得如此成绩,最后,纷纷把这一成绩归功于青春逼人的凯拉。

B.我省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诚信等级。

C.最近热播的《北京青年》讲述了几位对生活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放弃眼前安逸的生活,去闯荡属于自己的未来,他们的父辈却认为他们是吃错药了。

D.“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3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B.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C.要在整个学校里树立起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风气,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他主演过十几部电影,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在国内影视界乃至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厉,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B.这时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像蒸汽丝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涨,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

C.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枉想!

D.我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冰山上攀援绝壁,被缺氧的滋味吓破了胆。隔绝了空气,生命便飘然而逝,成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讨论。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①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在本质上文化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上得以流传,如建筑、石刻、竹帛纸书等。更有一些直接借助人脑储存,如口头流传的一些史诗、歌曲等等。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如政治(古人称“经邦济世”之术,与现在的经济概念有些不同)、娱乐功用以及在科学技术、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功用,这些功用不应混淆。

②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娱乐功能。鲁迅所说原始人抬木头时发出的“吭唷吭唷”之声,渔猎之族在石头和崖壁上刻画动植物形象,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这些行为后来被我们称为文艺。宽泛一点,饮食文化之类也可列入其中。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拯救濒危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假如哪天我们只能听到超级女声一种声音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③国家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与文艺没有太大关系。中国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推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近两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衰落不过在近一、二百年。只是腐败的统治者往往将大量社会资源用于享受这种精细的文艺,造成批判者迁怒于这些娱乐性的文化功能。文艺本没有亡国的罪过,不是“后庭花”亡宋,而是宋朝有问题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文人不解,讹传至今。文艺本质上是没有功利性的,我们不应对此要求太多。对本土的、外来的文艺都不必以有用无用权衡,只要无害即可。但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如战争中的军歌等等。寓教于乐,更容易被人接受。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教”的“乐”就应该淘汰。

④中国文化是唯一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过去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原始文化的特征。通过更多地了解中国交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已越来越少。但又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宗教是儒教。其实在中国虽然常将儒道释三者并立称为“三教”,许多地方神庙中也供奉孔子像。但儒其实只是儒学,它主要传播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一观念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极为重要,因此被历届统治者推崇。它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和后来统治者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加入的消极因素。如反对变革、维持现有秩序以及一些落后的伦理观。中国现在在国外到处建孔子学院,希望要有选择地传播儒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要把那些糟粕也宣传出去,尤其不要自己继承。传播出去害人,继承则害己误国。

⑤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一。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连钱钟书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只敢将自己的文集称作“管锥篇”,像我们这些知之不多的人更不能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

B.西方学者认为,不被宗教左右是成熟文化的原始特征。

C.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可能是娱乐功用。

D.文化有的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得以流传,有的直接借助人脑储存。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用“战争中的军歌等等”之例说明文艺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

B.第③段用“后庭花”之例是说明造成批判者迁怒于娱乐性文化功用的原因。

C.第②段用“鲁迅所说”之例是说明饮食文化之类也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

D.末段用钱钟书之例说明我们更不能对中华文化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超级女声这种文艺节目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发展娱乐性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B.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将反对变革等一些落后的伦理观加入儒学。

C.作为“三教”之一的儒教,其传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

D.向国外传播文化应该遵奉“扬弃”的原则,自己不愿继承的,也不要勉强塞给别人。

阅读下面的作品,请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共22分)

祝 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变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和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则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丽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奇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读过千遍以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小题1】文章开篇就引用《关雎》诗句,有何作用?(6分)

【小题2】简析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并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1)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

(2)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小题3】第4段中说,为什么作者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4分)

【小题4】作者说哪怕“在诗歌的低潮时期”,也“从未对诗失去信念”,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概括作者持此信念的原因。(6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齐州泺源石桥记 (宋)苏辙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继作,桥遂大坏。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

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小题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流为瑝,其浅可揭揭:提衣涉过浅水。

B.桥不能支,辄败败:失败。

C.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佚:通“逸”,逸乐。

D.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属:zhǔ接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 / ②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

B.①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 /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其利与民共者 / ②其可怪也欤

D.①非李公之老于为政,……桥将不就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对建桥的起因、过程和桥建成后良好的效果,均依次作了交代,周详简明,有条不紊。

B.文中议论由小及大,对“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死板做法,提出了批评。

C.本文见解深刻,切中时弊,说明作者本人亦是一个卓有见识精于吏道,脚踏实地的政治家。

D.本文先议论,后记叙,文笔工巧华丽,铺排叙述,长于概括。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7分)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晚 (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小题1】这首诗中的 和 体现出了晚春景物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4分)

语言表达

请简要概括以下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某网友呼吁“无座火车票应该半价!”的微博在短短几小时内被转发近16万次,赢得近4万条评论。“人民日报”“新华视点”等媒体微博也随即发起相关讨论。某网站投票显示,近8成网友支持站票半价。

铁路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目前实施的《铁路客运运价规则》,车票价格主要是依据其距离长短来制定的,距离长票价就高。“无座票”是目前铁路运力和供需还存在矛盾情况下的“折中”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不卖站票,很多人都回不了家”。

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使其组成前后衔接,意思连贯完整的一段话。(3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依次填入的序号是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______,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小题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

【小题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

【小题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5】生乎吾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月夜散步听见了清脆的鸟鸣,于是写下了《月光与鸟鸣》;看见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织毛衣的祖母,不禁湿润了眼;深冬时节的几颗绿芽,跳进了视野,激起了遐思;忽而想起了乘公交时为我垫上一元钱的男孩竟不知姓名……

生活中的小事点点滴滴,有些很快随风逝去,而有些却触动了我的心,留在了记忆里。

请以“生命的触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感情真挚内容真实,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