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要: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但现实却不甚理想。从山西农业信息学院入学新生水平、教学内容、课堂管理等方面阐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思想及举措。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0引言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促使全社会范围内各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信息化,如今企业办公早已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招聘人才时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同时,学校很多专业开设的课程越来越依赖于使用计算机来做一些辅助性的实验和模拟,这都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现实状况是,有相当一部分职员进入公司后,仍然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熟悉、学习基本的办公软件的应用,这无疑降低了工作效率[1]。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有责任考虑如何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师,同样有责任思考如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这一技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为例,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一些改革思想及举措。
1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入学新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差异大,总体水平偏低中学信息技术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教育条件及对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使得入校新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且总体水平偏低[2]。据调查统计,我校入学新生中仅有少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安全、网络基础知识很熟悉,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较了解,能够上网浏览网页、聊天,对Office办公软件可以做到简单的应用,但不够深入和熟练;仍有少部分学生只会开关机器、上网等简单操作。
(2)授课内容及方式不合理我校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病毒及信息安全、Windows7操作系统、Word2010字处理软件、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及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相呼应,实验课程的教学项目主要包括打字练习、邮件收发,Windows7的基本应用,Word2010基本操作、文档排版,Excel2010数据录入、公式和函数的应用、Excel图表的应用,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等,基本属于验证型实验,缺少设计型实验。实验内容大多已经设计好,学生只需要按照步骤去完成,无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采用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分离教学”方式,理论课讲授之后学生不能马上操作,不能当堂验证所学内容,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也不利于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应用。
(3)学生上课状态差,课堂管理不足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在案例中贯穿各知识点,相对于单纯讲解知识点效果要好一些,但依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课堂缺少互动、缺少生气,既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不能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导致学生上课状态很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看手机现象很普遍。而大多数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会花太多时间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有时,即使想管、管了,也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或者因方法不对,学生会对老师有抵触情绪,适得其反。
(4)学生缺乏思考,应用能力不足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基础课学过也练习过的操作,学生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不会。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学生对于操作练习太少。《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知识点和操作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去熟练掌握,而学生们大多是上课听过、实验课按老师要求练习过就算完成了任务,课后不会再去练习、应用。二是,学生缺乏思考。学生上课时一味地按老师的要求练习,遇到问题首先不是想着自己解决,而是依赖别人或放弃不做,没有形成思考的习惯。
2教学改革思考及举措
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现状,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给出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对此现状有所改善。
(1)针对学生水平差异,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育在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的情况下,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导致部分学生上课没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总觉得时间不够。因此,建议采取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多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稍高的练习[3],充分利用他们的上课时间,或者也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课后去完成,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多指导,同时要督促他们课下多练习,以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
(2)案例驱动教学,实验偏向综合首先,我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实验课时,凡是涉及到操作的教学内容都安排到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同时完成操作的讲解和实践,这样,在讲授某个操作后,学生可以实时验证,做到理论、实践不分离。其次,讲授知识点时依然要以案例驱动的方式讲解,从案例出发讲解各知识点,而案例的实际设计由学生在学习各操作后自己完成,相当于立即对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应用,有助于之后完成更加复杂的实验内容。最后,在实验课安排上,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步,先让学生练习讲解过的案例,掌握基本操作。第二步,布置复杂一点的任务,并简要列出操作步骤,让学生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遇到问题时该如何抽象、分解,将问题化解为操作步骤逐步去完成。第三步,布置综合性的实验任务,由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要求,实验任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例如,针对Word和PowerPoint,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写出相关文章,并自行设计完成文章的格式设置及排版,再做成演示文稿,添加各种动画、音乐,最后向所有同学演示自己的作品;针对Ex-cel,给学生一张学生基本信息及成绩表,要求学生计算出平均分、总分,进行排名,并根据要求计算出每个同学可以领取的奖学金数额,同时要求根据表格做出男女生比例分布饼图等。实验内容设计时,不再把操作步骤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去思考,经过思考的东西就会更加深刻的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也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课堂质量由于办学时间短,青年教师在我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较大。青年教师相对于年纪大点的教师思维活跃,与学生更容易相处,但是对于知识掌握的系统程度、阅历、经验都不如后者,因此,青年教师一定要花更多地时间去学习。一方面要学习所教课程的相关知识、最新发展动态,并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会“管”[4],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堂管理艺术。独立院校的学生相对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很有创造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要差一些。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管理提出以下建议:①让学生上课记笔记。记笔记能增强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②授课过程中设置一些课堂作业、提问或者由学生上讲台演示操作,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防止学生上课做其他的事情;③看到有学生没有听课,可以围绕当前正在讲授的知识点对该生进行提问,并对其刚才的行为予以提醒。④实验课上,要督促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随时进行指导,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结语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肩负着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求的重任,关系着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学生能不能快速适应社会,为社会更好地服务。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寻求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更合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应用能力,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社会的进步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洁群,马婷婷.《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2015,25(3):86-89.
[2]普运伟,耿植林,陈榕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课程改革思路[J].计算机教育,2013(11):13-18.
[3]郭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以厦门南洋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2013,10:143-144.
[4]赵志敏.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德州学院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二: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模式。翻转课堂的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应用到了众多教学活动中,实践研究表明,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广大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以笔者任职的学院为例,该院教师都可以通过公共的世界大学城平台建立丰富的空间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云空间进行畅通,自由地学习、交流、上传各类学习资源,使得课堂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与“学”更加的自由[1]。
2翻转课堂教学
2.1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教师事先创建好已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家中或者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以及完成作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由之前的内容传递者转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能够自己掌控着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性更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2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流程的改变。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2]。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进行对内容的消化理解。翻转课堂则是将教学过程转移到课下,学生在课前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则用于学生的答疑解惑,小组的协作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
(2)师生角色的改变。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呈现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互换,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转变为学习的教练,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答问题,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对具有相同疑问的学生成立小组,并且可以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学生们相互学习和交流,而不仅仅依靠教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
(3)教学资源的改变。翻转课堂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目前10分钟教学视频(也称“微课”)是主流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通常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等内容而制作成的视频形式。利用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在课外或家中观看教师的视频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不必像课堂听课那样精神高度集中,或是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统一授课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暂停、快进、回放等多种功能来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在线留言或即时依托网络平台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另外,通过视频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中的复习和巩固。
2.3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
(1)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下学习视频,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学生的自觉性还不够强,使得这个环节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以至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需要有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持。这是翻转课堂最基本的运行平台,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环境也越来越好,比如,在很多高校利用了世界大学城进行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云空间来达到“教”与“学”的双向性互动,也有一些院校自建了翻转的学习平台,都具有其各自的优势。
(3)需要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的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成效,如果视频质量不高,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学生是没有观看兴趣的,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会反感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同时应有较高的视频制作和各类学习资源的编辑能力。
3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3.1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
由于高职生源的多样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方面的了解和操作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显然传统的集体教学方式在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上已很难适应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而且不能体现出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要求,因此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3.2教学内容更新快,信息量多,课时量不足。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说信息量时时都在更新,课程承载量越来越多,单一地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另外,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课时量进行缩减,导致教师在讲授时也只是课程内容的简单传递,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学生难以跟上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地更新现状。
3.3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不再实行单一的期末考试,而是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与否作为对学生考核的标准和对老师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这就引起了老师教学的侧重点转向了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讲解,而学生也只注重考试内容的掌握,如何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学生无法全面掌握该课程的相关内容,缺乏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造成考核和课程学习脱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也是非常局限的,因此也远没有达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初衷。
4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行
4.1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实例准备教学资源,例如电子教案、参考书籍、历年课件、微视频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学习网站等[3]。把这些资源放在专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在课前可以提前进行课程的预习。微视频是整个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微视频的制作上更要多花心思精心准备。根据每个微课的知识点录制微视频,详细地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使学生能够按照微视频的操作步骤来完成实践。为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耐心,视频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视频要短小精悍并能反映教学关键内容为标准。如以“Excel图表的制作”这一知识点为例,为了引起学生观看视频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制作视频前就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设置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导入跟本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如引入Excel图表的功能和用途,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领域用到了图表,图表有哪些类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等。同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兴趣。常用的微课制作软件有PPT、会声会影、Camtasi-aStudio等。通常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4.2课前学习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先自学,老师后教,所以学生的课前学习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选择暂停来实行边看边操作,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点的快速理解。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或者是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较差。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构架好完整的教学体系。比如首先可以在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前设置一个导入话题,目的是能激发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有兴趣地过渡到新的知识。然后学生可以同过共同的交流平台开展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将自学中的疑惑带到课堂上解决。,最后学生通过平台中的测试题来检验自己对于该知识点的预习情况。
4.3课堂活动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对单个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并指导有相同疑问的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同时可以由教师布置一些任务,针对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小组协作共同完成,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知道学习这些知识是实用的,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并且下面以用word制作电子黑板报的任务为例,这是一个综合运用了Word各种功能的实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功能。比如里面牵涉到的知识点有文字和段落的格式化、分栏、图文混排、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的设置等,能完成一幅美观又贴近主题的黑板报,学生对Word的知识掌握也就比较充分了。由小组的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来完成作品,然后再来演示,各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提问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评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同时对于一些问题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掌握得很好的同学,可以再拓宽一下知识面,加深一下难度,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知识的巩固。
4.4课后任务
在课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及问题作出总结,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去完成,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薄弱环节可以登录学习平台回看微视频,最后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中的留言板等交流方式向老师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以后翻转课堂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结束语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课时少,实践操作较多的特点。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供了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在实施中也面临着诸如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和实践,不断地去积累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符合翻转课堂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