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期末论文
现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忽视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课程期末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课程期末论文范文一:茶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影响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从产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且发展长久不衰,是由其自身独特的原因。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中,它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茶道精神就是很好的体现,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三观”和积极的心态,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提升内在的气质和修养。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我国的茶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人对茶的研究成果体验,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侧面反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精髓可以归结为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有社交、礼仪、艺术等诸多方面,并且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大。高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它的教育内涵与茶文化是有某种程度和意义上的共通性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用茶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内涵的描述,分析了茶文化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我国茶文化的综述
茶文化是人们以茶为载体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它的核心是茶。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为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对茶文化定义,它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与茶相关的一系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从属于“中介文化”的范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茶文化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产业科技以及茶类和茶具、茶艺、茶画等等艺术表现形式,由茶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茶道精神、茶德等方面。总体上来说,它的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我们从茶事活动的行为文化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来完成。我国古代诗词中像“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充分说明了敬茶的习惯已经形成。此外,还包括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风俗。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茶艺习惯也大不相同,各自有自身的特色,这也正是茶事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除了行为文化外,还包括心态文化。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所包含的新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是在前期茶事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在品茶时内心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并且由此产生一系列丰富联想,体现出茶叶生产以及茶区生活的文艺作品,把茶艺和人生处世哲学充分结合,进一步上升到哲理层面的高度,也就形成了茶德、茶道等。这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占有核心位置。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简述,可以看出,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为一体的产物,它的各种衍生行为和现象都是茶叶多样性应用的一种体现,这些文化是围绕茶展开的。
2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形成主体的多元性
首先,我国古代的政治体系是以帝王为最高统治的,它的地位特殊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茶文化的发展。纵观古代帝王将相,有很多是直接参与到茶文化形成中的,例如宋徽宗、乾隆帝等等都对茶情有独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诗词[2]。其次,人民群众是茶文化形成的直接创造者。古代人民不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物质成果,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精神财富,这些对后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准则,基本上最后都纳入到了茶文化的构成体系中。例如当前社会中还有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讲茶”的传统习惯,这也正是茶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体现,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和谐文化。第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一种寄情传景的致和之物,可以通过茶来表达思想情感,通过茶来陶冶情操,提升内在气质。这在历朝历代都有明显体现。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饮茶特点各不相同,这样所形成的诗词也就各有特色。但是,中心不变,即围绕茶来作文章,推动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2.2历史传承悠久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文明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时期,并且这种文明从诞生到现在没有被隔断。茶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论述的准确性。“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最早体现人们对茶的认知和关注的,经过神农氏之后,从神农时代至今历经几千年历史,出现了神农氏、陆羽等的茶研究代表人物,陆羽更被称为茶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例如茶道、茶艺文化传入到了日本、文成公主带茶到塞外、寺院引入茶,实现了禅与茶的结合文化、文人饮茶题诗等等,都是很好的体现,因此,它在时代的发展中变得更具有内涵和独特性。
2.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每一种文化都是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例如四川少数民族喜爱饮用砖沱茶,西北地区青海、西藏少数民族饮用紧压茶,武陵山一带的土家族饮用擂茶,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喜欢饮用烤茶等等。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饮茶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与其生活环境和人文文化有重要关系的。
2.4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我国的茶文化结构具有物质、制度、行为以及心态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的物质文化主要有茶叶的选种、栽培、加工以及包装运输等劳动,同时也包括与饮茶相关的茶桌、茶具等的事物存在;其次,它的制度文化包括茶叶专卖制度、茶马贸易等;第三,它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民风和民俗的形式表现出,属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国形成的习惯和定势;它的心态文化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心理活动,长久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层,而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历史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意义,因此,可以说它的构成体系是十分完整的。
3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3.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述提到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精神,而茶道精神又是和茶人精神紧密相关的。茶人精神指的是茶人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茶人应为具备的素质、风范和面貌。它最朴素的表达就是“默默的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出来的。那么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就可以充分的学习茶人精神,从茶文化中吸取营养,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这对其未来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以茶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对茶道精神的领悟体会到深层含义,从而自省、审己,正确的定位自己、看待自己,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调整人机关系,从而能够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这对现代社会的稳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3.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就是从中领会,并与人的追求相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以细微的感官来感受茶道,去探寻未知的事物,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层面上超越自我。茶道精神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仁义、诚信,这两方面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很多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随意毁约等导致诚信意识严重丧失,而茶文化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品茶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茶道精神,注重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仁义,从而改变自己重新塑造人格,修身养性,以正确的心理心态来服务于社会,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利人利己的贡献。
3.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高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各个方面都还处于成长完善阶段,那么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入茶文化,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仅对学生而言,而且对于高校自身来说都是如此。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其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整个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哲学、美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论,而且也渗透了各个宗教的传统文化精髓。高校学生可以从茶文化中体会领悟到华夏文化的魅力,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事,从言行、心理、价值观等方面来不断改进完善,使其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特点,以茶道精神指导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达到修身养性的同时升华自我。
4总结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茶文化涉及到的领域较多,所蕴含的内涵极为丰富,这些都是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形成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特色。它对于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方面也是十分有益的,它所体现的诚信、仁义、大爱、宁静致远等的为人处事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改掉陋习,健全人格,从而促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心理,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辛自强; 张梅; 何琳心理学报2012-05-15
2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 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02-15
心理健康课程期末论文范文二: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摘要】
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心理健康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手段,结合音乐,能够更好的降低人的心理防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而且对于心理困扰的预防方面有很大的效率。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的大学生认为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音乐治疗
1.引言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在社会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正因为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特殊地位与时期,同样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有关调查显示[1],我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到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我国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2]:①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②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③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⑤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⑥具备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情境一般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是指个体心理行为活动时所处的场所、氛围,接触对象的态度、情绪及期待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狭义的情境要受到广义的情境的制约和影响。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调整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取得事业成功。⑦具备对各种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者为了某种需要,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⑧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音乐治疗,是通过结合音乐来治疗心理问题的新型治疗方式,它是20世纪以来兴起于欧洲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在国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治疗也越来越重视,在国外有一类人被称为灵魂歌者,他们便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影响人的情感。音乐治疗,注重的是音乐对人本身的引导作用,有研究表明[3],当音乐的节奏与人的心跳一致时,人体就会分泌大量的荷尔蒙,这些荷尔蒙对于放松人的神经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说它是通过对人本身的引导,让人体自身来治疗自己的一种疗法。那为什么我们不叫它音乐引导,而是音乐治疗呢?我想正如冯友兰老先生所说的一样[4],“正如今天我们还是说‘日出’、‘日落’,虽然我们完全知道日既不出又不落”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它对于事物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影响。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承载人类的情感,对于人类的心理调节与治疗同样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在国外很多人都会利用音乐去治疗癌症病人,音乐是最有效的调节人的心理方法,所以音乐国外的医生才会选择用音乐来治疗癌症病人。音乐容易被接受,有效的降低心理防线,便于帮助心理困扰者解决心理问题。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随机收取两百人。
2.2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问卷《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2.3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以及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
2.3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87%的大学生因多方面原因存在心理压力,51%的调查者在心情不佳时什么都不做,而一部分调查者会采用大声叫喊、大量运动等措施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98%的调查者认为音乐对于心理健康有调节作用,认为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
结语
音乐治疗是时代的产物,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基本上解决了传统心理干预手段所遇到的问题,更能为人所接受。在大学生中间用音乐治疗来取代传统心理干预手段,这样不但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在大学生中间迅速普及,对于心理困扰的预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郑好.论音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0.
[2]魏玮.论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刘沛.音乐教育-音乐心理研究的历史视野和前沿课题-理论背景与研究个案[J].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心理健康课程期末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2.大一期末心理健康论文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4.2016级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论文
5.大学心理健康课程论文
6.大学心理健康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