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作为数学老师,在一年级的家长会上就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跟各位家长说一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仅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篇1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上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也很期待跟大家交流。
我想咱们家长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有这么两个,一是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再就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为数学老师,接下来我主要就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跟各位家长说一说。
一、总结期中考试的情况。
1、介绍本班总体情况
2、分析期中考试总体情况和容易出错的题。
考试是检查孩子们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但分数不是评讲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让孩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分,及时查漏补缺,找出错误的原因,特别是由于粗心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发挥失常,明显低于自己水平的时候,要尽快调整好学习状态。
二、本学期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方面,我们班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也许是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营养也跟上了,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聪明了。我们的孩子接受外界事物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当然优势可见,不足也显而易见。比如习惯养成比较差,认字比较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
说句实在话,有好习惯比有好成绩更重要。好成绩是暂时的,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谁能够多花点精力放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以后不管孩子上几年级,谁就会感到操心的地方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操心正是为了今后不操心。
我想各位家长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愿望的实现,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下面请允许我冒昧地给咱们家长提几点要求(主要是针对作业方面)。
(一 )监督孩子做作业
家长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每天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建议每位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设立一个专门记“错题”的小本子,把错题记下来,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记录错误原因,再出类似的3道题目进行练习,隔几天再照着这道错题出2道题练习一遍,看看原来的错误是否纠正。每天记录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监督孩子专心完作业。杜绝孩子边看电视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如果你把孩子安排好就离开,孩子究竟是怎么写的作业,你也不掌握情况,这样就真正成了应付作业了。一定要看着孩子写作业的过程,纠正写作业过程中的不良习惯。不要唠叨,要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专心写作业不用费两边功夫,反而节省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这样做,孩子能够理解并能够接受,孩子会把家长当作知心朋友,感觉你是在为她好,在帮助他、鼓励她,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的培养。
第三,监督孩子认真书写作业。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作业。口算题,要求书写工整,作对1题再做下一题,不要慌慌张张,寥寥草草;写得快,就很难保证写好。所以,只要孩子专心在写,就不要嫌弃他做的慢,不要在孩子一边写作业时你一边在旁边唠叨:“你咋嫩磨蹭啊,你能不能快一点啊,看你写作业慢的,我都替你心急。”这样既不能让孩子改变慢的习惯,还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很自卑。笔算题,列竖式要求相同数位一定要上下对齐,一定要用尺子标着画横线,要画平、画直。应用题,要求家长帮助提醒指导孩子自己在空白的地方用尺子轻轻的画上横线,把算式写在横线上。靠着应用题的左边开始写算式,让学生试着开始写答案,也要先用尺子画横线,把答案写在横线上,字体不要太大,要很均匀的书写。
(二)检查孩子每天的作业
对于工作非常忙的家长来说,很难保证坐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但是无论多忙,建议各位家长每天一定要拿出5分钟时间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批改,写评语,贴图画鼓励。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孩子的作品,真诚的为孩子指出改进的方向,耐心的指导孩子改进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有助于咱们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帮助孩子认字
认字少,读不懂题目要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这次期末考试,只有第一大题不用读题,其余各题都要认真读题,不会读题的同学就很着急,这样也会影响孩子考试正常发挥,更谈不上超常发挥了。认字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的关键。那么我们作家长如何来帮助孩子认字呢?一是咱们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关注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字,再就是让孩子自己去读题,碰到孩子不认识的字时再以字为单位教给孩子认读。这样长期下去,读的多了,自然认识的字就多了。家长要耐心的解释题目的意思,但在解释前家长最好能够把题目带读一遍,或者你读一边让孩子点着题目跟读一遍,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做题前读题的习惯。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理解题目意思的尽量让他自己读,让他自己去发现或者猜测题目的意思,我们孩子的题目一般较形象,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揣摩,让他找出题目中最关键的字,这也非常有助于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孩子如果有了依赖性就不愿独立思考。 另一方面,让孩子养成时间意识,作业不拖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以后都会终身受益。
(四) 注重实践
我们现在提倡生活数学,所以有一些是希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能给孩子以指导、渗透:
第一,认识钟面,在生活中多让孩子看着钟面说说时间,可以从准时、半时开始,让他们看到钟面能自然而然意识到几点或几点半;
第二,认识物体和图形,平时生活中的盒子,柱子这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让孩子认一认。
第三,方向与位置,生活中,出门有意识提醒孩子什么方向有什么,知道大的参照物。比如,今天上哪去干什么,从家出门要向哪个方向走。
第四,长度感知,生活中,两个路灯的距离大概是几米,从家到商店有多远。画书有多长多款等等。
总之,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先说这么多,今后还会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一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篇2
大家好!我们今天能有机会相聚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作为数学老师,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让孩子喜欢数学、喜欢我、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是我的目标。下面我将自己在本期方面的一些工作设想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教材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等。这册的教学内容非常多,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孩子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必须让孩子扎实的掌握。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说句实在话,有好习惯比有好成绩更重要,好成绩是暂时的,而好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多花点精力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以后孩子会越来越优秀,那么本期我们主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首先前一天在家里要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最好家长指导孩子根据课表,让他自己动手准备每节课所需的课本、学习用品、要带的学具等等,知道自己的书和本子放在哪里,“懂得什么事情要靠自己”。(举例学具的使用:课上学生做有趣的拼搭图片,如果要准备学具请家长帮助准备好,不然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其次是课前准备:为了节约上课的时间,要求桌子上只放一块橡皮和一支铅笔和书,作业本打开放在桌子上,拿起来就写,文具盒放在抽屉中至少准备2支削好的笔备用,每天对做的好的同学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2.学会倾听,认真听讲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听还需要训练吗? 孩子天天都在听,有什么不会听的,其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是不会听的表现。
第一,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都会适时的问一句:刚才,Xx说的你听懂了吗?你能再说一遍吗?
第二,要求倾听别人的发言,双眼要注视对方。上课时,我常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你面向大家。请孩子们认真听,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刚才XX发言和XX的有什么不同?XX听别人发言时最认真了,大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他居然听出来了!
第三,教师讲话不要啰嗦和重复。我给孩子布置作业时,经常只说一遍,不再重复,这样,用教师讲话不重复、不罗嗦的好习惯来养成孩子听讲时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数学课上,如果学生已经养成写完作业,举左手告诉老师写好了,用右手继续检查;发言或有问题要问举右手。这很重要,孩子课堂上接受知识,大多数是从“听”开始的,听了才会“思”,想明白了,就会“说”道理了,练习就正确了。有的学生很聪明,成绩提不高,总在中上游水平徘徊,有的孩子不怎么聪明,但是上课全神贯注,成绩却差不了。现在一年级看不出来,因为有一些知识在幼儿园学过,都在吃老本,但是如果不改,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全是新知识,不听就会越来越差。活泼好动,是可爱,动得收不住,定不下神,就会影响学习,认真倾听这个习惯不养成,高年级跟着课后来补是划不来的。不要以为这只是课堂上老师的事,这与家长平时的管教是分不开的,所以家长在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独立思考和检查的习惯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平时的小练习,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