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的时间

2017-06-02

相关话题

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那么,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的时间有哪些?小编为您分享。

我国政策性银行成立的时间

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为国家重点建设融通资金,保证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把当时分散管理的国家投资基金集中起来,建立投资贷款审查制度,赋予开发银行一定的投资贷款决策权,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以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扩大,运用补贴以施加特殊保护、促进出口的办法已经过时。为了按国际惯例运用出口信贷、担保等通行做法,扩大机电产品,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对外贸易环境,我国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比较效益低,地区差异大。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农业的发展,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备和销售,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国家的支持。为了集中财力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的政策性资金需要,促进主要农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目前,银监会在统计口径中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列入政策性银行,将国家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并列统计。

建设政策性银行的目的

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商业银行从盈利角度考虑不愿意融资的领域,或者其资金实力难以达到的领域。这些领域通常包括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的项目,如农业开发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为了扶持这些项目,政府往往实行各种鼓励措施,各国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设立政策性银行,专门对这些项目融资。这样做,不仅是从财务角度考虑,而且有利于集中资金,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查,贷款要还本付息、周转使用等。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特征:

一是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

二是政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

三是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

四是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地位缺失。我国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银行立法,这一方面导致银行自身经营不受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容易受政府干预,缺乏行使职能的独立性。

(二) 业务模式不合理。目前政策性银行业务同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未能覆盖需要国家给与支持的领域,如中小企业贷款、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等,二是存在与商业银行竞争的情况,政策性银行的利率比较低,与商业银行存在不公平竞争。

(三) 资本充足率低,财务状况脆弱。首先,政策性银行自有资本金不足。成立之初财政注入资金较少,由于不能吸收存款且缺乏后续财政拨付,这几家银行主要靠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贷款取得资金,资本金不稳定。另外,不良贷款占比过大,一直都是制约政策性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尤其高。

(四)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对政策性银行,既需按对财政资金利用的方式考核,也需按市场方式考核。由于缺乏监督,政策性银行同时存在政府和市场的弊端。而它们发展道路的不同也证明这点,完全处于各自独立摸索自身发展的状态。如国开行的业务中有与市场竞争的商业性贷款,这样是否可以,我国对此并没有监督。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