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经济方法是什么_企业管理经济方法
最经济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什么内容呢?企业管理现在有什么好的最佳的方法?小编为你带来了“企业管理经济方法”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企业管理五步走:计划、流程、组织、战略、文化
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常常被人们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这种偏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在对计划本身的理解当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计划是一组数据,是一个考核指标的指导文本,没有人认真的想过,计划本身属于管理的一部分。计划管理要解决的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的匹配关系。
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点。计划管理也被认为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一、高层强有力的支持;二、目标要能够检验;三、目标是经过高层管理者确认的。
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很多人对于计划管理的理解多是与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通常会以为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对象,其实计划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是目标实现的条件,要实现计划,唯一的办法是获得资源。
目标与资源匹配是计划管理的结果。也可以说两者的匹配关系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的时候,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的时候,要么是“做白日梦”,要么是浪费资源。所以我们不必关心企业确定什么样的目标,企业设立多大的目标,我们只需要关心是否有资源来支撑目标。当企业高调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是否拥有国际人才、国际渠道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呢?如果没有这些,空有一腔鸿鹄之志也是徒劳。
2流程管理
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是流程。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管理的一些习惯:一是打破职能管理习惯;二是培养系统思维习惯;三是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打破职能习惯。中国企业中的职能部门很大程度上秉承古代官制沿袭下的“自利取向”而非“服务取向”。
在“自利取向”情况下,各职能部门特权膨胀,大家都只关注部门的职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由此导致企业总体效率下降。因此,必须打破职能区隔习惯。
培养系统思维习惯。流程导向侧重的是目标和时间,即:以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总流程上的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时间作为基本坐标决定了我们需要系统地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依据自己所在的部门或所处的位置。
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是流程管理的保障。管理层要重视转变员工观念,通过让员工理解的概念激励每个员工参与流程再造,重视员工的建议等完成管理方式改变。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流程管理只能是流于形式,这也是很多企业引入流程再造不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3组织管理
权力与责任一直是管理中需要平衡的两个方面,让这两个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是组织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从古典组织理论中,我们知道组织结构设计需要遵循四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指挥统一。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二是管理幅度。有效的管理幅度是5-6个人。三是分工。根据权责和专业化来进行横向与纵向分工。四是部门化。把分工所产生的同一专业的员工集合于一个部门内,由一个经理来领导并加以协调。组织设计的古典原则只是想平衡权力和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实现组织管理需要两个条件:专业化与分权。
专业化。专业化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包括服务的意识、分享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专业化能消除人们对权力的崇拜。如果一切以专业化为标准,尊重标准和科学,人们就不会再依靠权力和职位来传递信息和指令。
分权。不少企业也有分权手册,也有分权制度,但是实施起来常常走样,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分权。分权是权力一经分配就不再能收回,而授权是可以收回的,很多人喜欢混淆分权与授权的界限。
4战略管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三个基本特征: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顾客重视的价值作出关键贡献;三、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显然,这三个特性都反映出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是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符合顾客需求、不能为顾客最重视的价值作出关键贡献的能力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当是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市场和顾客需求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海尔是这么总结的:“与顾客零距离就是与竞争对手远距离”。
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对于确立企业的市场领导地位和竞争实力是极为重要的。为此,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从长计议。企业自己需要审察经营的业务、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观察市场需求和技术演变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独具慧眼地识别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并界定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这些就是战略管理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简单地讲,战略管理就是为得到核心竞争力所做的独特的管理努力。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整合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机制与环境条件加以支持。
战略管理包括: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以团队管理为中心的分权化扁平状网络组织、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最后,是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
基于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样是一种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能力优势,而且是异质性战略资源,如:技术、品牌、企业文化、营销网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等。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强化突出,建立互补性知识与技能体系,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差异竞争优势。
5文化管理
《福布斯》美国富豪排行榜揭晓通常是英雄的盛典,因为进入美国富豪榜的人,他们的财富是慢慢积累起来并可以公开度量的。而每到中国富豪榜揭晓,除了一些传奇故事,大多都经不住理性的推究和考量。随着《福布斯》中国富豪的一个个落马或遭遇不测,中国人开始对财富有了戒心,人们于是注意到了富豪与企业领袖的区别:单凭财富并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企业领袖终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领袖代表着民族精神的方向,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之根源,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体现。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核心灵魂,也是企业的本质特征。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通常历经企业家个性魅力(企业家文化)—团队个性魅力(团队文化)—企业个性魅力(企业文化),到最终形成社会个性魅力(竞争性文化)。所以企业文化管理要经历生存目标导向、规则导向、绩效导向、创新导向、愿景导向的逐步过渡,才可以保证企业能够逐步成长。
随着市场竞争及国际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正在推动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向愿景导向的竞争性文化转型,这其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经济危机下的企业管理策略
一、找到焦点,重点突破
企业好比父母,产品好比孩子,孩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精能,产品规划先要树立唯一的特色,把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不断聚焦,产品才会有第一品牌。品类做减法,利润做加法,找出核心产品,明星产品,塑造知名品牌,提升品牌持久盈得。采取产品聚焦、市场聚焦、人力资源聚焦等措施,管理者要聚焦在重要人员身上,把50%的时间给优秀者,25%的时间给新人,15%的时间给正在努力但没有结果者,10%的时间用来管理落后者。
欲做强势,必作趋势。认清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趋势,国家提倡的,强调的,引导的,这些都是机会,就是趋势。80年代敢摆地摊,可成为万元富翁;90年代敢拿出几千块钱买支股票挣钱,可成为百万富翁;00年代敢玩互联网,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现在可不行,需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在创新研发上做唯一,调研消费者需求研发新产品,在产品面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扬新品之名,广告产品特性。卖点要客制化差异化,一个卖点造一个著名品牌,品牌诉求上要求单一明确,总之,顺应潮流,趁势成长。
二、认清形势,把握时机
纵观全球的经济发展历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成长将分为起步时的高速成长阶段,及成熟后的中低速成长阶段。其中,高速成长阶段的周期约为25年,例如美国的高速成长约在1950年——1975年,日本为1965年——1985年,台湾为1970年——1995年,而中国约为1990年——2015年,据此,我们推论中国已经或即将进入中低速成长阶段,也就是新常态的经济发展。
当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中低速成长阶段,机遇和运气不复存在,企业唯有百分之百地凭借实力才能生存或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屹立不摇,稳健成长并脱颖而出。
三、回归原点,完善管理
全面推动实战型TQM是最佳抉择,实战型TQM让企业迈向卓越经营,中央经济会议强调,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未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智能化、信息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广大质量工作者必需为推动全面质量提升,促进经济转型,深化改革积极贡献心力。如此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实是经营企业最佳的选择,可以强化企业的体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1、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任务是“夯实基础管理”,一是5S现场管理、二是班组建设,三是标准化建设。
2、落地基础管理体系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第二阶段任务是“夯实落地”,一是日常要项管理,二是基层品质建设,三是品管圈活动。中层的日常要项管理与高阶层的战略方针管理,如此,将能促进企业管理由下而上的连贯,将管理体系全面铺开,标准化体系全方位串连,一方面巩固原有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型构架完全体现,基层开展品管圈活动成果发布会,中层有干部每月实绩月报,高层经营者的中长期战略方针目标与年度方针目标,打好整个企业的稳健基础,也为日后快速成长做好准备。
3、提升全面管理职能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第三阶段任务是“加强部门职能管理”,一是部门职能管理,二是战略方针管理。打造新产品开发体系,品质保证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以及标准体系,提案改善体系,培训开发体系等架构的建立与整合,将促使企业的跨部门职能顺利运作起来,并推翻部门墙,提高整体企业管理效率水平。
4、卓越依靠精益生产
全面质量管理的第四阶段任务是落实运作及诊断总经理经营方针,对前面三个阶段任务导入和实施,通过闭环管理的运转,再通过诊断方针,使管理体系落地、生根、维实和改善。进入精益生产管理阶段,一是自动化管理,二是丰田生产方式,三是IE合理化,四是精益生产模式。引进自动化生产和大数据管理,让生产更合理,效率加速提升。
5、启发员工经营意识
倡导利他的企业伦理观,培养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企业经营与员工收入挂钩,定期召开管理会议,员工会议,采取计划管理、目标绩效、数据管理、制度流程来打造经营性人才团队。
综合上述,当企业经营环境日趋艰难的时刻,企业经营者必须回归现实,面对现实,认真思考突破的方法,精耕细作企业管理,成功践行突破之道。
企业管理经济方法相关文章:
1.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管理经济学心得体会3篇
3.企业管理考研科目
4.财务基本理论
5.公司管理制度培训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