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生活的散文

2016-12-11

提倡“慢生活”,如一股清泉使那些迷茫在快节奏中的人们,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生活。我理解的“慢生活”应该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下面是有关于慢生活的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慢生活的散文:慢生活

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人走在路上,静静地,数着路灯慢慢的往前走;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人躺在草地上,哼着歌,数着天上的星星;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呆呆地望着窗外,让自己的心从久经的忙碌中安静下来。

我爱慢生活。从慢中收获心灵的沉淀,从慢中得到灵魂的升华。

一个人,一首歌,在这繁忙的季节中寻求一丝宁静。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生活。“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大学生活也许是我们能享受慢生活的最佳时期,学会慢生活,才能慢慢的找出学习与工作的平衡支点。‘慢’是‘快’的基础。

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记得大一结束的时候,导员问过我们这样一个问题: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大一生活,结果好多人都是用迷茫,混沌等一类的词来形容。其实之所以大家迷茫就是因为太注重速度,而忘记了要慢下来才能更好的看清前方的路,找准自己的定位。

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让我们静下来细心想想,从早到晚,很多人都只是在教室、宿舍、食堂这三点间移动,虽然就只是这样,但我们还是感觉到忙碌,所以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地也就感觉累了,乏了。享受慢生活不是让我们放下手里的工作,而是从另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去完成我们的任务。慢生活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富兰克林的:“实际那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至理名言。虽然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还不具备慢生活的现实条件,但“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去。未来是我们的,享受“慢”的境界,才能更好的享受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

中国当代学者林语堂,他崇尚“自由和淡泊”。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到“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他所追求的不只是慢生活,而是境界更高的慢灵魂。“慢”已不容置疑。“慢”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探寻。

“慢”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地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是一种高智、随性、细致从容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她只会让你更高效,更优雅,更接近幸福。

关于慢生活的散文:慢生活

在说这几个字的时候,明显感到一种淡淡的味道,不挣扎,不狰狞,不恐慌。慢慢生活,才能完全体味到其中或甜或咸或酸或辣的各种滋味。这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难得的心境。

把有限而无尽的时间无限拉长,在自己的内心里,控制时间的长短及宽窄。看书,品茶,听戏曲等,沉淀生活,放慢脚步。

在很早前听到许飞的歌的时候,就被她的声音深深吸引住,喜欢真的是一种毒药,让我束手无策的去迎接,并毫无怨言。不急不躁,仿佛是我前世就在追寻的感觉,突然的撞击到我的心脏,一发不可收拾。

偶尔也能听到一些快节奏的歌,可是始终不及慢歌来的喜欢,这是心态老化的表现么?也许吧,也许前世是个被发配边疆的不得志的老人,或者是个整日画好浓妆倚在窗口盼着夫君能回眸一眼却始终没有等到的妾侍,最后郁郁而去,终生都活在一天比一天更无望的遥遥无期里。

所以此生带着对时间的彻骨绝望,对事事的茫然无视,只想能安然的慢慢生活。

也许在众多层出不穷的歌声里,她的声音没有很高的识别度,亦缺乏一定特色。可却是我听过的声音里比较让我容易记住的,不甜腻,不妖艳,不造作,不过分伤感,把慢表现到了某种境界。

常常会有些错觉,对于时间,怨恨快乐太短,悲伤很多。把生活的天平失衡了,然后生活就难以恢复平静了。羡慕那些会生活的人,可以把这道难题轻易的解答。

都说:慢工出细活。其实我不是个喜欢慢的人,不喜欢迟到的人,总感觉那是一种失礼,这应该算是一种的洁癖吧。看到做事比较慢的人也会忍不住想帮他们,心里的不满却常忍着,个人习惯不同,慢,出效率,尽管慢。

以前考试的时候,余光瞄到别人翻页的时候心里就开始急躁的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快性子的毛病从小就被养成了,不管什么事,都不愿掉队。然后在这种快的慌乱里把自己后路全封锁,定只会是坏的结果。现在想来,却感觉是一份嫉妒,一份害怕。

被固定的学习体制压迫太久,熏陶出的快不过是粗浅和无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太过和生活去计较快慢了,就常常会遗忘简单的快乐,最后追寻到的无非是一份莫大的空洞,并不能收获到在慢中摩擦出的那份厚重而凝重的质感。

也许快是为了在不能预料的未来里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只管想要的结局,不管轻浮而浅薄的过程。快节奏的生活,总是我不喜欢的,也知道自己不能适应那简单的一个“快”字。不知道为什么,在某些事情上,偏执的坚持着自己所坚持的,出奇的固执,任谁都无法劝阻。

总是不喜欢看快速的电影,甚至也不愿意一口气把一部电视剧看完,好像是吃了很多食物全堆在胃里难以消化一样。也曾听说有人从来不会看电影,就因为无法接受它的快。要不是快的粗犷,怎衬托慢的细腻?衬托是一种低调的美德,可对比却是一种高调到不能再极致的惩罚。

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找个无人的角落蹲坐着,或听听轻音乐,想着有人是在这些舒缓的音符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旅程,想着曾万分沉沦的过往在记忆里一点点的褪去颜色······音符们不慌不忙的从耳边飞逝过,在脑中留下并不深刻的印迹,却历久弥新。生活,只能慢慢来,才能像这些轻快的音符一样,活出自己真正的味道来。

关于慢生活的散文:漫谈慢生活

慢,形声字。“忄”为心,“曼”亦声,延展之意,两者合“慢”,意指内心感知时间的延展。

慢生活理念最早起源于意大利,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尔·佩特里发起“慢餐运动”,并指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坏境,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之后,“慢食”风靡欧洲,快速席卷全球,并由此发展了诸如慢运动、慢设计、慢旅游等一系列慢生活方式。慢生活理念自21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逐步被人们接受,特别是在追求“数字”和“速度”的当下,逆袭为潮流和时尚。

追求慢生活,是人们生活的理性呼唤。生命有许多不能承受之痛,“快”亦是;在拼速度和求数字的快节奏今天,“过劳死”、“忧郁症”等也伴随而来,挥之不去。据查,全世界忧郁症患者为1.22亿,仅美国每年新增患者15万人,西方发达国家的患病率高达22%。秦人万喜良,婚后三日被征劳役修长城,因劳累客死他乡,其妻千里寻夫,哭倒长城,成就了一段凄美的千古传说;陈逸飞、王均瑶等多少名人,也因劳累伤身,英年早逝,悲生多少无言叹惜!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写过“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从中不难发现其与草木、山水为伴,泥土、大地为伍的简单慢生活理念。前人如是,后人没有理由不停歇匆匆脚步,让迟到的灵魂同行。慢生活,还原生活的本来,让呼唤得到最虔诚的回应。

追求慢生活,是顺应自然法则。日明月夜,山立水流,当有天律,无法改变,生命本身何尝不是?人不是“永动机”,除了工作,还需要休闲和睡眠,这是自身平衡的需要。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的源泉;走近自然,让生活慢下来,获取生命的基本养料和动力。古往今来,人类高贵的头,从来没有在自然法则前昂起过,这是宿命。

慢生活,是务实的人生态度。心动而行,慢生活要抢占生活观高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金庸先生有过一段隽永的谈话,“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年”,正是这种且自逍遥的慢性子、慢节奏,创作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调英雄传》等系列传世佳作,铸就其武侠小说界至尊江湖地位。金大侠推崇的慢生活理念,犹如其描述的盖世武功张弛有道,亦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韵律,徐缓而见优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寥寥数语道出了作者陶渊明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山水相伴的悠闲生活向往。

清人张潮所著《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书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叫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其“闲”包括闲时间和闲心情。人有了闲时间,才能放慢生活节奏,人有了闲心情,才能从内心出发,追求慢生活。这里的“闲”绝不是消极,相反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有了闲情,兼有了雅致,就可以从容、随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

诚然,慢生活并不排斥快节奏。慢,是快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慢也无所谓快,但快是适度的、平衡的。当下,不少人脚步匆匆,恨不能一日千里,但往往事与愿违,悖人初念。浩荡千年,事实让人明了:欲速则不达。有这样的传说:有个小孩,野外捉蛹观察,数日,蝶欲破蚕出,但久未成功;其不忍,便助蝶破蚕,因蝶翅未成,舞空难愿,终气尽而绝。破蚕成蝶的故事告诉人们:凡事不能背事物之规律,急于求成,不然,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是天择严惩。慢生活同时,选择适度的快节奏、快生活,是理性的生活态度。

慢生活,是豁达心境和淡定举止的呈现。豁达之人,心胸开阔,能容他人不能忍之事,容他人不能忍之人;豁达之人,性格开朗,能排他人不能排之忧,能解他人不能解之愁;淡定之人,有一种从容,坐怀不乱;淡定之人,有一种优雅,宠辱不惊。 豁达的心境、淡定的举止,生活里让人回味,使人百看不厌。歌词《最浪漫的事》写得好,“就是和你一起背靠背,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它描述的就是看破红尘后内心的豁达,对白头偕老的淡定生活憧憬。

生活里,狭隘之人,多目光短浅,不容易认清事物的本来,体现在行为上锱铢必较、睚眦必报,难以从容应对生活里的人和事;急躁之人,生性冲动,容易受情绪影响,体现在行为上缺乏必要的冷静,鲁莽行事,难以淡定。狭隘和急躁的人,一般追求快速度、快节奏,

急于求成,因而难以适应慢生活。

慢下来,或停歇脚步享受生活,是对自己的最大奖赏。在快的节奏里,我们已经失去太多美好,是时候让自己融入大自然,与山水为伴、放飞心灵,享受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享受树木、花朵、溪流的美丽,享受旅行、读书、娱乐的快乐。虽然难以象陶渊明那样独居一隅,醉生于世外桃源,享受人间极乐,但停歇脚步,放慢生活节奏,寻求生活中本有的乐趣,人人可以做到。

想一想:时光流转,多少事等得了明天?即使等到了,也可能人非物也非。活在当下,让我们放下手头的繁琐,清理思绪,一起走进慢生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