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导语: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他们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回归家庭、需要走向社会,而智障学生本身的年龄、心理、智力、语言、情绪、行为等特点,给他们与人沟通交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但是,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智障学生的未来生活,培养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智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他们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回归家庭、需要走向社会,而智障学生本身的年龄、心理、智力、语言、情绪、行为等特点,给他们与人沟通交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但是,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智障学生的未来生活,培养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背景调查与分析
在原本背诵古诗的午检时间,六年级教室的气氛并不好,教师看起来有些恼怒,学生有的深深地低着头,有的委屈地抹着眼泪,还有的怒气冲冲地指着其他同学……这样的场面在培智学校里应该是常见的,大部分是因为智障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没能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有的是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借此,我通过调查发现,智障学生随着年龄、智商的变化和障碍类型的不同,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有迹可循的,例如,年龄越大的智障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较强,但是由于正值青春期,他们极端、偏激的情绪也就越多;对于障碍类型复杂的智障学生,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是各不相同,脑瘫学生的智力水平较高,他们有一定时间观念,自尊心极强,唐氏综合症的学生注重自我形象,性格热情,但比较固执……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智障学生,我们都应该对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障学生融入社会的目标。
二、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如果把人比作船的话,自我管理就是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自我管理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他们也需要自我管理,因为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
1.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是高级情感发展的必经之路。
智障学生在生理发展和情感发展方面,和普通学生有共同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加强、情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到了高年级,学生的高级情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不断发展,因此,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也渴望听到别人赞赏自己各方面能力。如此说来,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必要的。
2.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满足学生被接纳、被尊重的需要。
智障学生和普通的中小学生一样,他们需要在群体生活中获得被接纳、被尊重的满足,由于他们“和别人不太一样”、“有怪癖”、“看起来害怕”等,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尊重。自我管理有助于发展智障学生的情绪、语言、意志力等方面,这会使他们看起来和普通中小学生一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从而满足自己被接纳、被尊重的需要。
3.自我管理能力能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智障学生在情感控制方面的能力较差,他们的情绪、情感往往受机体的生理需要所支配,难以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三、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时,好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的享受,可以给学生带来成长的空间,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前进的动力。
1.强化智障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要对智障学生充满信任,弱化他们的不足,强化他们的优点,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在班级生活、住宿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做“懒人”,这不仅能“逼出”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更能激发他们管理自我的能力。
2.给予智障学生管理自我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住宿管理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通过轮流的方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自身的魅力,还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别人、约束自己的机会。
3.尊重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行为
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情绪特点决定他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冲动、易受暗示、固执等现象,作为教师要时刻充当引导者,通过教导艺术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勒令禁止或是一味顺从。
四、培养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
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抽象的,若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从他们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合适的事情,就能将智障学生是否具备自我管理能力量化。
(一)在班级中,分阶段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低年级智障学生刚刚开始校园生活,在脱离父母的随时随地的照顾后,他们需要学习聆听教师的指令、按要求进行自我服务,如:整齐摆放学习用具、听到铃声回教室、课堂坐姿、学习习惯等。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任务卡提示低年级智障学生,从而辅助他们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中年级智障学生已经形成班级秩序,知道何时何地该干什么,那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能力等状况,将班级中的简单任务进行分工,例如:擦黑板、扫地、墩地、摆桌椅等,并通过展板“我知道”,提示每个学生所负责的任务,以此激发中年级智障学生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服务意识,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大部分高年级智障学生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服务班级的能力,例如,按要求收发作业本、监督班级秩序、做教师的小助手等。任务驱动下,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在住宿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自理能力是提高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尽管能够住宿的学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教师仍然要以此为常规目标,对智障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不断的巩固和逐步的提高。刚刚住宿的学生,教师应该灌输自理的重要性,注重基本自理能力的巩固培养,例如,穿衣服、叠被、洗漱、洗衣等;对于已经有几年住宿经历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自我选择能力的培养,例如,搭配穿衣、洗大件衣物、整理房间等方面。只有反复巩固学生的自理能力,提升自理意识,才能向更加高级的自我管理能力迈进。
2.适应生活的能力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最终目标。
智障学生既是普通人群的一部分,又是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但无论如何,智障学生是社会人,他们要走入社会,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如此说来,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在住宿生活中,他们要养成适应各种生活的能力,例如,衣食住行的合理安排、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等,都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3.自我形象管理是提高智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智障学生由于受到智力、语言、行为等障碍的影响,他们在外显的穿衣、表达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不同于他人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住宿生活,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形象,为将来顺利地走入社会生活做准备,例如,穿衣颜色的搭配、衣服款式的搭配、整理发型、语言和情绪的控制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醒智障学生管理自己的形象。
为了避免让智障学生感觉到住宿生活的枯燥,教师可以根据要培养的内容,开展竞赛、评比、展示等活动,一来可以增加学生住宿生活的趣味性,二来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逐步形成。
(三)在家庭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是智障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作为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使他们在家庭中有归属感,在家庭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推动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1.家长转变观念,和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智障学生的家长大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表示学生走出校园后,只能在家看电视、玩,无法减轻家庭负担。针对家长的认识,学校通过开家长动员会、教师和家长建立联系机制等方式,转变家长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物体的摆放、生活习惯的养成、时间的管理,与学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多种方法引导家长。
在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后,教师不能对家长“放任不理”,要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给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是要多给孩子时间,不要因为他们干的慢、干的不完美而剥夺他们做事情的机会;二是要多做“懒人”,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促使孩子多思考,“享受”孩子带来的服务,使他们有自豪感;三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关注孩子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做一名聪明的家长,让孩子越来越好,自我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
3.给智障学生独立的空间,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时间和空间是保障智障学生在家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家长要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敢于让学生尝试、实践,只有在反复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中,智障学生才会真正的在家庭中实现自我管理。
4.多元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动力,鼓舞家长士气。
智障学生特别注重周围人带给他们的反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他们带来成长的动力,家长在做了诸多努力后,同样希望得到孩子的反馈、教师的肯定、同伴之间的鼓励。
我们结合“六一”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台,低年级学生能按指令安静的观看表演,中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协助老师搬道具、设场景以及参与演出;结合“家长半日活动”,展示学生的在校生活,为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引导;结合家访活动,深入每个学生的家庭,对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结合期末家长会,邀请每个学生家长谈一谈自己在家庭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当家长与学校、教师、其他家长之间有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后,每个学生的家长就有了依靠,当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平台就产生了效应,为家长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辅助作用。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智障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参与着社会中的活动,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直接奏效的。
在社会大课堂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高年级学生照顾低年级学生、走出校门与人交往的文明礼仪、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乘车安全等,都在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形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超市、银行、医院、残联等公共场所,并为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榜样,例如,教师示范讲解在公共场合排队的规则,以及在购物、看病、取钱等活动中和工作人员使用文明用语进行沟通。正是在模范、互相提醒中,智障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寒暑假中,教师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外出,并通过微信给教师发学生外出游玩的照片,在不断的坚持中,家长越来越喜欢带孩子外出,不再觉得带出去“丢人”,家长之间也在竞争,谁带孩子出去的机会多,这样良好的竞争在班级中悄悄的进行着,而这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智障学生,他们在每次外出的时候,都收获了快乐,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五、研究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智障学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多,但是智障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应该只是从社会中索取,还应该为社会做些贡献。这时,我们就会对智障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在自我形象的管理、时间概念的管理、情绪的管理、自我行为的管理、学习的管理等多方面都应该着重加强。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认清形式,无论低、中、高年级,都应该时刻牢记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才能使我们的智障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