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

2017-06-1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持续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中国的外交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篇一

《构建和谐世界,创新中国外交》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持续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中国的外交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中国将“和谐”从内政延伸到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唐萱萱,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湖南湘潭411105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中国新外交的表现

(一)推广“国际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所追求的发展是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反观现实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很多,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国际社会不和谐表现明显加强,造成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不迅速、不和谐。

因此,国际上同样需要一个和谐社会。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公开承诺: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务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今后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将在今后3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和对世界和谐发展的杰出贡献。

(二)打外交“文化”牌,增强国家“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指望以某一种文明来实现对全球的良好治理,也不能把自己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国家,企图建立某一价值观主导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要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才能促使全世界和平、和谐地发展。

“和谐世界”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于不同文明之间兼容并蓄、和谐进步的深刻理解。一个和谐世界需要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多样性有着等号关系。开展文化外交,有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是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实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将文化外交摆在了一个突出地位,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随着文化作用的不断加强,中国和法国之间有了文化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也已开展类似活动,中国不久前在美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外交活动。中国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这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促进了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也对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外交的作用不仅为贯彻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发展双边关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外交新思维――民本外交

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民本外交”最大的特点就是本着“以民为本”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具备一种民意的广度、民主的厚度。前任外长李肇星曾强调,中国外交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在国际上为维护我国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中国“民本外交”思想的确立,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提升国内民众的各项利益:第一是通过大国外交来树立民族尊严,使得海外华人地位提升;第二是利用全球一体化机制下的分工方式,促进本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创造可观外汇;第三是针对领土与主权纠纷问题,采取和平原则加以解决,不致影响国内民众的工作生活环境。

近年来,由于全球安全形势恶化和地区冲突加剧,各种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加深,尤其是恐怖主义威胁蔓延,中国人在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安全环境恶化。随着恐怖组织袭击对象的扩大,在海外的中国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打击的目标。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保障问题在政府、媒体、社会等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利益,外交部门在继续高度重视外交大事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一些事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小事”,从莫斯科友谊大学火灾导致中国留学生伤亡、英国海滩中国非法移民遇难、中国工人在苏丹和伊拉克被绑架到赵燕在美被殴等众多事件中,中国政府牵挂公民的生命安全与海外权益,动用外交资源保护中国普通公民。

中国外交开始呈现浓重的“外交为民”色彩,

“民本外交”的新外交观得到了强化。这无疑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外交内涵的新扩展。

三、中国新外交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提出后,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构建和谐世界是否能达到”。“和谐世界理念是否过多带有理想主义倾向”。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个新生事物,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富有生命力的,是针对当前不和谐的世界发出的真诚正当的呼声,是具有针对性的外交新思维,其主张并不是空想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看待“和谐世界”的可行性问题。

(一)各国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变化为人类带来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使各国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依存加深,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特别在人类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上各国互动逐渐加强。相互依存论的两位大师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就指出,相互依存不仅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而且还是当代世界政治的一个本质特征。

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禽流感病菌的传染不分国界,印度洋海啸夺去了不同肤色的人的生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严重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世界的状况与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所有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中国提出“和谐世界”,是舒缓世界紧张、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新构想和新尝试。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也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一致,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二)国际机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国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孤立前进。在一个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国际机制,世界就难享太平,也就更谈不上和谐世界的形成与维持。

现行国际秩序的主体已存在60余年,《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遵守;在经贸领域,以相互开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金融领域,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在环境能源领域,制定一系列的合作与制约机制,不断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在国际组织领域,联合国、世贸组织、核不扩散机制等国际机制为抑制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欧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为维护区域安全与发展作出贡献。所有这些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合理及不断完善的国际机制下,以对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游戏,“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理念都有可执行的可能。

(三)实现“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从提出“和谐世界”的倡议‘,到实现“和谐世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若干代人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尽管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过程是长期的和艰难的,但中国对“和谐世界”的国际性推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只要通过中国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总有达到目标的一天。从这点来看,“和谐世界”就不是空想,而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建设“和谐世界”,一是要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针对美国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国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主张国际争端通过政治对话和外交谈判来解决,主张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利益,最大程度发挥其在构筑和谐世界过程中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从制度上保障联合国等一些国际组织的民主化程度,要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弱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要解决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

从以上两点的表述我们看到,中国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是说现在就可以马上建立一个和谐世界,而是呈现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同时也给自己制定一个为之实现的目标,所有这些都需要各国和各种政治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付出共同努力。只有实现观念的突破,加深理解与支持,才会建立为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国家行为的共同规范,直至最终实现这一理想境界。

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已经为中国的外交理念树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丰碑。建设和谐世界,可以构成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和谐世界”的理念作为一种充满着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也将对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析中国外交的形势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