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2017-06-01

聪明的德国家长,早已把游戏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角色的扮演,让孩子乐在其中。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德国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国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哭闹应该怎么办?)

孩子哭闹,这对很多家长而言是件很头疼的事情。不少中国父母采取的办法是大声喝止,有的家长则听之任之,假装听不到、看不见,甚至把耳朵塞上。溺爱孩子的父母会走过去说:“亲爱的宝贝,我可以为你做什么呢?你需要什么,我帮你去买。”

然而,上述做法的负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喝止孩子的哭闹,给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不容低估;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孩子的反应是更加使劲地大声喊叫;而采取顺从的做法,孩子从此知道:“我想要什么,可以通过喊叫来得到。”

在德国人看来,还可以有更好的办法。首先应该告诉孩子:“喊叫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这是你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其次要告诉孩子:“哭喊需要分清场 合和对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喊叫。比如一个人在外面,陌生人把你拉走的时候,你需要喊叫,但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面对父母,喊叫是不合适的。你想要什么, 只要问我就好了,不用大喊大叫。”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知道喊叫的意义,也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不应该喊叫。于是,孩子就会学习到有用的行为,他会知道,要把行为用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这样才 有意义。通过这种行为选择,他有意识地构建了新的行为模式。孩子长大后,他就会成长为一个能选择多种行为方式的人,因为他已经学会了什么行为适合于什么样 的环境。

其实,德国的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战后流行强制性的教育,家长管教非常严格,对孩子设立了很多限制,这个不许、那个不可以,这是非常强权的教育方 式,其结果是孩子长大后意识里全是“必须、压迫、条例、规则、不允许”这样的词汇。他们大都缺少自我价值感,很多事情不敢去做,行为模式僵化。但物极必 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人的教育方式突然反过来:孩子做的都是对的,没有不对的行为和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于是形成了反强权的教育,结 果是孩子长大后没有规则、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社会的凝聚力大为下降。

经过战后至今的反思,德国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用新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行为选择,让孩子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不同的行为,通过平等理性的沟通来改变孩子。

德国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画花了粉刷一新的墙壁怎么办?)

举个例子:你刚买了一套房子,经过几个月的装修,全家搬了进去。孩子很兴奋,他在粉刷一新的墙上画了很多画,很高兴地告诉你并拉你去看他的作品。

多数家长看到这一情景都蒙了。这时,你有一种选择,把他痛骂一顿:“你为什么把墙弄脏了?”当然,家长愤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把孩子骂完后,他学到的是什么呢?他可能会想,通过画画来取悦别人是不对的,画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是孩子被骂后学到的东西。

或者你是反强权方式教育的父母,你认为反正那是他个人的房间,在里面像猪圈一样也行,让他自己去睡吧!我无所谓。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则什么都没有学到。

父母应该怎么做更好呢?

聪明的父母会把孩子的行为与某种框架联系起来,让孩子从中学到知识。他会告诉孩子:你要是画在纸上,可能会更好看,我也会更高兴。这时孩子就知道,如果我 在纸上画画,父母会非常高兴。于是他就不会继续在墙上作画了,他马上就会学会了这种行为方式。父母要做的工作就是这样:给孩子找到关联的情景。

当然,有时候找到关联的情景对于普通的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会让孩子解释,他这样乱画画的好处是什么?其实没有这么麻烦,孩子有时候比大人 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你可以问他:还有什么地方适合去画画?于是他就会想,也许在室外、在黑板上、在森林里等。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到了在其他地方画画而 不必在墙上乱画的可能性。

孩子比成人可能更有创造力,他们总能找到答案。如果你想不出来答案就可以去问孩子,这样他就能学会更多行为方式的选择。

德国教育孩子的方法(青春期的孩子与你对着干怎么办?)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较逆反,也需要用新的方式来对待。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理论:每个人都是少数派,都有少数派的感觉, 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种卑微感。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到或者感知到的只有一样东西:成年人的权威。他们知道,家长可以决定我能玩什么,什么不能玩;家长 可以骂我或者不骂,家长给我吃的东西,所以我得靠他们,我不会自己去买东西,我也没有钱买东西。”

孩子每天都感知到自己对于成人的依赖,这就给孩子一种卑微感。当然这不是卑微情结,卑微情结是一种病态。

当孩子感觉到卑微的时候,脑子里会衍生出来一种潜意识:我要长大,我要脱离我的父母!这就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由来之一。这种卑微感慢慢成为孩子发展、成长 的动力,他们会模仿成年人做的事情,想复制父母的行为。因此他们会训练自己扮演爸爸妈妈、玩过家家的游戏。孩子的目的就是想不再依赖父母,他自己能够做事 情。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过分强权的父母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卑微感,仿佛在告诉孩子:你太小了,你还不行,你还不会,你还不够大!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可能 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就是从不反对父母和他人的意见!他的一生永远是失败的。他从来不会主动去做事情,从一种失败走向另外一种失败,他会越来越差劲,因为他 不太相信自己。

另外一种极端是,虽然孩子的经历和刚才所说的一样,但他们会努力追求成就感,他们会驱动一个成就到另外一个成就,永不满足,目的是为了证明给父母看:你看 我就是行!他们一生都在这种加满油的状态,一生不会享受到成就感,一生都在不停追求成功、事业和金钱。表面看来,他们好像非常成功,但实际上非常可怜,因 为他们得到的都是虚幻而遥远的东西。比如他们开一辆奔驰车,不是因为车很好、很漂亮、很舒适,他只是需要这种车来定位自己,只是想让人看。这些人从外表给 别人的感觉好像是非常自信,别人会说:“这人好自信!”但只要稍微把他的外皮剥掉一点,就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孩子。但是他不会允许别人这么 做,因为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会给自己一层一层戴上面具。

因此,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当大家觉得他们已经长大可以独立了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非常极端,与父母格格不入!为什么呢?回答也非常简单,这就是孩子 在这个阶段必然要做的事情:他们想把父母所给予的信息都反馈回去,一定要跟父母对着干,这样才能完成与父母的最后脱离,然后走进自己的生活之中。

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的任务就是反对你,父母必须忍受这个阶段。这时父母要做的是:不是把门关上,而要让门有一丁点开着。不要一吵架就 把交流的门关上,就算是他做了什么事让你一点都不能理解,甚至想把他从家里扔出去,你都要告诉自己:孩子还没有真正长成,他只不过在试验而已。这时候的父 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你还是可以来找我。这就是孩子需要的感觉,即使他对你说:我根本就不需要你。

别担心!孩子长到二十一二岁的时候,他们又想回来和父母在一起了。这时大家的思想都非常合拍,因为孩子已经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们会突然开窍,开始发现父母所做的事情有些还是对的。他们会想:那件事情其实我爸爸妈妈说得对,他们当初这么教育我,也没有什么坏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放松,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当孩子有不恰当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将行为与情景联系起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改进行为的方式。

德国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孩子与德国孩子玩玩具的差别)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外国的小女孩也像中国小女孩一样喜欢玩布娃娃。布娃娃对于中国父母而言,无非是在孩子哭闹时用来安抚他们的工具,而在德国,我却看到了我从小就熟悉的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种“玩法”。

我的德国邻居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他们总是喜欢到我们家来串门子,每次来还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我心想,两个才刚满三岁的小毛孩儿,自己不坐婴儿车就已经不错,谁想竟然还一人推了一个假娃娃,真不知我的这个邻居是怎么想的。

有一次说起了这事儿,孩子们的妈妈笑着对我说:“这个芭比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儿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的同时,她们 自己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看着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 边给小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小娃娃讲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我和她的妈妈相视而笑。同样是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子女,让孩子从被 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如此的角色转变,让孩子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