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智障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2017-06-08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功能发育障碍,语言发展缓慢,交际语言贫乏,与人交往能力低下。培养智障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了教育重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培养智障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文章内容。

培养智障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利用情感,培养交际能力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声赞许、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带来亲切和快乐的感觉,这对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时刻关心这些孩子,对他们多一些爱心、细心和耐心。

二、通过日常用语,培养交际能力

智障儿童语言发展速度缓慢,不善于运用语言与人交流,所以教师应加强语言交往常识的训练,注重语言训练的实用性,为成功交往打下基础。如:教给学生与人见面时道一声,“你好”;向父母长辈祝寿时可以说,“身体健康”,使学生体会到使用礼貌用语,讲文明、讲社会公德是成功交往的基本要求。

三、创设情境,培养交际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创设情境,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好人与坏人、同学与老师等。例如:在讲述如何辨别好人与坏人时,可设置狼和小羊的故事情境,让每一个学生表演一遍狼和小羊,通过他们的参与,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开展活动,促进交际能力

智障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在情景表演中扮演得很好,但在生活交往场合则会频频出错。因此,需要他们深入活动中去锻炼。因此学校可根据季节的不同组织郊游,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

五、做好榜样,引导交际行为

家长要注意用自己的言行引导智障儿童,可提醒孩子请邻居家的孩子来玩,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礼貌待客。让孩子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另外带孩子上街购物时,尽量让孩子出面与营业员交流,说明所购物品及数量,直接付款等,培养他们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

六、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在交往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事,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几个孩子一起商量活动,大家都说想玩滑梯,而自己却想拍球,此时,就要克制自己的愿望,和同伴愉悦地玩滑梯,这样才能使交往顺利进行。

总之,智障儿童的交际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强化。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有反复性,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耐心,需要家校合作为“折翼少年”插上飞翔的翅膀,也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的人际交往心理的误区

1.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忌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排他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负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6.做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做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7.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8.冷漠心理: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