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炒饭事件感想
世界最大炒饭事件已过去很久,但是大家对于该事件的感想究竟如何呢?小编收集的关于扬州炒饭事件的感想如下,仅供参考。
一场名为扬州炒饭总动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大份炒饭”挑战赛活动在扬州举行,整个活动采用了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随后,有媒体报道炒饭被当作垃圾运走、被用来喂猪等消息,违背了主办方关于大型食品记录中食品最终要供民众食用不得浪费的规定,因此被宣布该次挑战纪录无效。
4吨大米做炒饭的新闻一出便赚足眼球,紧接曝出的大量炒饭被喂猪,违背主办方规定因而被判无效,更是掀起一场舆论风波。作为一场秀,它无疑是失败的,那么这场失败的秀究竟打了谁的脸?
首先,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精神本质原本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而某些国人却热衷于利用制造“人海战术”“量化战术”创造高大全的“奇迹”。特别是近几年申报的纪录更无挑战的迹象,并且毫不客气的讲,很多申报越来越呈现出“娱乐至死”的倾向。最大的蛋糕、最大的皮鞋、最大的火锅,还有这次用4吨大米做成的最大的炒饭。
铺张浪费、好大喜功
诚然,4吨大米的价格与城市旅游宣传费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扬州市旅游局即使演砸了这场秀也并没有多大损失。或许他们觉得通过这份“最大的炒饭”就可以提高扬州炒饭的世界知名度,于是便做着一份炒饭带来的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美梦。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铺张浪费、好大喜功,政府部门以为坐上了这把“世界最大”的椅子就可以提升政绩,其实不过是表现了其病态的面子观与政绩观。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仿佛连文化也需要裹挟着稀奇古怪的宣传才能体现其价值。仿佛只有炒热了名气、赚足了眼球、抬高了价格之后,我们的文化才能有它存在的意义。哈贝马斯就曾预言如今这个时代,文化会丧失了其纯粹的意义,都将会沦为人们赏玩的工具。
哗众取宠的背后掩藏着内心的浮躁与焦灼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场场华丽的“秀”背后不过是盲目的自我肯定的体现,哗众取宠的背后掩藏着内心的浮躁与焦灼。许多个人、团体以至于地方政府都乐此不疲的去创造或去打破这些记录,为的就是在那部巨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拥有那行只有拿放大镜才能看得到的排名。
扬州炒饭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一类,属于美食文化,更是扬州的象征,我相信无需营销和炒作都会有人喜爱她。然而这样无端地将她策划进一场秀,不仅没有美化她,反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冷静下来,不要再让这种秀打了自己的脸。
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社会生存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其困难,也给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经历了最为艰苦的所谓“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是长达十三年甚至更长日子的暗无天日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获取知识或者报效祖国,而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可进入社会后才知道,那些都是骗人的。社会价值正在飞速变化,到最后一切都能用金钱的数额来衡量。数额嘛,自然是越大越好了。不管是个人价值还是政府政绩,最后都落实到了某个或者某些数据的大小上面。工作业绩有多少,辖区GDP有多大,是直接衡量个人或者政府部门价值的标尺。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迫切的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世界的认可。可这样的认可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得到的,难度的增大就会有人独辟蹊径。这次的“炒饭吉尼斯”申请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现在的价值观,不是“大”就可以解决的。
如何成功体现自己的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的。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扬州炒饭”这种坑爹的奇葩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