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建议论文
狭义的说,天然林保护是保护天然林林不被破坏,维持其林分的结构与生产力,并使其资源得以发展。广义的讲,是对天然林与可以恢复天然林的地段进行科学经营,使现有天然林具有更完善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得以提高,使迹地得以天然更新或按适地适树原则建立较好的人天混群落。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建议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建议全文如下:
摘要: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天然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现代意识的重要标志,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目前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大家的共识:一个对浪费自身资源、毁坏其共同生存发展基础的现象无动于衷或无所作为的民族,无论遇到怎样良好的发展机遇,都是注定无望的。大凡有识之士无不深刻地意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将成为人类新世纪的主题,这对于延续数百年,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传统林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深层次的巨大的根本性的变革。
林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林业工作者,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江总书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的指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经受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鉴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的保护工作,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2 形成共识,全民参与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3 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
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
4 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5 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森林法》是我国的林业大法,一定要坚决执行,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加强森业法制建设,围绕新森林法的实施,抓好林业的立法和法规的配套工作,重点抓紧做好林地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工作;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坚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木材;坚持林地总量控制、用途管制和征占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坚决制止乱砍盗伐林木,狠狠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