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阅读题答案

2017-03-18

《花圈》是邵毅平写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圈》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花圈》阅读原文:

乡下传来消息,祖母去世了。

那是三十年前,六月里的一天。学校还没放暑假,我要回乡奔丧,便去先生处告假。当时我留校不满两年,正忝任着先生的助手,先生像是我的老板,凡事跟他说就是了。

先生听了我的报告,默然良久,才发出一句话来:

“那么,你替我给你祖母送一只花圈。”

我愕然。先生与我祖母,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无须如此。告假告出一只花圈,为我始料所未及。继而又有点感动,知道先生心意是好的,遂唯唯答应。

到了乡下,走进老家的破屋,发现少了一扇门。原来,因为丧葬改革,土葬改为火葬,祖母生前没准备“寿器”(棺材),临事仓促,便卸下门板,让她躺在上面了。我看看门板上的祖母,跟生前也没什么两样,只是不会再去田头,手搭凉棚,眯眼张望,等我回乡了。

问村里借的小卡车来了,便把祖母连门板抬起来,放到小卡车的轿厢里,我们坐在两边的长凳上,一路颠簸着,朝火葬场哐当哐当驶去。每当经过小桥,婶婶便带着哭腔喊:“娘啊,过桥了!”像是一种招魂仪式,又像是时下流行的“一路走好”。

到了火葬场,要跟祖母告别了,才突然想起先生的吩咐,便问工作人员,可否买一只花圈?工作人员看看躺在门板上的祖母,又看看零零落落的我们,表情怪怪的,似乎觉得花圈与这场面太不搭调,便吞吞吐吐地说买花圈很贵的,而且只用一小会儿也浪费,还不如花五元钱租一个。虽说让先生租花圈不免有失先生的体面,但想起先生在涨价潮中生活日益拮据,便不得已答应了。工作人员马上抬来了一只寒酸的小花圈,附带着两根白纸带和文房四宝,偷懒说不大会写字,要我自己写。无非“千古”“敬挽”之类。

于是躺在门板上的祖母,身旁便有了一只花圈,一只现场唯一的花圈,一只大学教授送的花圈,送给她这个目不识丁、一辈子都不知“大学教授”为何物的乡下老太太,在四面透风的山亭里,形成了一幅怪异的图画,让我也觉得荒诞起来。祖母地下若有知,一定会连呼“罪过”,怪我不识好歹,把先生的好意当福气,让她消受不起,折了她的冥寿。

也就不过一会儿工夫吧,祖母被送进去火化了。工作人员来收回花圈,好再租给或卖给别人,只把两根白纸带扯下来扔给了我。我看看上面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想起没听先生的话好好练字,便没好意思把它们收起来。

于是这只先生送的花圈,只存在了不一会儿,就从这世上彻底消失了。

回到城里,去见先生汇报,却没敢说花圈是租的,只含糊说花了五元。先生给了我钱,然后赞叹说到底乡下古风犹存,商家良心未泯,索价尚称公允云云。

又过了几年,先生也仙逝了。先生生荣死哀,自然花圈如云。我看着满堂灿烂辉煌的花圈,想起了先生送给祖母的那只,也是祖母得到的唯一一只花圈,心里便有些酸楚,于是很想对先生说,别看先生得到的花圈多而且大,其实它们都不及先生送给我祖母的那只。

(选自《新民晚报》)

《花圈》阅读题目: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结合文章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2. 结合上下文,文中交代“但想起先生在涨价潮中生活日益拮据,便不得已答应了”一句有什么作用?

3.“于是躺在门板上的祖母,身旁便有了一只花圈,一只现场唯一的花圈,一只大学教授送的花圈”,三次写道“一只”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结尾写道:“别看先生得到的花圈多而且大,其实它们都不及先生送给我祖母的那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花圈》阅读答案:

1. 线索:花圈 主要情节:“我”回家奔丧,先生要送祖母花圈;遗体告别,“我”替先生为祖母租花圈;先生去世,花圈如云。

2. 交代了教授的经济生活状况,为下文“我”向先生汇报时“只含糊说花了五元”作铺垫。

3. 有一种递进的效果,强调了祖母得到的唯一一只花圈来自看上去与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却透露出独有的温情和尊重。

4. 先生送给祖母的花圈,虽然是祖母“得到的唯一一只花圈”,但体现了先生对逝者发自内心的尊重,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大意正确即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