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必要性
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 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 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 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语文科目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综合性、人文性。掌握汉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为学好其他科目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这也是新的课改中的要求。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提高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因为学生认知课本首先就是从“读"开始的。但我为什么说是“另类”阅读呢?
“另类”阅读,其实并不另类,我所说的这种阅读就是培养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从一篇文章提取自己需要的内容为自己所用,但在方式、方法上同传统的阅读又有所区别。
多年来,我们按照教学大纲上的阅读教学法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将阅读目的作为阅读前提,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高中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虽然在理论上是很好的,但在实践上,由于应试教育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往往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是培养学生经过阅读,找出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这种“为阅读而阅读”的方式,抹杀了教师、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知,同时也埋没了一篇好文章的内涵。
有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快速阅读却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我们所说的快速阅读,就是通过快速阅读一遍就能够迅速掌握所读文章中自己需要的信息。因为自经济全球化以来,知识经济爆炸性发展,现在一年出版的书籍要比过去几百年出版的书还要多,如果每一遍书都读“百遍”的话,势必要比别人学的更少,在学习主动性方面就落后于人,从而使得自己在各方面的知识积累比别人少。而学生时代是知识原始积累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比成年人更强的识记能力,因此通过快速阅读增加知识积累就显得极其重要。
从互联网上可以查到,在国外,如美国、德国,快速阅读早就成为学校国文课程的必修课程,他们的快速阅读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关的系统训练来达到的,而我国近阶段也出现了如我公司“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这种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的相关教学和培训机构。从理论上来说,人眼的视觉范围通过训练可以比原来的视野要大的多,这是源于美国空军训练的理论;可以通过减少或避免眼睛在看书时回眺的次数来减少阅读时间。实践上,通过快速阅读,美国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能够阅读更多的书籍来为自己论文寻找论据。因此在国外,快速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训练体系。事实上国外以字母组合的语言可以做到,我们的汉字文化当然也可以做到。
我国现阶段,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新课标也极力提倡研究性阅读教学,但由于高考制度的一些弊病,从实际教学状况来看,我们绝大多数老师或者学生还是按照传统方式阅读来应付高考。由于这种阅读方式在现阶段的不可避免性,所以我认为可以采取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也就是通过一种系统的训练,让学生用过去阅读一篇文章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时间迅速、准确地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文章信息,用于自己学习上的需要,将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感性阅读,增加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虽然前面部分快速阅读同样也是一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方式,但学生在提取了有用信息之后,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细细品读文章,达到自己所需要的感性方面的知识。因此,我所谓的另类阅读并没超越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却阅读效率上要更高。
因此,提升阅读水平无论对于教师或者学生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这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终身学习所必备的技能,尤其对于中学生学生来说,掌握并学习快速阅读理论,赠加知识积累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学业和事业增加成功的砝码。